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实验室诊断结核性脑膜炎6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 6种实验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寻求实用的实验诊断结脑的方法。方法 采集结脑组 115份及对照组 4 2份脑脊液标本 ,平行进行改良罗氏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PCR法检测TB DNA、离心涂片一步法检测抗酸分枝杆菌 (AFB)、常规沉渣涂片法检测AFB、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检测LAM IgG、连续监测法检测ADA。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种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差别。结果 结脑组 6种试验的阳性率 :培养法 4 .3%、TB DNA 81.7%、常规涂片法 13.9%、离心涂片法 6 4 .3%、LAM IgG5 0 .4 %、ADA5 9.1%。对照组有 16例ADA阳性 ,余均阴性。结论 PCR法和离心涂片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均 10 0 % )和敏感性 (81.7%和 6 4 .3% ) ,应用价值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TB-Ab及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82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同时检测TB-Ab和ADA,比较结脑组与非结脑组两项检测结果阳性率的差别。结果:结脑患者脑脊液TB-Ab阳性率78.9%,ADA显著增高者96.2%。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结脑组。结论:脑脊液TB-Ab与ADA检测,均对结脑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离心甩片法检测脑脊液抗酸杆菌(AFB)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离心甩片法和常规方法对16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和68例非结脑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检测AFB,比较两种方法阳性率的差别。结果:结脑组AFB的阳性率,离心甩片法为62.9%、常规方法为12.6%,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68例对照组的脑脊液均未查出AFB阳性结果。结论:离心甩片法检测脑脊液AFB的特异性与常规方法一致而阳性率远高于常规方法,可替代常规方法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 5种实验室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探讨更实用的实验诊断结脑方法 ,以有效降低结脑的误诊率。方法 :选择确诊患者为检测对象 ,采集 CSF为标本 ,其中结脑组 115份、对照组 5 0份。对同一份 CSF平行进行改良罗氏法培养结核杆菌、PCR法检测 TB- DNA、离心涂片一步法检测 AFB、常规沉渣涂片法检测 AFB、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检测 L AM- Ig G。结果 :结脑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培养结核杆菌 4 .3%、检测 TB- DNA81.7%、常规方法检测 AFB 13.9%、离心涂片一步法检测 AFB 6 4 .3%、检测 L AM- Ig G 5 0 .4 %。对照组均无阳性发现。结论 :在实验诊断结脑方面 ,PCR法和离心涂片一步法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10 0 % ) ,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81.7%和6 4 .3% ) ,应用价值高于其他方法 ;适当的联合试验可以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3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或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6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31例。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均检测外周血T-SPOT.T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抗酸杆菌(AFB)涂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灵敏度为82.3%(51/62),特异度为80.7%(25/31),灵敏度明显高于脑脊液ADA(61.3%,38/62)、脑脊液TB-DNA(27.4%,17/62)、脑脊液AFB涂片(16.1%,10/6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来分析不同试验方法的诊断价值,外周血T-SPOT.TB、脑脊液ADA、脑脊液TB-DNA和脑脊液AFB涂片的AUC值分别为0.815、0.661、0.637、0.581。外周血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可作为可靠的辅助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和腺苷脱氨酶检测在小儿脑膜炎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显色法检测脑脊液乳酸(LA)水平,酶动力学法检测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脑脊液LA水平和ADA活性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脑组脑脊液LA水平高于结脑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组与化脑组脑脊液ADA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结脑组脑脊液ADA阳性率为83.33%(20/24),而化脑组脑脊液ADA活性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组)脑脊液LA水平和ADA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LA水平和ADA活性的同时检测,有助于小儿脑膜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胸腔积液ADA、CRP和LAM-IgG联合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阿拉伯糖甘露糖脂抗体(LAM-IgG)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以氨试剂法、散射比浊法和金标渗滤法同时检测了48例结核性胸水、27例癌性胸水和31例非结核炎性胸水的ADA、CRP和LAM-IgG。结果结核性胸水ADA、CRP活性明显高于癌性胸水(P<0.01),其它炎性胸腔积液CRP含量明显高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P<0.01);以ADA>30u/L,CRP>8mg/L,及LAM-IgG阳性等单个指标来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其敏感性达到95.7%,特异性为98.1%;以ADA<30u/L,CRP<8mg/L,及LAM-IgG阴性等单个指标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其敏感性达到98.7%,特异性为97.1%。结论ADA、CRP、LAM-IgG联合检测可为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脊液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以及腺苷脱氨酶水平在成人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中的特点,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40例结核性脑膜炎和42例化脓性脑膜炎,以及44例同期非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脑脊液检查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以及腺苷脱氨酶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ROC曲线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脑脊液PCT、CRP、LDH以及ADA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化脑组、结脑组脑脊液PCT、CRP、LDH以及A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结脑组脑脊液PCT、CRP、LDH以及ADA水平均明显低于化脑组(P0.05);化脑组中AUC由大到小依次为CRP、LDH、ADA、PCT,其COV(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5mg/L(100%,96%)、86.47U/L(100%,73%)、9.71U/L(100%,71%),PCT的AUC最低,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评价准确度不足;结脑组中AUC由大到小依次为ADA、PCT、CRP、LDH,其COV(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6U/L(100%,86%)、0.54ng/ml(95%,77%)、1.51mg/L(95%,68%),LDH的AUC最低,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评价准确度不足。结论脑脊液PCT、CRP、LDH以及ADA的水平变化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能为鉴别诊断两种细菌性脑膜炎的参考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脊液结核杆菌DNA(TB-DNA)、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TB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TBM患者纳入试验组,86例非TB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脑脊液TB-DNA、脑脊液ADA和T-SPOT.TB检测,比较三项单独与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84例TBM患者,TB-DNA、ADA和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33.33%(28/84)、65.48%(55/84)和75.00%(63/84),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5.24%(80/84)。