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X线平片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X线平片检查肋骨骨折的确诊率为76.4%,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肋骨骨折的确诊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诊断方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三维图像,对于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在矢状位、冠状位上的CT表现。方法对38例50个突出椎间盘在横断位扫描后,进行矢状位、冠状位上图像重建。结果在矢状位上表现为突入椎管的软组织密度阴影,形态呈半圆形或椭圆形。在冠状位上呈钻头状,游离型椎间盘呈条索状,或不规则形。可远离椎间隙。结论三维重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提供平片和横断位不易得到的解剖学信息。结合横断位可清晰地显示突出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特征以及病理分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云雁 《当代医学》2011,17(28):43-4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已行X线片检查的胸部外伤患者,再行16排螺旋CT扫描,并运用三维重建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现(VR)技术显示肋骨骨折。结果 62例患者中X线片显示123处骨折,22处可疑骨折,14例未见明确骨折;而16排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显示156处骨折;X线片显示22处可疑骨折,应用16排螺旋CT显示18处明确骨折,排除4处骨折;X线片14例未见明确骨折,应用16排螺旋CT显示19处骨折。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并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周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实施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度。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7.67%(42/43),对照组为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胸外伤患者(109处骨折),对其进行胸部X线平片和16层螺旋CT检查,然后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和漏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为92.7%(101/109),明显高于普通X线平片的73.4%(80/109)(P<0.05);16排螺旋CT的漏诊率为7.3%(8/109),明显低于普通X线平片的18.3%(20/109)(P<0.05)。结论16排螺旋CT技术能够将患者的肋骨骨折情况多角度而完整准确地显示出来,提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与普通X线平片检查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外伤中的检查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牧  陆青  吴前芝  杨春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07-1108
<正> 踝关节外伤临床比较常见,单纯CT轴位图像显示踝关节骨折有一定的局限性,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s,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displays,SSD)及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s,VR)能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与探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43例肋骨及肋软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分别实施X线检查、常规CT检查的基础上,对43例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43例肋骨及肋软骨损伤患者的诊断结果,并对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检查、常规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43例肋骨及肋软骨损伤患者中,存在单处的肋骨骨折的患者、存在多处的肋骨骨折的患者分别有58.14%、41.86%,伴存肋软骨骨折的患者、伴存胸骨骨折的患者分别有11.62%、6.98%;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准确率(100.00%)与X线检查、常规CT检查(0.00%、30.2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合并存在血气胸、肺挫伤、纵隔气肿的患者分别有18.60%、18.60%、2.33%.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16排螺旋CT胸部扫描检查在诊断肺结核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76例肺结核患者,均行常规DR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然后比较检出率情况。结果:76例患者均采用DR和CT检查,结果表明,DR检查检出结核病灶60例,未检出病灶16例;经CT检查后能清晰检查出DR没有显示的病灶,其中纵隔旁区5例,心影后区7例,肺尖区3例,检出率明显提高,达100.0%,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肺结核准确性高,优于DR检查,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研究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腕、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腕、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X线平片、单排CT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三种方法的检查优片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所得出的优片率高于X线平片以及单排CT检查,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诊断方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三维图像,对于腕、踝关节损伤诊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30例,采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诊断,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确诊率为80%,漏诊率为20%;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并联合多平面重组检查确诊率为100%,与X线片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胫骨平台骨折并伴有胫骨骨干骨折和干骺端骨折11例,内侧平台凹陷骨折4例,单纯外髁劈裂骨折2例,单纯中央凹陷骨折3例,倒Y形骨折或单纯双髁骨折5例,劈裂加凹陷骨折5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诊断,可为术前分类、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依据,利于解剖关系的理解,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合理性,更好的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腰椎骨折患者,分别接受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X线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出率为97.92%,X线检出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学诊断结果:骨折脱位9例,粉碎性骨折23例,压缩性骨折15例,漏诊1例。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毛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2):2806-280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参考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3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行二维及三维图像重建后处理。结果:35例患者均显示有颌面部骨折,螺旋CT三维及二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多方位直观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程度;临床医生可通过三维及二维重建动画任意旋转、暂停观察,制定手术方案、入路及非手术治疗依据。结论:螺旋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全面、快速、准确地显示颌面部骨折,对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牙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螺旋CT薄层扫描后,将原始数据用3D软件行MPR、MIP及VR等三维重建,并进行旋转、切割,以观察损伤牙及其周围结构改变。结果薄层横断轴位图像及三维重建MPR、MIP、VR等同像联合观察应用均能明确发现诊断损伤牙的部位、类型及伴发的其它损伤性改变,效果极佳。结论薄层横断轴位、MPR、MIP、VR在观察牙损伤时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存临床检查中应联合应州图像以提高牙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并比较CTA各种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泌尿系患者行CTA成像,其中10例与手术对照,所有横断面图像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 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地反映了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解剖走行。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戍像方法,能反应真实的肾血管的解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相似文献   

15.
汪俊伶  李明英 《四川医学》2013,(8):1241-124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x线和16层螺旋CT三雏重建检查的完整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骨折的发生部位及骨折类型,并分析比较二者检查结果,评价CT扫描技术在踝关节骨折类型及术前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线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并对骨折的分离、移位、关节脱位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也可更准确的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平片,能够全面、详细、直观地显示骨折情况,对骨折的临床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30例骨关节听凭病例全部接受X线片、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将螺旋CT获得的容积数据传入到工作站,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后处理,重建出骨关节三维图像。全部病例均满意地显示出三维重建图像。螺旋CT骨关节三重建能直观、立体、多角度清晰显示骨关节损伤,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和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螺旋CT扫描,并将原始扫描图像通过软组织算法和骨算法进行薄层重建,之后将薄层重建图像输入Syng0 3D工作站进行MPR、MIP、SSD、VR成像,依据成像结果对脊柱创伤进行诊断,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的显示结果。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清楚显示脊柱骨折部位、类型、稳定性、脱位情况及其三维关系。对内固定术后脊柱能清楚的显示内固定物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全面、清楚、立体、多方位显示脊柱骨折的全貌及病变,可以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确定手术路径的可靠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A成像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经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共发现37例患者存在动脉瘤,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颅内血管显示良好,获得动脉瘤的完整形态以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37例患者中显示前交通动脉瘤10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9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8例。经测量,动脉瘤中最大直径为3~24mm,平均13.56mm。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无创、快捷、准确等优点,检查费用低,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E16排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2年8月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采用GE16排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其中观察组采用GE16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照组采用GE16排CT平扫图像,对比分析两组扫描技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GE16排CT三维重建技术可对骨盆骨折进行精确扫描,其图像显示接近于人体解剖且更接近术中的实际所见,其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GE16排CT平扫图像技术,进而极大的提升了对骨盆骨折的检出率,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颈椎急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颈椎急性损伤病变的CT三维重建图像,并与轴位螺旋CT图像比较。结果18例颈椎急性损伤病变中,无骨折性寰枢椎脱位5例;颈椎骨折13例,其中并有寰枢椎脱位4例,下颈椎体旋转或/和脱位3例。结论在轴位螺旋CT图像的基础上,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颈椎急性损伤的全面准确评价,避免病变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