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视神经病变,此病变分为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前段缺血病变发生在视神经筛板及其前后,缺血导致视盘水肿并常伴视盘周围出血。后段缺血病变发生在视盘后的眶内段视神经,病变早期视盘外观正常,后期出现视神经萎缩。前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又再分为动脉炎性与非动脉炎性。  相似文献   

2.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致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尚未定论,局部缺血导致视神经的视盘水肿,进而引发恶性循环的缺血及视神经梗死。所有的内、外科治疗策略都是对如何降低视神经的水肿、发炎,来保护视神经及视网膜节细胞免于死亡。本文探讨文献上数种疗法的循证医学。最近有关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动物模型研究也可提供珍贵的临床前试验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眼部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眼部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原学确诊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20例的眼部病变特点以及颅内压与视盘水肿的关系。结果:20例患者中主诉中出现视物模糊者4例占20%;出现视盘水肿的9例占45%;眼球活动受限6例占30%;另外有2例患者出现单眼视神经萎缩占10%;1例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占5%。就诊时颅内压高组有7例出现视盘水肿占47%,颅内压正常组有2例出现视盘水肿占4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有90%出现了眼部症状。双眼视物模糊、视盘水肿是最常见的表现。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情迁延反复,视盘水肿并不能随着颅内压的降低迅速消退,严重者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对由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引起的视盘水肿应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视盘水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视盘水肿(或称视乳头水肿)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典型体征,与颅内压力升高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视盘 水肿的病因、病理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和治疗,强调对怀疑视盘水肿的患者应立即查找潜在的原 因。此外还介绍了视神经鞘减压术治疗视盘水肿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效果以及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5.
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导致视力轻度到明显下降且发生于老年人。常发生无痛性的视功能损害,瞳孔传入神经受损和视盘水肿。很多病人视力的损害是迅速和持续的。然而在少数病人中大概4%~30%视力丧失可能在六周以内,随后视力自发改善是罕见的。近年来提倡采用视神经鞘减压术治疗进行性非动脉炎性块血性视神经病变,这些治疗效果引起了很多争论。我们治疗了四例病人(五只眼)他们是进行性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采用了视神经鞘减压术。其中有四只眼视力提高和视野扩大,一只非进行性的眼视力全部丧失。表明手术后没有明显改善。我们的结果证实了以前的发现。视神经鞘减压改善了进行性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所致的视力损害,此症在以前没有成功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临床眼科杂志》2001,9(6):501-502
目的: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组38例(41只眼),视力损害严重,视野缺损多与生理盲点相连。眼底视盘边界模糊,水肿、渗出及出血,部分呈现视盘缺血苍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盘及脉络膜充盈延迟,视盘低荧光。结果;经多种方法治疗视力提高24只眼(58.6%),21只眼视野扩大,38只眼不同程度视神经萎缩。结论: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应寻找早期预防、诊断的方法及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血病所致视神经浸润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白血病视神经浸润的23例患者,排除高血压、糖尿病、颅内高压等造成视神经损伤的全身及局部疾病。根据眼底病变的特征分为两种类型:(1)单纯视盘水肿;(2)视盘水肿合并出血渗出性病变。结果 23例患者中9例18眼表现为单纯视盘水肿,眼底彩色照相可见患者视盘水肿,呈不同程度隆起,边界不清楚,严重者高达3~4个屈光度,视盘表面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明显。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荧光造影早期视盘表面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荧光素渗漏,晚期视盘着染呈强荧光。23例患者中14例28眼表现为视盘水肿出血合并视网膜血管异常,眼底彩色照相极似急性视网膜坏死样改变,可见视盘肿胀、苍白,边界模糊,视盘表面及周围视网膜散在点片状出血点;视盘周围视网膜苍白水肿,视网膜动脉呈白线样浸润,静脉迂曲扩张;后极部散在不同程度出血及白色浸润灶,并累及黄斑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盘表面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荧光素渗漏,晚期视盘着染呈强荧光,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出血区域遮蔽荧光。结论 单纯视盘水肿和视盘水肿合并出血渗出性病变是白血病所致视神经浸润的两种主要表现。眼科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6例缺血型C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RON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重点观察黄斑厚度、视网膜静脉充盈、视网膜出血和视盘水肿的改善情况。 结果 6例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网膜出血明显减少,5例患者黄斑水肿不同程度改善,4例患者视网膜静脉扩张改善,2例合并视盘水肿的患者手术后视盘水肿消失。 结论 RON能够改善缺血型CRVO合并的黄斑水肿,但不能排除治疗效果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有关。(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3-5)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综合征(IRVA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3例经全身系统检查、眼底彩色照相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检查确诊的IRV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例患者均有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而且是视网膜动脉的炎症,视盘及视网膜血管多发性大动脉瘤以及因视盘水肿、视盘周围渗出引起的视神经视网膜炎,2例患者周边部视网膜血管有闭塞区。 结论 IRVA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有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和视盘动脉血管管壁上多发性大动脉瘤,以及由于血管炎症和动脉瘤引起的视网膜、视盘渗出、水肿以及由此产生的视神经视网膜炎。(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80-183)  相似文献   

10.
