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合并视网膜囊肿的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扣带术(sc leral buckling)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的合并视网膜囊肿的视网膜脱离21例(21眼),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术后情况。结果21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13例视网膜囊肿在术后1周-9月(平均2.3月)吸收,8例未见视网膜囊肿明显吸收。术后视力提高者15例,其余视力无明显改变。结论合并视网膜囊肿的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封闭裂孔,视网膜均可复位。术中视网膜囊肿不需要处理,术后大部分可吸收。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眼科手术治疗发展史上,视网膜脱离手术总是最令人瞩目的一章。Gonin(1923)封闭裂孔原则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一个里程碑,带动了整个20世纪视网膜脱离手术兴起和发展。如今,封闭裂孔、巩膜手术、玻璃体手术以及眼内填充物的应用已成为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四大法宝。然而,随着认识的很高和设备、器械等辅助用品的发展,传统、经典的视网膜脱离手术近年来不断受到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冲击,本文将围绕视网膜脱离的手术发展现状进行简扼论述。(一)封闭裂孔尽管有人对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基本原则提出质疑,但是封闭视网膜裂孔仍…  相似文献   

3.
多裂孔视网膜脱离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复杂性,手术成功率往往低于单一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我院于1991年8月~1996年8月共收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439例(445眼),其中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38例(141眼)占31.7%。手术根据视网膜裂孔的数目、形态...  相似文献   

4.
氩激光治疗周边部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边部视网膜裂孔是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常见原因,治疗上以及时封闭裂孔,预防视网膜脱离为原则.我院近三年来应用氩激光封闭周边部视网膜裂孔52例(52只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52例52只眼中,男性34例,女性18离.年龄17—70岁.周边部干性裂孔不伴有视网膜脱离29例(其中有9例在裂孔附近同时伴有视网膜变性者),周边裂孔伴有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者11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裂孔封闭不全者12例.裂孔位置均在赤道部以前,以顶上方为多,预下方次之。其形状多为马蹄形,圆形及卵圆形.破孔直径均小于1.SPD,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氪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预防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将75例(78只眼)视网膜裂孔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用氪多波长激光治疗47例(49只眼);一组随访观察28例(29只眼)。结果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周边变性单纯用氪多波长激光治疗49只眼,成功100%;随访组28例(29只眼),22只眼裂孔无变化。有8只眼于24个月内出现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两组比较P〈0.01。对失败病例立即行激光治疗,8只眼全部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结论使用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和变性可以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单纯视网膜裂孔玻璃体条件好时可以随访观察,但应缩短随访时间,长时间密切观察;对视网膜裂孔伴有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可以试用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6.
广角激光检眼镜对视网膜脱离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利用免散瞳广角激光检眼镜(全景200检眼镜)获取眼图像 ,评价单独通过全景200眼底图像对视网膜脱离作出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利用全景200广角激光检眼镜获取眼底图像,观察其与临床医师散瞳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是否相符,眼底情况包括视网膜脱离范围、有无裂孔和(或)增生,并对不符合的病例作出分析。 结果 分析用广角激光检眼镜获取的7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75只眼的眼底图像,其中3例3只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单纯视网膜脱离者13例16只眼(伴视网膜囊肿1例1只眼),伴裂孔者43例43只眼,伴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增生者14例15只眼(4只眼同时伴有裂孔)。与临床医师散瞳检查结果符合的有53例56只眼,不符合18 例19只眼,不符合者主要表现为全景200图像对周边小裂孔的遗漏。16例手术后复查者与临床记录均符合。 结论 全景200广角激光检眼镜具有免散瞳、快速、大范围眼底视野等优点,可保存客观记录,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视网膜脱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317-320)  相似文献   

7.
朱晓玲 《眼科》2005,14(6):359-360
近年来老年患者视网膜裂孔的发病率有所增高,早期发现裂孔,予以激光凝固,可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笔者报告近年来门诊发现的老年患者视网膜裂孔28例(28眼),及时应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封闭裂孔。  相似文献   

8.
氩激光对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网膜裂孔是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361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有视网膜裂孔或伴有视网膜浅脱离的85眼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61例1眼患有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进行间接眼底镜和三面镜检查,并随访3~30个月(平均18个月),发现85眼有周边视网膜裂孔,单一裂孔61眼,≥2孔24眼,其中13眼裂孔周围的视网膜浅脱离,右眼59,左眼26,共查出裂孔121个,其中马蹄形裂孔23个,余均为圆形破孔,最…  相似文献   

9.
硅油取出前视网膜脱离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硅油取出前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并分析发生此视网膜脱离的有关病因。方法:选择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结果:16眼中,有10眼在硅油取出前视网膜复位,6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37.5%,视力增进4眼(25%),不变8眼(50%),下降4眼(25%)。术后并发症为晶状体混浊加重(5眼,31%),继发性青光眼(2眼,13%),虹膜新生血管(1眼,6%),低眼压(2眼,13%),PVR加重(2眼,13%)。结论:硅油取出前视网膜脱离发生主要原因为原裂孔未封闭,新裂孔形成,视网膜表面增殖膜形成等。  相似文献   

