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低剂量硝酸镧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PAR-γ和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8只)和硝酸镧给药组(12只),3组大鼠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硝酸镧(0.2 mg/kg)灌胃1个月,然后处死取血清和肝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PPAR-γ和GLUT4的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脏PPAR-γ和GLUT4的阳性表达强度;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硝酸镧给药组和糖尿病模型组,两组大鼠血清中PPAR-γ和GLUT4的蛋白含量及肝脏组织中PPAR-γ和GLUT4的蛋白阳性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硝酸镧给药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更为显著(P0.001)。结论口服低剂量硝酸镧(0.2 mg/kg)可通过上调大鼠血清及肝脏PPAR-γ蛋白和GLUT4蛋白,从而对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低剂量混合稀土"常乐"对糖尿病大鼠心肌NF-KB、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45只为研究对象,取35只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0只)和混合稀土"常乐"给药组(10只),3组大鼠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混合稀土"常乐"(0.2 mg/kg)灌胃1个月,然后处死取血液和心脏,采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NF-KB及TNF-α的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F-KB及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F-KB及TNF-α的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结构。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浆中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NF-KB及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混合稀土"常乐"给药组且大鼠心肌组织中NF-KB及TNF-α的mRNA水平和NF-KB及TNF-α的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混合稀土"常乐"给药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紧密整齐、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疏散紊乱间质可见炎细胞浸润、混合稀土"常乐"组大鼠心肌细胞基本整齐紧密。结论口服混合稀土"常乐"(0.2 mg/kg)可抑制糖尿病大鼠NF-KB、TNF-α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和糖原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影响T2DM糖代谢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组)10只,糖尿病IL-6抗原干预组(A组)10只,糖尿病IL-6抗体干预组(B组)8只,糖尿病对照组(C组)8只。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取股四头肌比色法测定肌糖原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结果:T2DM大鼠骨骼肌糖原含量和GLUT4蛋白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降低,IL-6抗体干预可以升高T2DM大鼠骨骼肌糖原含量和GLUT4蛋白表达。结论:T2DM大鼠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减少;IL-6抗体阻滞通过增加GLUT4蛋白表达促进骨骼肌对糖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大鼠大网膜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罗格列酮对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m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与治疗组注射小剂量STZ并喂以高热量饲料。常规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测定各组血脂水平。提取大网膜脂肪组织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PPAR-T基因片段,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PPAR-γmRNA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组PPAR-γ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R大鼠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减少,而罗格列酮能有效提高PPAR-γ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GLUT4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刚  周翔  刘巨永  吴雁  蔡军  王金良 《天津医药》2005,33(8):511-512,i0002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表达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大鼠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中GLUT4 mRNA的表达量变化与差别。结果: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GLUT4 mRNA在骨骼肌中有相对较高表达,在心肌中表达次之,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相对偏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骨骼肌中GLUT4 mRNA表达量只有对照组骨骼肌的48%、心肌的44%、脂肪组织的38%。结论:GLUT4 mRNA表达量下降导致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减少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分子基础,是诱发2型糖尿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西洛他唑高剂量(27 mg.kg-1.d-1)和低剂量(9 mg.kg-1.d-1)组。西洛他唑治疗12周后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CAM-1,VCAM-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西洛他唑能显著降低ICAM-1和VCAM-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西洛他唑治疗后,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结论:西洛他唑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ICAM-1和VCAM-1表达的作用可能与上调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经LPS干预后分为Control组、大黄素给药组(1、10、50μmol·L~(-1)),检测6-NBDG摄取情况及GLUT4、PPARγ、AMPKα1/2、p-AMPKα1/2、IRS-1、p-IRS-1、Adiponectin、chREBP-α和chREBP-β的表达。用AMPK和PPARγ抑制剂分别干预后,检测6-NBDG的摄取情况。同时,以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Control组和大黄素给药组,检测大鼠内脏脂肪组织的Adiponectin的mRNA表达及GLUT4、AMPKα1/2、p-AMPKα1/2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大黄素可促进GLUT4、Adiponectin、chREBP-α、chREBP-β的mRNA表达及GLUT4、PPARγ、IRS-1、p-IRS-1、AMPKα1/2和p-AMPKα1/2的蛋白表达(P<0.05),可提高3T3-L1脂肪细胞对6-NBDG的摄取,经AMPK及PPARγ抑制剂分别干预后,大黄素对6-NBDG的摄取降低(P<0.05)。同时,大黄素可促进T2DM大鼠内脏脂肪组织Adiponectin的mRNA表达及GLUT4、AMPKα1/2和p-AMPKα1/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大黄素可促进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激活Adiponectin及IRS-1,进而激活AMPK和PPARγ的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6只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Ang-(1-7)干预组。糖尿病对照组和Ang-(1-7)干预组以高脂高热量饮食喂养8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Ang-(1-7)干预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Ang-(1-7)300μg·kg-1·d-1,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8周,监测空腹血糖(FPG),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及AngⅡ含量,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附睾旁脂肪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大鼠FPG显著升高,FINS减少了49.1%,AngⅡ含量、HOMA-IR分别增加了34.1%和84.6%(均P<0.05)。