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小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例经病理证实为肠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被排除.22例小肠肿瘤患者中,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出小肠恶性肿瘤16例(小肠恶性肿瘤病灶17处,淋巴结受累27处);小肠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4例;1例肠结核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1例小肠印戒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阴性.18F-FDGPET/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80.00%,诊断准确率为90.91%.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小肠恶性肿瘤检测、良恶性鉴别、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对小肠肿瘤患者无创、无痛、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显像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脏继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脏继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资料,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 7例肾脏继发性淋巴瘤,5例为结节(肿块)型,其中多发2例,单发3例,邻近病灶侵犯型1例,肾周淋巴瘤1例,病灶直径从数毫米至7.2 cm.C...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CT、X线、内镜、超声内镜下表现,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痛、消化道出血。好发部位为胃窦,其次为胃体及胃底。内镜活检确诊率52.3%,超声内镜确诊率78.5%,CT确诊率47.6%,X线确诊率33.3%,超声内镜联合CT确诊率90.5%。免疫分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95.2%)。结论CT联合微超声探头检查及深层次、多次、多部位活检可提高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和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CT)扫描在小肠间质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定义肿瘤直径<5 cm为早期病变.筛选具有DBE检查或小肠CT扫描完整记录的61例早期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相关前期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腹部B超、血管造影和胶囊内镜等)、DBE检查、小肠CT扫描及DBE与小肠CT联合检查的病变阳性提示获得或病变检出情况,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在小肠CT扫描和DBE检查前,61例患者接受相关前期检查后44例(72.13%)获得阳性提示.56例患者接受单纯DBE检查,检出病变52例(92.86%);42例患者接受单纯小肠CT扫描,检出病变37例(88.10%);两者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接受DBE与小肠CT扫描联合检查,病变检出率达100%.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期35个月;无病生存59例(96.7%),带瘤生存2例(均为肿瘤复发病例经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结论 DBE检查和小肠CT扫描对早期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肿瘤的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和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CT)扫描在小肠间质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定义肿瘤直径<5 cm为早期病变.筛选具有DBE检查或小肠CT扫描完整记录的61例早期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相关前期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腹部B超、血管造影和胶囊内镜等)、DBE检查、小肠CT扫描及DBE与小肠CT联合检查的病变阳性提示获得或病变检出情况,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在小肠CT扫描和DBE检查前,61例患者接受相关前期检查后44例(72.13%)获得阳性提示.56例患者接受单纯DBE检查,检出病变52例(92.86%);42例患者接受单纯小肠CT扫描,检出病变37例(88.10%);两者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接受DBE与小肠CT扫描联合检查,病变检出率达100%.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期35个月;无病生存59例(96.7%),带瘤生存2例(均为肿瘤复发病例经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结论 DBE检查和小肠CT扫描对早期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肿瘤的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率。方法收集23例经手术和病理报告证实为小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胃肠道造影、CT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胃肠道造影和CT影像特征,并与手术和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肿瘤发生于回肠19例,空肠1例,十二指肠1例,2例为空回肠同时受累。胃肠道造影表现为小肠局部瘤样扩张9例,肠管狭窄6例,腔内充盈缺损4例,其中3例可见龛影。CT检查12例,表现为肠壁增厚9例,其中2例伴肠腔扩大,腔内肿块3例,肠系膜浸润或淋巴结肿大3例,累及大网膜1例。胃肠道造影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7.0%,但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仅为34.8%。CT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5.0%。结论 CT能够对小肠恶性淋巴瘤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价,常规胃肠道造影与CT检查相结合有助于制定更为恰当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扫描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6例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CT征象有眼球突出21例,眼环增厚7例,泪腺肿大5例,眼外肌增粗16例,眶内脂肪密度增高1 2例,视神经增粗3例,合并鼻窦炎5例.本组可分为①弥漫型10例,表现为病变范围弥漫无明确肿块;②肿块型2例,表现为可见到边界清楚的肿块;③泪腺炎型3例,表现为仅见泪腺肿大;④肌炎型11例,表现为1条或数条眼外肌增粗、肥大.结论CT扫描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The non-Hodgkin’s lymphoma is the AIDS symbol of tumor, with high incidence and poor progno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adiological demonstrations of AIDS complicated by intestinal lymphoma and it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Methods  CT scan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3 cases of AIDS complicated by intestinal lymph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the 3 cases received CT diagnostic scanning, including 2 receiving barium enema radiography after low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leansing, 1 receiving laporotomy to obtain partial thickened intestinal canal for histopathology and 1 with autopsy for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Results  Intestinal canal lymphoma occurred at the left intestinal canal in 2 cases and at the right intestinal canal in the other case, with manifestations of unevenly thickened intestinal canal wall, narrowed canal lumen and filling defect. It was pathologically classified as B cell lymphoma.
Conclusions  AIDS complicated by B cell lymphoma has manifestations of unevenly thickened intestinal canal wall and narrowed canal lumen, which are non-specific. It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other tumors of intestinal canal in its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急性肠缺血的显示能力,结合分析急性肠缺血的CT多期扫描征象,提高CT对急性肠缺血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间经临床、手术或DSA实为急性肠缺血患者13例,评价CTA对肠系膜血管病变的显示能力及CT各个扫描期征象特点.结果 13例患者,CTA均成功显示病灶,CTA...  相似文献   

11.