10.
赵乃凡  赵东生 《眼科研究》1997,15(3):200-202
目的分析视网膜脱离各类型裂孔的发病与眼内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通过电脑视网膜脱离病史管理系统检索1361只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眼进行分析。结果有裂孔眼中无晶体眼占2.0%。格子样变性与蜗牛迹变性占68.4%。黄斑裂孔的格子样变性(含蜗牛迹变性)占59.3%,可能与周边多发裂孔有关。睫状体平坦部上皮脱离及裂孔在锯齿状缘截离和巨大裂孔中分别有42.1%与36.8%的出现率。近视性黄斑裂孔占88.6%,特发性黄斑裂孔仅2.8%。结论电脑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检查和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激光进一步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一些复杂裂孔的光凝治疗。方法 对43例43眼视网膜脱离术后特殊复杂性裂孔行光凝治疗。结果 34眼(79.1%)裂孔封闭,脱离视网膜复位。结论 在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进一步地应用激光光凝,能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及C3F8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眼内填充物的选择。方法回顾1991年1月~1995年6月间我院治疗的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108例108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期36月,手术总成功率为60.19%(65/108),环扎加压术成功率51.02%(25/49),玻璃体手术67.80%(40/59)。对赵氏膜分级Ⅱ级以上,巨大裂孔大于180°和复杂型巨大裂孔,玻璃体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结论(1)对裂孔≤120°赵氏膜分级Ⅰ、Ⅱ级的单纯性巨大裂孔,可选择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巨大裂孔,特别是裂孔≥180°,赵氏膜Ⅱ级和复杂型巨大裂孔,应首选玻璃体手术;(2)玻璃体手术眼内填充物应首选C3F8气体。  相似文献   

13.
作者1986~1990年应用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50例50眼,44眼获得成功,治愈率达88%;6眼失败。视网膜复位后视力提高者19眼(43.2%),不变者22眼(50%),下降者3眼(6.8%)。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并对氩激光治疗视网膜疾病的优点、封闭视网膜裂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治疗中的体会进行了讨论。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2,8:168-170)  相似文献   

14.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失败原因并提出初步处理对策。方法对196例(19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取视网膜冷凝,巩膜扣带术或合并眼内气体填充术,分析其中19例一次性手术未解剖复位的原因。结果原有裂孔未封闭14例,新裂孔形成1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展引起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4例。结论准确的裂孔封闭,术前术中反复检查眼底,适宜的冷凝强度是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解剖复位率的关键,其中准确的裂孔封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26例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中及术后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各种原因,以便 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脱离病例。通过再次玻璃体手术观察新破孔的位置、大小及其比邻关系,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确定前次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26例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直接原因(再网脱原因):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15例;术中遗漏视网膜裂孔(遗漏裂孔)3例;巩膜切口玻璃体嵌顿(玻璃体嵌顿)5例;下方视网膜裂孔硅油充填不足(硅油不足01例;视网膜裂孔缘翻卷(孔缘翻卷)1例;视网膜Ar激光光凝形成视网膜孔(激光孔)1例。结论:PVR是玻璃体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巩膜切口玻璃体嵌顿导致的玻璃体手术失败而引起术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原因由PVR引起者21眼,周边未封闭裂孔所致3眼,巨大裂孔后瓣滑脱5眼,黄斑裂孔未贴伏3眼,手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力达0.05以上者共15眼,随访0.5a 5眼复发。结论保留硅油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取得较好的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眼科新进展2006;2613):198—199】  相似文献   

17.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46例(232只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术后随访的3年时间发生。所有眼均进行了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A超眼轴长度测量。结果:15只眼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6.4%),均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视网膜复位。从白内障手术到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平均时间为10±9个月(0.5~32个月)。视网膜脱离经手术治疗后视力为手动/10cm~0.06,12只眼(80%)最终视力低于白内障术前。术中后囊膜破裂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60%(9/15)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发生了后囊膜破裂。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并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为6.4%,其预后差。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更高,对术中后囊膜破裂患者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8.
并发于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中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源性视网膜裂孔(iatrogenicreti-nalbreaks,IRB)是指在眼科手术中如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手术[1]或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micro-vitreoretinalsurgery,MVRS)中意...  相似文献   

19.
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50例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李荣喜,闫元奎,陈建华近10年间我院共做视网膜脱离170例,其中视网膜全脱、巨大裂孔、无裂孔等严重视网膜脱离50例,用环扎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本文50例(50眼)中,男33例,女17例。右眼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极部裂孔 (黄斑裂孔及巨大裂孔除外) 视网膜脱离时的手术选择。方法: 回顾我院 1997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间 61 例 (61 眼) 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的临床资料, 从裂孔位置、膜形成 ( P V R) 程度、术式选择及预后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40°以内裂孔视网膜脱离眼中, 95% 的病例应用了玻璃体切除术, 5% 应用环扎加压术, 痊愈率 80% 。40°以外裂孔视网膜脱离眼中, 732% 的病例选择了环扎加压术, 其余采用了玻璃体切除术, 痊愈率927% 。结论: ①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时, 常伴严重 P V R; ②应根据裂孔位置结合膜形成 ( P V R) 程度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