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天津市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监测采用灯诱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蟑螂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天津市2009—2011年监测结果显示:蚊年平均密度为14.96、18.78、18.82只/(h·灯),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蝇年平均密度为5.86、4.65、4.76只/笼,家蝇为优势种;蟑螂平均密度为1.29、1.03、1.13只/张,优势种群为德国小蠊;鼠密度分别为0.29%、0.27%、0.20%,优势种群为褐家鼠。结论通过监测掌握了天津市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密度动态,褐家鼠、小家鼠、淡色库蚊、家蝇以及德国小蠊是主要的防治对象,防治中应根据它们的孳生、栖息习性及其季节消长特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咸宁市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季节消长动态,为指导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方法有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和粘捕法。结果 咸宁市鼠类有1科3属4种,蚊类有1科3属4种,蝇类有3科5属8种,蟑螂有2科2属3种,主要孳生场所分别为农村自然村、牲畜棚、农贸市场和餐饮店;优势种有褐家鼠、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鼠类和蟑螂活动无明显的季节性,蚊蝇活动季节性明显,活动高峰期分别为5-10月和7-10月。结论 基本掌握了咸宁市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种群构成及消长分布规律,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设置监测点,分别采用鼠笼法、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调查鼠、蚊、蝇、蟑螂的种类和密度。结果鼠类平均密度为3.26%,较2012年平均密度上升1.56%,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78.29%;蚊类平均密度为6.30只/(灯·h),较2012年平均密度下降45.22%,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占捕获总数的92.74%;蝇类平均密度为6.80只/笼,较2012年平均密度下降45.03%,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占捕获总数的33.48%;蟑螂平均密度为0.76只/盒,较2012年平均密度上升4.81%,侵害率为8.91%,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6.87%。蚊、蝇、蟑螂、鼠密度高峰值分别为5月、6月、7月和9月,鼠类密度全年捕获率均超过2%。结论摸清了深圳市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分布等变化规律,为该地区制定科学有效的病媒生物防治策略措施积累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绍兴市病媒生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及时掌握绍兴市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了解病媒生物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所的侵害状况,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1]、《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有关要求,我们于2008年在绍兴市区开展了病媒生物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绍兴市柯桥区2017年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监测和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病媒生物蚊、蝇、鼠和蜚蠊监测按照《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开展,收集柯桥区2017年监测数据,对上述四种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成蚊密度为1.97只/(灯·夜),5—10月密度较高,农户密度最高,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幼蚊月度布雷图指数(BI)均在6以下,全年平均BI为4.06,7月和10月相对较高。蝇密度为3.79只/笼,7月为活动高峰,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优势蝇种为家蝇。鼠密度为1.23%,5月和9月为活动高峰,室内高于室外,农村自然村密度最高,优势鼠种为小家鼠。蜚蠊密度为0.10只/张,5—9月为活动高峰,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优势种为德国小蠊。结论柯桥区蚊、蝇、鼠、蜚蠊活动高峰为5—9月,农村、农贸市场等处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咸阳市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据2009年国标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成蚊密度调查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有4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75.33%;蝇类有6种,家蝇和棕尾別麻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71.38%和14.07%;鼠类有小家鼠、褐家鼠2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2.00%,47.80%;蟑螂有3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9.40%。蚊类总密度为0.66只/(灯·h),以牲畜棚和公园较多;蝇类总密度为8.92只/笼,以农贸市场最高;鼠类总密度为0.21%,以城乡结合部最高;蟑螂总密度为0.18只/张,以餐饮行业和居民区较高。鼠类活动2个高峰,分别在在4月和11月;蚊类也呈现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6月和9月,以6月为最高;蝇类活动呈现单高峰,8月份最高;蟑螂的活动高峰期不明显。结论相关部门在病媒生物活动高峰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同时,做好相关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与控制。蚊虫控制的重点在公园和牲畜棚,苍蝇在农贸市场,鼠类在城乡结合部,蟑螂在餐饮业和居民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夹夜法监测鼠密度。结果顺德区蚊虫以致乏库蚊为优势蚊种,占96.56%;季节消长呈双峰型,以农户蚊密度为最高;蝇类以麻蝇为优势种,占60.14%,6月为全年密度高峰期,以绿化带蝇密度为最高;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5.6%,蟑螂全年均有活动,有2个高峰期,以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鼠类褐家鼠和小家鼠各占50%,在7-11月均有活动,无明显高峰期。