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助性肝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性肝移植足指住保留受体自身全部或部分肝脏的情况下,将供肝植入受体体内.根据供肝植入部位不同,可分为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和原位辅助性肝移植;根据植入肝体积的多少,可分为全肝辅助性肝移植和部分肝辅助性肝移植;供肝可来源于脑死亡供体也可以来源于活体供体.山于原位辅助性肝移植只能移植部分肝脏,故通常称为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伴随着肝移植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虽然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辅助性肝移植独特的优势再次引起肝移植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供肝的匮乏,近年来活体肝移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活体肝移植作为一种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法已得到认可。但活体肝移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治疗措施,特别是成人活体肝移植的应用,它涉及移植学,外科学,肝病学,精神和伦理学等。目前,初期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因此,只有对活体肝移植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给晚期肝病病人提供最好的选择。本文将近年来成人活体肝移植供受体选择的经验,外科技术的改进,供受体的并发症及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和展望。1 活体肝移植的指征活体肝移植其特点是不必等待供肝,故何时手术取决于医生对受体的病情判断。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大鼠肝/小肠联合整块移植模型。方法分别以Wistar和SD大鼠为供、受体进行肝/小肠联合移植,并进行单独肝移植或小肠移植作为对照,不同移植组各取12只受体进行生存期观察。结果肝/肠联合移植手术52次,手术成功43例,成功率82.7%。联合移植组受体有9只(75%)存活时间超过60 d,且小肠移植物存活。单独小肠移植组受体均于20 d内死亡,单独肝移植组10只受体(83.3%)存活60 d以上。结论肝/小肠联合整块移植模型是研究肝/肠联合移植免疫学特性的有力模型。  相似文献   

4.
改良法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移植术后移植免疫、胆道并发症等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经典的“双袖套”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将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 共施行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35例。术后24h动物存活率85.7%。术后1周动物存活率82.9%。结论 用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的方法稳定可靠,易于标准化。该模型是研究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胆道并发症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5.
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制作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猪的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观察其肝功能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4头健康良种家猪,体质量23-30 kg,被随机分为供体(n=12)和受体(n=12)。气管插管 全麻,硫喷妥钠静脉维持。移植前切除受体肝左叶,供肝右叶作为植入肝。预实验2例行经体位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对照组(5例)行简易转流下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组(5例)行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 供肝被植入受体肝下间隙,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体肝下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体门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脾动脉行端端吻合。供肝胆总管置管外引流。结果预实验中行体位静脉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2例受体在肝上下腔静脉阻断后很快陷入血流动力学紊乱死亡。5例行简易静脉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受体,2例在24 h内死亡,1例28 h,2侧超过48 h。而模型组受体 5例中有4例存活超过24 h。AST,ALT指标手术开始至术后24 h呈持续升高。模型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其他组稳定。结论该辅助性肝移植模型简明易建且具有不需静脉转流等优点,为研究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原肝和供肝功能及血流变化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前肝移植面临肝供体来源缺乏的困难,初期5岁以下的儿童肝移植还受到肝供体大小匹配的限制,由此设计缩小肝脏的移植方法,即取全肝的左叶或左外侧叶为幼小儿童移植,这一举措更减少了成人肝移植的供体来源,发生了成人与儿童争夺供体的局面。劈分肝脏移植(splitlivertransplantation,SLT)是将供肝分为两部分,将左外侧叶和右叶肝分别移植至儿童和成人受体者,解决了一部分供体的来源问题。初期的SLT效果令人失望,近期报告SLT的结果与全肝和缩小肝脏移植者相仿,但出现另一个问题,即供肝移植后原发性无功能,其发生率高达4%~5…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前列地尔 (前列腺素E1的微脂球载体制剂 ,LipoPGE1)对肝移植受体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肝血供、肝功能及凝血功能、血栓形成的影响 ,以评价前列地尔使用于临床肝移植的意义。方法 以肝移植术后使用前列地尔 (10 μgivq12h ,连续 7d)的 4 0例为治疗组 ,于术前、术后7、10d分别检测其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功能、肝功能 ,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受体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峰值 ,比较术前术后上述各指标的变化 ;同时以 36例未使用前列地尔的肝移植受体为历史病例对照组 ,比较两组术后肝血管血栓形成的差异。结果 前列地尔虽然对肝移植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统计学意义不显著 ,但在治疗组 ,使用前列地尔 7d后 ,移植肝的动脉血供较术前显著增加 ,并且在停药 3d后仍维持于高于术前的水平 ,对早期肝功能的恢复、凝血功能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预防术后肝血管尤其是肝动脉血栓形成有一定帮助。结论 前列地尔在肝移植术后使用对早期肝动脉的血供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移植肝的存活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ʽ����ֲ���о���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移植历经 4 0年的努力 ,成绩斐然 ,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手段。然而由于供肝来源远较受体为少 ,迅速增长的等待供肝人数与供体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儿童肝移植 ,这一矛盾尤为严重。为了拓宽供肝的来源 ,1988年汉诺威的Pichlmayr等[1] 实施首例劈离式肝移植术(splitlivertransplantation ,SLT) ,将左右供肝分别移植在 1例 6 3岁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和 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症儿童身上。将一个成年的尸肝分成两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移植物 ,从而达到“一肝二受” ,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供肝。在国外 ,SLT近年来大量开展 ,手术经验日益完善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受体血清“封闭”供肝对异种肝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的预防作用.方法 取豚鼠和SD大鼠各20只,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供受体随机配对;移植前采集受体大鼠近交系其他个体血清,45℃水浴灭活补体备用;实验组(n=10)术前用0.1%受体血清(recipient serum,RS)的Ringer液“封闭”供肝,对照组(n=10)仅用Ringer液灌洗供肝;采用改良“双套管法”行豚鼠、SD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供肝植入后形态学改变、受体存活时间、术后1h存活率,HE染色法检测移植肝微血栓、出血和肝细胞水肿等病理损害积分;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评价肝功能.结果 两组大鼠供体异种肝移植时间和无肝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体大鼠供肝充盈缓慢,灌注不均,实验组供肝充盈迅速,灌注较均匀;实验组受体大鼠术后存活时间和术后1h存活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移植肝微血栓、间质出血(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肝细胞水肿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受体血清“封闭”供肝对异种肝移植HAR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预防器官移植HAR的潜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充足的肝动脉血供是保障肝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因素。肝动脉血栓形成、肝动脉狭窄、肝动脉吻合口破裂等是原位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在肝移植术中正确辨别肝动脉变异、选择适宜的方式处理供、受体肝动脉并重建移植肝脏动脉血供,防止肝动脉并发症是肝移植术中关键步骤之一。1999年2月至2000年8月间,我们完成12例原位肝移植,取得良好近期疗效,本文总结肝动脉系统重建及预防肝动  相似文献   