而Ang-(1-7)干预后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FPG下降,FINS增加了32.9%,AngⅡ、HOMA-IR分别降低了14.3%和11.6%(均P<0.05)。糖尿病对照组大鼠GLUT4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Ang-(1-7)干预后GLUT4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Ang-(1-7)可通过增加脂肪组织中GLUT4的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发挥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之p85亚基、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mg.kg-1)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小檗碱干预10wk,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檗碱干预后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干预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应可能与提高骨骼肌组织中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损害防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将39只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胰岛素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未治疗组(每组13只),并以13只正常大鼠作对照。于第16周末抽取各组大鼠心脏血测定TNF-α、IL-6、C-反应蛋白、SOD、P物质水平,并处死取股二头肌进行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骼肌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含量的变化。结果未治疗组血清IL-6、TNF-α、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胰岛素组和罗格列酮组则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未治疗组血清SOD、SP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组和罗格列酮组的SOD和P物质二者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1,P<0.05)。组织学观察:糖尿病组骨骼肌普遍萎缩,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缩小;部分肌纤维变性,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胰岛素组和罗格列酮组骨骼肌有部分轻度萎缩,间质轻度水肿,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GEs蛋白、PPAR-γ蛋白均呈棕黄色颗粒状,弥漫或斑片状沉积于骨骼肌细胞胞浆中;在糖尿病组AGEs最高,PPAR-γ最低。结论糖尿病大鼠受损的骨骼肌中有AGEs蓄积和血清炎症因子增高,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损害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葫芦巴籽和桑叶提取混合物(fenugreek seed and mulberry leaf extract,FSML)对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2个不同的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指标,以及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模型1,FSML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0.5h血糖值及AUC(与模型组比较,P<0.01)。对模型2,FSML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0.5 h血糖值及AUC(与模型组比较,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FSML高、低剂量组均能提高GLUT4和PPARγ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 FSML具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PPARγ蛋白的表达,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增加GLUT4蛋白表达,从而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减少外周胰岛素靶组织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 4 (GLUT4 )表达水平及其转位机制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 ,每组 10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 ,4周后葛根素组大鼠予以葛根素 10 0mg·kg-1·d-1腹腔注射。以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细胞GLUT4的含量 ,定期检测实验大鼠的体质量、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内膜GLUT4含量较正常组减少 38.72 % (P <0 .0 5 ) ,细胞外膜减少2 1.91% (P <0 .0 5 )。给予葛根素治疗 6周后 ,大鼠脂肪细胞内膜GLUT4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而细胞外膜GLUT4含量增加 2 1.4 6 %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GLUT4蛋白表达水平 ,且能够改善其转位机制 ,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双酚A(BPA)混合染毒对大鼠睾丸损伤作用及与氧化应激关系。方法将32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750 mg/kg·bw DEHP、100 mg/kg·bw BPA、750 mg/kg·bw DEHP+100 mg/kg·bw BPA和溶剂对照组,每组8只;用玉米油配制成相应浓度,以5 ml/kg·bw容积连续灌胃染毒6周,1次/d。观察大鼠睾丸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改变、精子数目、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检测睾丸组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SOD、GSH-Px、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合酶(HO-1)、γ-谷氨酸半胱氨酸合成酶(Gclc)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的基因表达。结果 DEHP组及混合剂量组睾丸脏器系数及3个剂量组精子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曲细精管萎缩、生殖细胞大部分消失;混合剂量组血清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剂量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DEHP组MDA含量和GSH-Px活性均升高,BPA组SOD活性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染毒组的SOD1基因表达降低、SOD3和GSH-Px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染毒组Gclc、Txnrd和Nrf2表达低于对照组,DEHP组Txnrd表达也降低,而BPA组Txnrd、Nrf2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HP和BPA单独及混合染毒均能导致大鼠睾丸发育不良,生精细胞减少,精子总数下降;可诱导睾丸产生氧化应激,破坏体内抗氧化稳态失衡;DEHP和BPA混合染毒可导致更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4.
张凤新  彭利  张萌  王刚  刘伟 《天津医药》2012,40(7):658-662,75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27kip1和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肝细胞癌组织标本57例(肝癌组)和正常肝组织标本(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PPAR-γ、p27kip1及Skp2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PPAR-γ及Sk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在不同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Skp2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7,P=0.020)。Skp2蛋白低表达组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01)。