结论基本掌握了顺德区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镇江市病媒生物密度、季节消长及种群构成,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和《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鼠、蝇、蚊和蟑螂的密度监测,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和粘捕法。结果 2009-2013年,镇江市鼠密度平均为0.43%,捕获褐家鼠、黄胸鼠等6种鼠类,黄胸鼠为优势种,占40.79%;蚊密度平均为6.35只/(灯·h),捕获淡色库蚊、中华按蚊等5种蚊虫,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66.62%;蝇密度平均为5.04只/笼,捕获家蝇、丝光绿蝇等15种蝇,家蝇为优势种群,占51.14%;蟑螂平均密度为2.87只/张,蟑螂侵害率为17.43%,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9.45%。结论从5年监测资料来看,镇江市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综合各种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病媒生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东丽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点,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调查鼠、蚊、蝇、蜚蠊的种类和密度。结果东丽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79.55%,其次为小家鼠,占20.45%;鼠密度最高峰在8月,次高峰为5月;蚊密度不同生境有所不同,以牲畜棚密度最高,为19.52只/(灯·h),由高到低依次为牲畜棚、农户、公园绿地、医院、居民区;家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获总数的58.40%,棕尾别麻蝇和市蝇分别占20.41%和7.13%;不同生境捕获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餐饮业>农贸市场>居民区>绿化带;蜚蠊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9.81%,其密度和侵害率均以农贸市场最高,高峰期为9月。结论调查的各监测点中,餐饮业鼠密度较高,蚊类在牲畜棚密度最高,蝇类在农贸市场密度最高,蜚蠊密度及侵害率均以农贸市场最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产生的影响,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其带病毒(菌)情况,为做好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指导开展病媒生物和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蚊、蝇密度监测采用目测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迹法.结果 汶川地震灾区蚊、蝇、鼠总体密度分别为5.77只/人工小时、0.46只/m~2和0.81处/2000m;季节消长6-7月蚊、蝇总体密度呈现上升趋势,7月到达顶峰,之后呈下降趋势;鼠类总体密度6月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蚊、蝇、鼠密度除个别区、县较高,超出杀虫参考指标以外,总体密度较低.通过开展科学、系统的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有力地指导了灾区病媒生物的综合防治,防止了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主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重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夹夜法。结果 2013年南京市蚊密度为0.57只/(h·灯),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为2.022只/笼,主要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棕尾别麻蝇;蟑螂密度为1.647只/张,主要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鼠密度为0.140%,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季节消长情况为鼠、蝇密度呈单峰型,蚊、蟑螂密度呈双峰型。结论 2013年南京市病媒生物控制在较低水平,需建立病媒生物防治体系,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嘉定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设置监测点,分别以夹日法、笼诱法、灯诱法和粘捕法调查鼠、蝇、蚊、蜚蠊的种类和密度。结果调查发现嘉定区鼠类1科2属3种,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9.23%),其次是褐家鼠(占21.15%),鼠密度9月最高;蝇类3科4属4种,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8.49%,7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蚊虫有2科2属3种,分别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73.83%),其次为三带喙库蚊(占12.58%)和中华按蚊(占13.59%),8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蜚蠊有2科2属2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89.29%),7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结论嘉定区鼠、蝇、蚊、蜚蠊优势种分别为小家鼠、家蝇、淡色库蚊和德国小蠊,密度高峰鼠类为9月,蚊类为8月,其它病媒生物均为7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21年聊城市蚊类、蝇类、蟑螂和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治和相关媒介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聊城市8个县(市、区)病媒生物监测点监测数据,运用Excel 2007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2021年聊城市成蚊平均密度为4.52只/(灯·夜),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86.85%。蚊密度在7月和8月达到高峰,牲畜棚蚊密度最高。全年平均成蝇密度为5.33只/笼,家蝇为优势蝇种,占49.35%,成蝇密度在8月达到高峰,农贸市场成蝇密度最高。全年蟑螂平均密度为0.20只/张,平均侵害率为4.88%,德国小蠊是唯一捕获的种类,在11月平均密度达到高峰,超市蟑螂密度最大,餐饮侵害率最严重。全年鼠总捕获率为0.60%,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48.78%;其次是褐家鼠,占46.34%。鼠类在7月总捕获率最高,农村自然村鼠捕获率最高,不同生境中鼠季节消长趋势不同。