11.
前列地尔在肝移植中使用的临床意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的微脂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肝移植受体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肝血供、肝功能及凝血功能、血栓形成的影响,以评价前列地尔使用于临床肝移植的意义。方法 以肝移植术后使用前列地尔(10μg iv q12h,连续7d)的40例为治疗组,于术前、术后7、10d分别检测其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功能、肝功能,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受体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峰值,比较术前术后上述各指标的变化;同时以36例未使用前列地尔的肝移植受体为历史病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肝血管血栓形成的差异。结果 前列地尔虽然对肝移植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统计学意义不显著,但在治疗组,使用前列地尔7d后,移植肝的动脉血供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在停药3d后仍维持于高于术前的水平,对早期肝功能的恢复、凝血功能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预防术后肝血管尤其是肝动脉血栓形成有一定帮助。结论 前列地尔在肝移植术后使用对早期肝动脉的血供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移植肝的存活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在同种原位肝移植中,常利用受体之肝总动脉与连接供肝肝动脉之腹腔动脉作对端吻合,以建立移植肝的动脉血供。但遇到供、受体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即需改变血管吻合方式。作者对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1981~1983年123次同种原位肝移植(计97例,220个肝脏解剖)中遇到的肝动脉异常情况及其处理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长白小家猪到恒河猴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总结手术操作要点。方法以健康雄性长白小家猪和健康恒河猴各5只建立猪到猴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以长白小家猪作为肝移植供体,以恒河猴作为受体。保留长白小家猪的右后叶和部分右前叶作为供肝,移植到受体的左肾窝和左结肠旁沟处。短暂阻断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流后,将移植肝的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扎移植肝的肝动脉,不予重建。术后观察受体的一般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成功建立4对肝移植模型,供肝切取时间24~35min、(30±5)min,供肝修整时间31~51min、(40±10)min,受体下腔静脉阻断时间23~36min、(30±6)min,受体腹主动脉阻断时间22~38min、(30±8)min,肝移植手术时间130~310min、(220±80)min,术中失血35~48mL、(42±6)mL。术后均无吻合口血栓形成及胆漏发生。4只受体分别于术后48、54、88及96h死亡,死亡原因均为排斥反应及术中失血过多。结论猪到猴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的可重复性强、手术易操作、移植器官灌注良好,可用于猪到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肝移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常见的血管整形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肝脏移植的不同术式及供、受体血管之间的差异, 对供或/ 和受体的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进行必要的整形。结果 共施行肝上下腔静脉整形139 例次,门静脉整形2 例, 术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 肝动脉整形9 例,术后1 例发生肝动脉栓塞,需再次肝移植。结论 血管整形为肝移植手术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术前对供、受体各血管的准确评估,精细的血管整形技术是保证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PVG(TR-1^c)和DA(RT-1^a)大鼠分别为供受体,联合进行辅助性肝移植和异位心脏移植,建立大鼠辅助性肝移植诱导免疫耐受模型。方法辅助性肝移植采用重建门静脉法,异位心脏移植采用腹腔吻合法。结果同品系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及其移植心脏存活超过100d,而异品系对照组移植心脏只存活7d。结论在受体肝脏存在的情况下,辅助性供肝依然发挥其诱导耐受的效应。经长期观察,供肝无萎缩,耐受诱导效应持续存在,指示心脏搏动良好。因此,该模型在肝移植基础研究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原位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 ,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达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实践 ,已发展了多种肝移植手术方法 ,由于他们经验丰富、设备先进、供受体配合选择机会多 ,故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用自如。但在我国 ,肝脏移植的经验积累尚有限 ,技术及设备有待完善 ,供受体之间配合选择的余地小 ,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有时尚不能达到完全合理。因此 ,有必要就肝移植手术选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更加合理。肝脏移植可有多种归类方法 ,按供肝来源可分为尸体或活体肝移植 ;按移植物所占供肝的比例可分为…  相似文献   