结论:PPAR-γ和Skp2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Skp2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PAR-γ受体激活对百草枯中毒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百草枯中毒组):按照20 mg/kg剂量腹腔注射;B组(低剂量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在给予百草枯腹腔注射前1 h腹腔注射3 mg/kg罗格列酮;C组(高剂量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在给予百草枯腹腔注射前1 h腹腔注射10 mg/kg罗格列酮;D组(对照组):1 m 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在注射百草枯后24 h和72 h时,每组取出6只,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测定,行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肺损伤评分,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aspase-3和AP-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鼠百草枯中毒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加。肺湿重/干重比以及肺损伤评分明显增加。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可以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减少肺组织中caspase-3和AP-1蛋白的表达。结论应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以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caspase-3和AP-1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凋亡,对百草枯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27kip1和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肝细胞癌组织标本57例(肝癌组)和正常肝组织标本(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PPAR-γ、p27kip1及Skp2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PPAR-γ及Sk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27kipl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在不同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Skp2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7,P=0.020).Skp2蛋白低表达组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01).结论:PPAR-γ和Skp2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Skp2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硫酸镍(NiSO4)对大鼠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kit、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NS)组,NiSO4 1.25、2.5和5.0 mg/kg组,腹腔注射染毒,1次/d,连续30 d。采用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大鼠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kit、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结果 NiSO4 2.5 mg/kg及其以上组可引起C-Ki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5.0和2.5 mg/kg组表达上调,并使SOD、GSH-Px和CAT酶活力降低,H2O2含量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NiSO4大鼠肾损伤可能与c-kit、Caspase-3、Bax蛋白表达和氧化应激效应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Kα2)及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伴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DM-C)和治疗组(DM-T)。DM-T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灌胃治疗。测定大鼠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实验末测定各组大鼠肾周及睾周脂肪质量,并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大鼠脂体比,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组织AMPKα2及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与DM-C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脂肪组织AMPKα2及PPARγmRNA的表达及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增高(P<0.05);DM-T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AMPKα2及PPARγmRNA的表达,调节机体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16):2186-219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结肠定位片(GGQLJC)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兔结肠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组(阳性对照,0.300 g/kg)、葛根芩连片(GGQL)组(0.225 g/kg)和GGQLJC高、中、低剂量组(1.036、0.518、0.259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兔复制湿热内蕴型UC模型,于造模结束后次日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对兔疾病活动度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组织学损伤(TDI)进行评分,测定结肠、脾、胸腺指数,并检测结肠组织中PPAR-γ、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DAI、CMDI和TDI评分以及结肠指数、脾指数、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胸腺指数、结肠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兔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GGQL组比较,SASP组和GGQLJC高、中剂量组兔DAI和TDI评分、脾指数、结肠指数、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以及SASP组和GGQLJC高剂量组兔CM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SASP组和GGQLJC高、中剂量组兔结肠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GGQLJC对湿热内蕴型UC模型兔有一定改善作用,且作用优于GGQL;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结肠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和下调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CO染毒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Foxp3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Foxp3基因在急性CO中毒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CO染毒组(设立染毒后第3、7、14和21天组)。采用急性静式吸入染毒方法,CO浓度为2 000及3 000 ppm。分别于CO染毒后3、7、14和21 d处死动物,组织病理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中枢神经元及有髓神经纤维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中CD4膜分子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Foxp3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O吸入染毒后大鼠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陆续出现兴奋躁动直至昏迷,口鼻黏膜樱桃红色。染毒各组大鼠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脑皮质及海马区神经元变性坏死、海马椎体细胞疏松化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等,以14 d病变最为严重。砂罗铬花青染色见大脑白质神经纤维髓鞘肿胀变性,部分髓鞘脱失。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发现急性CO染毒各组大鼠脑皮质及海马区的CD4膜蛋白阳性表达量明显升高。染毒后7和14 d,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伴随T-reg细胞百分比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染毒各组外周血Foxp3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明显,以第7天下调最为显著(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0.399,P=0.011)。结论急性CO中毒外周血Foxp3基因mRNA表达下调,T-reg细胞数量减少。Foxp3基因转录抑制可能加重T淋巴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免疫炎症反应,与急性CO中毒神经免疫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