张璀  乔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2,(36):107-108,F0003
目的探讨小肠梗阻的CT诊断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0月小肠梗阻病例45例,,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仅做平扫者12例,平扫加增强者33例,必要时采用MPR、CPR、VRT及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小肠梗阻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在45例病例中。CT检查敏感性为100%,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1.1%,病因诊断正确率为86.7%,均有肠管呈节段或普遍性扩张积液、积气的表现,因梗阻原因不同而CT表现有所不同。结论CT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对小肠梗阻CT征象的较好理解将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帮助临床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肝淋巴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相关临床资料证实的11例肝淋巴瘤的CT表现,原发性肝淋巴瘤1例,继发性肝淋巴瘤10例,采用螺旋CT平扫与增强(动脉期及实质期)检查。结果 1例原发性肝淋巴瘤,CT平扫表现为肝内单发稍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10例继发性肝淋巴瘤,1例为单发肿块,9例为肝内多发结节或肿块。所有病例平扫为稍低密度,密度均匀,边界较清:增强后8例无明显强化,2例实质期出现轻微环状强化。结论 多数肝淋巴瘤表现为肝弥漫性侵润,CT不能发现,少部分病例表现为肝结节或肿块,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CT表现可以提示诊断,结合病史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咽部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鼻咽部淋巴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7例鼻咽部淋巴瘤病例的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及侧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中6例病灶局限,境界清楚,11例呈浸润生长,病变范围较大;CT见病灶密度相对均匀,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相邻咽后壁头长肌及颅底骨质受侵少,多伴有多发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密度、信号均匀,中心坏死少.结论 鼻咽部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扫描能清楚显示鼻咽部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助与鼻咽癌、鼻咽腺样体增生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与MRI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单发病灶11例,多发2例;幕上12例;幕下1例,共20个病灶,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CT多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MRI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16例)或诊断性治疗(7例)最终诊断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3例,MRI平扫+增强17例,直接增强6例,CT平扫6例,CT平扫+增强3例,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结果23例单发15例,多发8例,共检出40个病灶,31个病灶位于中线两旁的深部脑组织内,9个病灶位于脑实质表面,其中3例累及相邻硬膜及颅骨:28个病灶呈团块状,边缘可见分叶;病灶周围水肿中到重度,占位效应较明显:囊变3例。平扫CT病灶全都表现为稍高密度,3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MRI平扫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多见,增强时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3例囊变部分无强化。3例累及颅骨的骨结构破坏是轻度的,颅骨外形尚存,像被虫蛀仍保留外形的“蛀木”,而颅骨两旁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鼻咽部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过病理证实的鼻咽部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 12例病例为非何杰金淋巴瘤,2例病例均为何杰金淋巴瘤,表现为鼻咽部均匀软组织肿块,其中13例肿块境界清晰,增强扫描12例肿块均匀强化,8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14例肿块均未见颅底骨质侵犯.结论 鼻咽部淋巴瘤的CT诊断有一定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PHL)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颐性分析4例PH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肝动脉造影表现.结果4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均为B细胞表型.临床主要表现均有右上腹部疼痛,其中3例有淋巴瘤B症状(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3例合并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1例为肾移植术后2年.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3例手术后LDH降至正常.4例CT平扫肝内病变为边界欠清的低密度影,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实质期病灶边界清晰,可见周边或伴分隔状轻度强化.4例肝动脉血管造影均表现为肝内轻度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纤细,肝动脉受压移位明显,未见“抱球征”及明显增粗的肿瘤血管.结论PHL的临床、CT及血管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其诊断.血清LDH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PHL)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PH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肝动脉造影表现。结果 4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均为B细胞表型。临床主要表现均有右上腹部疼痛,其中3例有淋巴瘤B症状(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3例合并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1例为肾移植术后2年。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3例手术后LDH降至正常。4例CT平扫肝内病变为边界欠清的低密度影,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实质期病灶边界清晰,可见周边或伴分隔状轻度强化。4例肝动脉血管造影均表现为肝内轻度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纤细,肝动脉受压移位明显,未见“抱球征”及明显增粗的肿瘤血管。结论 PHL的临床、CT及血管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其诊断。血清LDH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侯新川  杨春燕 《农垦医学》2011,33(2):167-171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道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19例消化道淋巴瘤的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消化道淋巴瘤大多表现为消化道管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结增大;动脉瘤样扩张和病灶内积气是回肠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多见于胃部,且病变厚度较其他类型淋巴瘤略薄。结论:CT是诊断消化道淋巴瘤的有效手段,可以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分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CT在SARS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时鉴别肺部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复习50例发热患者X线胸片及CT的影像特点。结果:X线胸片正常而CT检查有磨砂玻璃影最后临床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者3例,胸片显示小片状影的在CT像上为结节灶2例;结论:肺CT比普通X线胸片显示肺内病灶准确,CT在SARS早期是发现和诊断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