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是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技术、介入神经外科学以及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脑血管病的诊断技术进展迅速,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文章就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术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75-7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100)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血管介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实施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n=50,实施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6.00%,显著高于对照组56.0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4.52±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21±1.45分),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既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紧随缺血性心脏病之后,是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并且是人类致残的最重要因素。据文献报告,85%的卒中为缺血性,而颅内外血管狭窄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所以,对血管狭窄的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面。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之后,血管内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已经逐渐成为又一种有效而且创伤性较小的治疗方法。但它毕竟是一种年轻的治疗方法,对其技术改进、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效果评价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的探讨与争论也是近两年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预防脑卒中的疗效,介绍该手术技术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例有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病例,手术治疗20例.结果 19例患者良好效果,均康复出院,随访4~40月,所有病例术后未发生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较术前有显著地改善.结论 CEA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苏金玲 《中外医疗》2011,30(14):163-16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分析2007年至2009年间我院神经内科开展动脉内介入溶栓疗法治疗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手术方法和护理过程。结果除3例患者因术中不配合终止介入溶栓行保守治疗外,其余均采用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获得满意疗效。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动脉内介入溶栓疗法治疗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DSA诊断及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DSA的患者共103例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进行介入手术,观察不同检查对颈部血管的诊断情况,介入术后的即刻疗效、术后随访结果及并发症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相关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DSA较CTA和MRA,能检出更多病例及狭窄在70%~99%、50%~69%及<50%的血管。78例共88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的血管进行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78例患者88支血管的狭窄率明显减少,1周后神经功能症状明显减轻,经随访3月~2 a,介入手术的血管无再次狭窄情况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85%。结论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  相似文献   

7.
8.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过去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 ,应用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愈加受到重视 ,现将这两方面情况作一介绍。1 恢复脑血管通畅的手术1 1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1951年Fisher[1] 等对 110 0多例尸体的颈动脉检查 ,发现血管内的血栓样或粥样硬化斑块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及脑卒中。1953年Strully率先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切除 (carotidendarderectomy ,CEA) ,欧美国家在 80年代已作 10多万例。 4 0多年的临床验证证明该手术可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颈脑动脉硬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5年在我院接受颈脑动脉硬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试验组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脑血管病事件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3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3.03%)、12个月内的(9.09%)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27.27%)、12个月内的(36.36%);试验组治疗后的治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治愈率(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颈脑动脉硬化中,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颈动脉狭窄主要是由于颈动脉分叉部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将动脉内膜切开并剥离增厚的内膜而使血管再通的手术[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首要目的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方法[2].手术的成功不但需要医生精湛的手术技巧,同时也离不开护士的密切配合、密切观察.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技术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我院自开展该项手术以来,共完成5例手术,现将该手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研究证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狭窄及闭塞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目的是切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解除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的狭窄和阻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因其较低的并发症及肯定的疗效已成为目前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有效手段。本文就我院神经外科2003年11月到2005年6月17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例并结合文献,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早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 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有斑块组49例和无斑块组17例.分别检查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斑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OR=3.53,P=0.036)和高舒张压(OR=1.17,P=0.011))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其中C-反应蛋白和舒张血压增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支架治疗的资料。结果术后DSA证实: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残余狭窄率低于20%。1例颈动脉窦反应,2例血管痉挛,1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7例颈内动脉支架均使用脑保护装置,2例术后保护装置内有脱落物,2例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19例随访6~24个月,无1例再发脑梗塞。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术者操作技巧及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可以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术中及术后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13例,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研究组(发生1种或几种不良事件,230例)和对照组(无不良事件,283例).分析入组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36例,回顾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36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了良好改善,肢体肌力提高率达到了83.3%,患者住院7 d~29 d不等,均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影像诊断技术及血管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维章 《广西医学》2005,27(5):765-766
脑血管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病及肿瘤的第三位致死疾病,更是造成成年人残废的第一位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大大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但获得确切病因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比例却非常低。近年来,随着各种神经血管影像诊断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机制的认识和治疗的策略有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共10例的体会,提出导引导管插入过深可造成微导管拔出困难。对高凝状态病人介入治疗前应加大肝素用量、栓塞后造影强调观察有无正常血管缺失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转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EVT)各时间节点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EVT的AIS患者257例,根据入院方式分为直接入院组156例和转诊组101例,比较两组EVT各时间节点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直接入院组入院-穿刺时间为84.8±42.5 min,长于转诊组的72.2±34.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直接入院组发病-穿刺时间为180.2±54.0 min,短于转诊组的218.5±57.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血管再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3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入院组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42.9%,高于转诊组的3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结论:行EVT的转诊AIS患者发病-入院时间更长,但入院-穿刺时间更短,直接入院患者表现出预后较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毛伯镛 《四川医学》2004,25(8):835-837
脑血管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120—180)/10万,年病死率(80-120)/10万,存活者中3/4的人有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尽管神经医学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康复仍然是一项非常困难、棘手的任务。本文拟就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