结论三联检测对TBM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腔积液患者86例,分为结核组(结核性胸膜炎52例)和对照组(非结核性胸膜炎34例)。对所有患者的胸积液进行IFN-γ浓度、ADA活性以及LAM-IgG阳性率检测;分析三种诊断方案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结核组患者胸腔积液的IFN-γ浓度、ADA活性以及LAM-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检测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性为86.5%,高于ADA检测,显著高于LAM-IgG阳性率检测(P0.05);IFN-γ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其他两种诊断方法,但差异不显著(P0.05);三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差异不显著。IFN-γ和ADA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907和0.845。三种方法联用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为69.2%(36/52),特异性为100%(34/34)。结论 IFN-γ检测胸腔积液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诊断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与ADA活性和LAM-IgG阳性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显色法检测102例4组病例(结核性脑膜炎组30例,化脓性脑膜炎组34例,病毒性脑膜炎组15例,头痛症状组23例)脑脊液中ADA的活性水平。结果30例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ADA活性明显增高,ADA6.0U/L26例,与化脓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敏感性为86.7%(26/30),特异性为91.7%(66/72)。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头痛症状组(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中ADA的活性对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检测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IgG)指标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泌尿系统结核病患者59例(结核组),非结核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32例(对照组),采集血液为检测标本,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LAM-IgG。结果实验组LAM-IgG阳性结果38例,对照组无LAM-IgG阳性结果。LAM-IgG指标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病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64.4%。结论检测血液LAM-IgG指标诊断与鉴别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病有高度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在结核性脑膜炎病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对30例结核性脑膜炎、34例化脓性脑膜炎、15例病毒性脑炎及23例非脑膜炎的有头痛症状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ADA,其中15例结核性脑膜炎分别测定入院时、2周、4周、6周脑脊液ADA。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ADA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ADA>8U/L作为阳性阈值,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1.7%。随着病情的好转,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ADA含量也逐渐降低。结论: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以及病情好转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实验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离心甩片法、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酶动力学终点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杆菌DNA(TBDNA)、抗酸杆菌(AFB)、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G抗体(LAMIgG)、腺苷脱氨酶(ADA)。结果:各指标阳性率和特异性分别为80.9%和100%、64.7%和100%、51.5%和100%、69.1%和81.8%,TBDNA+LAMIgG+ADA为89.7%和81.8%、TBDNA+LAMIgG为85.3%和100%、AFB+LAMIgG为70.6%和100%。结论:所选方法均具较好的诊断价值,以TBDNA+LAMIgG或AFB+LAMIgG联检并结合ADA分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及特殊染色方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三种疾病共179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脑脊液细胞学MGG染色、阿立新兰染色和墨汁染色的动态观察,70例结脑同时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结核抗原的检测.结果 ①结脑特征性的细胞学表现为混合细胞反应.早期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达80%以上,随治疗逐渐下降,1~2个月后以淋巴样细胞反应为主.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抗原,敏感性分别为82.9%和85.7%.②化脑急性期脑脊液中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抗生素治疗后迅速下降.③MGG染色、阿立新兰染色和涂片墨汁染色诊断隐脑的阳性率分别为83.3%、81.8%和76.5%.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观察联合应用特殊染色方法,可大大提高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清LAM-IgG与PPD-IgG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技术已成为结核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其方法在临床上常用的有检测血清中脂阿拉伯甘露聚糖的IgG抗体(LAM-IgG,即结明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PF-IgG.为了解两种方法对肺结核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胸腹腔积液、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对结核性胸腹腔积液、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胸腹腔积液、脑脊液中ADA测定对结核具有最佳诊断价值的界点。方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胸腹腔积液、脑脊液中的ADA。结果胸腹腔积液、脑脊液、血清中ADA对结核病诊断的阳性率分别达到了94.1%,60%,71.2%,30%,明显高于两种传统方法(P<0.01)。通过ROC曲线确定出胸腹腔积液、脑脊液ADA测定对结核病具有最佳诊断价值的界点分别为20和14U/L。结论血清、胸腹腔积液、脑脊液中ADA测定对结核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不同标本类型具有不同诊断界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2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非结脑组,20例)和对照组(以头痛为主诉者,20例)脑脊液及血清中Esat6和LAM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结脑组患者脑脊液、血清中的Esat6及LAM含量均明显高于非结脑组和对照组(均P<0.05);非结脑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Esat6与LAM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r=0.961,r=0.894,均P<0.05)。结论脑脊液、血清中Esat6和LAM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诊断指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84例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脑脊液酸碱度(PH)、氧分压(PO_2)、钾(K~ )、免疫球蛋白G(IgG)和腺苷脱氨酶活性(ADA)进行检测及临床追踪,探讨结脑患者在脑脊液异常、高颅压及脑衰竭不同情况下各项指标的改变及临床价值。 1 资料 参照陈广田诊断标准,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年来资料较完整的84例住院结脑。其中男48例(57%);女36例(43%)。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76岁,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清LAM-IgG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为活动性结核病患儿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LAM-IgG,同时做结核素试验进行分析,另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0例非结核儿童作为对照,行血清LAM-IgG,结核菌素试验。结果血清LAM-IgG灵敏度67.5%,特异度为97.5%,而结核菌素试验灵敏度为37.5%,特异度为77.5%。结论血清LAM-IgG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结核菌素试验,且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一种检测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