17.
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处理方法,1例采取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移植供肝和剩余肝脏各保留一半,既有利于保证供体左肝内叶静脉回流,同时供肝右前叶静脉回流也不受到影响;另1例则采取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中重建供肝右前叶肝静脉回流通道,使供肝前叶淤血明显改善。结果 两例供体均存活,术后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受体1例存活,1例术后20d死于急性重度排斥反应。结论 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处理十分关键,要注意保持供受体肝流出道的通畅,既要保证供体的绝对安全,又要尽量为受体提供足够的肝容量。  相似文献   

18.
辅助性肝移植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辅助性肝移植是指在保留部分或整个原肝的情况下 ,将供肝的全部或部分植入受体内。根据其移植部不同分为原位和异位辅助性肝移植 ,按移植肝的大小可分为全肝或部分辅助性肝移植 ,根据供肝来源的不同分为来源于死体供肝和活体供肝。供肝来源于死体供体者 ,供肝可为全肝或部分供肝 ,供肝来源于活供体者 ,均为部分供肝。1 辅助性肝移植的历史Welch 195 5年首次提出辅助性肝移植的概念 ,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就辅助性肝移植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 ,Absolon于196 4年施行了世界首例临床异位辅助性肝移植。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随着新…  相似文献   

19.
辅助性肝移植指保留患者的肝脏或部分肝脏,将供体全肝或部分肝脏植入受体,使肝功能衰竭病人得到生命支持或使原肝缺失的代谢、解毒等功能得到代偿[1-5]。辅助性肝移植基本上是和原位肝脏移植和异位肾移植同时提出。异位肝脏移植由于避免了切除病肝降低了手术难度,病人本身的肝脏仍可能发挥功能,在移植肝脏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时将起很大作用[5]。1辅助性肝移植的发展及实验研究1.1辅助性肝移植的初期研究Welch[4]于1955年首先进行了辅助性肝脏异位移植的尝试。移植肝脏间置于受体肝下下腔静脉。移植肝脏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和受体肝下下腔静…  相似文献   

20.
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X)是目前解决供肝短缺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LDLTX术中为保证移植肝有良好的静脉流出道,许多情况下需用血管移植物重建移植肝的部分肝段静脉;20世纪70至80年代就有同种异体动脉移植物在肝移植中使用的报道,主要用于尸体供肝的动脉重建,随后血管移植物越来越多地用于肝移植的血管重建,同时也有相应的研究报道[1-4].我中心在一部分活体肝移植的肝静脉重建中采用了冷藏保存的同种异体动脉移植物,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