结论 不同监测生境中各类病媒生物密度不同,农村自然村及卫生管理重点场所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力度,结合季节消长情况有针对性地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锦州市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科学设置监测点,采用灯诱法、诱蝇笼法、夹夜法、粘捕法分别对蚊、蝇、鼠和蟑螂进行监测。结果 2016年锦州市蚊虫密度为7.61只/(灯·h),8月份达到密度高峰,牲畜棚蚊虫密度最高,为20.29只/(灯·h),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占82.80%;蝇类密度为18.65只/(笼·h),7月份达到密度高峰,餐饮外环境的蝇密度最高,为69.6只/(笼·h),优势种为丝光绿蝇,占46.71%;鼠密度为2.13%,季节消长在4月和10月有2个高峰,农村村内鼠密度最高,为3.69%,优势种为褐家鼠,占67.00%;蟑螂密度为0.12只/张,蟑螂侵害率为10.86%,6—7月达到密度高峰,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密度较高,均为0.21只/张,种类全部为德国小蠊。结论锦州市病媒生物密度仍相对较高,今后应加大投入,加强宣传力度,将监测与防治紧密结合,采取最为有效的手段对病媒生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5年南京市主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重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夹夜法。结果 2015年南京市蚊密度为0.82只/h,主要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蝇密度为1.20只/笼,主要蝇种为家蝇、棕尾别麻蝇和丝光绿蝇;蟑螂密度为1.40只/张,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鼠密度为0.055%,种类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蝇密度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7月;蟑螂密度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7月和9月。结论2015年南京市蚊、蝇、蟑螂和鼠密度相比2014年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均气温17.3℃,年平均降雨量1720mm,是江西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和旅游城市。为了解宜春市中心城区鼠、蚊、蝇、蟑螂四害种群分布特点和季节消长情况,更好地控制其孳生和繁殖,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防止相关疾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全国疾病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和《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我们于2005~2007年在该市开展了“四害”密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控制现状,对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促进南京市病媒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病媒生物控制的人员、设备、技术能力和开展工作等现状,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控制人员中工作年限>10年的占总人数的49.1%,高学历人员和高职称人员偏少,人才问题突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有独立病媒生物监控工作部门占总数的33.33%,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占总数的58.33%,病媒生物控制体系有待完善。结论应加强病媒生物监测控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病媒控制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合肥市病媒生物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合肥市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夜夹法;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诱法;蟑螂监测采用蟑螂屋诱捕法。结果全年鼠密度为0.44%,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蚊密度为28.89只/人工小时,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为1.99只/个,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蟑螂密度为1.71只/张,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结论对鼠、蟑螂的防制应采取加强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方针;对蚊、蝇的防制应主要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曲阜市城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夹夜法监测鼠密度。结果 2008-2010年曲阜市城区蚊平均密度为3.85只/(灯·h),以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79.39%,其次为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10.25%和7.62%;蝇密度指数为3.73只/(笼·d),优势种为市蝇和家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1.05%和24.21%,其次为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8.99%和5.36%;蟑螂密度为0.23只/张,仅发现德国小蠊一种;捕鼠194只,鼠密度为0.91%,优势种为褐家鼠和小家鼠,分别占捕获数的58.76%和26.29%,其中黑线姬鼠是野外优势种。结论淡色库蚊、市蝇和家蝇、德国小蠊以及褐家鼠是曲阜市城区防治的主要对象,要降低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应根据它们的孳生、栖息习性及其季节消长特点,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闻伟虹  高科  张燕  范可英 《中国校医》2012,26(6):419+421-419,421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了解常熟市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初步掌握其数量、种类、分布及季节变化,为相关部门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病媒生物控制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根据《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要求,常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人力物力,第1次对常熟市病媒生物进行了监测,相关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