视盘玻璃疣的影像(英)KheterpalS…/Eye.,1995,9(1).67~69从视乳头水肿或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引起的视盘水肿中,区分出掩蔽的视盘玻璃疣常常是困难的。作者对4例视盘肿胀的患者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B型超声波、CT和MRI检查。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万敏婕  霍鸣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229-1230
0引言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iabetic optic neuropathy,DON)包括糖尿病性视乳头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新生血管形成等,其中以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多见。主要是糖尿病导致微循环障碍,供应视盘筛板前的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发生缺血,致使视盘发生局部的梗死。它以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及特征性视野缺损为特点的一组综合征[1]。而对于无糖尿病病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明显,以单纯的视神经病变为首发的病例往往遗漏了对糖尿病的考虑。我院在2009年收治1例以视神经病变为首发的1型糖尿病患者,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眶内视神经慢性受压损伤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本实验以24只新西兰大白兔(24眼)为实验对象,模拟眼眶肿瘤生长方式,将人8#双腔止血导尿管前端球囊手术植入眶内视神经旁,术后定时充盈造影剂使球囊缓慢增大.慢性压迫眶内视神经,行CT扫描观察球囊位置及充盈情况,于损伤不同阶段行眼底照相.处死动物后取下眼球及视神经行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中有5例发生感染,其中压迫8周组3例.CT扫描及处死动物观察球囊位正,l例因球囊开胶而致造影荆渗漏.眼底照片显示视神经受压早期视盘充血水肿,随后水肿减轻,颜色变淡,晚期视盘苍白;病理切片见损伤早期视网膜水肿增厚,随后水肿减轻,视网膜各层细胞减少,排列杂乱.并随压迫时间延长而明显;早期视神经间质细胞减少,随后增多,排列紊乱,束膜破坏,晚期视神经几乎被杂乱无章的间质细胞占据,未见完整束膜.结论 所建立的兔眶内视神经慢性受压损伤的动物模型稳定可靠,损伤过程接近临床,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病变。临床以晨起后无痛性下方视野遮挡及视力下降为特征,急性期视盘节段性水肿、盘周线状出血。该病发病机制不明,推测与视盘发育拥挤(高危视盘)及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血管病风险因素相关。NAION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约1/3的患者视力可部分改善;近20%的患者5年内健眼将相继发病。NAION需要与颞动脉炎导致的炎性缺血进行鉴别诊断,因为后者发病凶险,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ICGA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型视神经病变与视神经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资料完整的不易确诊视盘水肿患者27例27眼,经眼底照相后,采用视网膜血管和脉络膜血管双项造影检查。同期对年龄性别匹配20例20眼正常对照眼进行造影检查,对脉络膜血管造影的连续图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照眼20例ICGA检查结果显示早期视盘周围脉络膜血管区荧光充盈正常。27眼视盘水肿者接受ICGA检查后,从ICGA造影早期连续图片的表现特点将视盘水肿可明确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缺血性早期连续像表现为一过性的视盘缺血区与脉络膜区域性低荧光相对应,可直接判定缺血范围和缺血程度,随即血管荧光充盈正常,16眼考虑为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型视神经病变,11眼早期连续像表现为视盘周围脉络膜血管区荧光快速充盈,与正常对照眼表现相同,考虑为视神经炎。结论:对一些视盘水肿鉴别诊断存在困惑或疑难时,脉络膜血管造影有一过性视盘脉络膜区域性荧光充盈缺损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型视神经病变的特征性改变,该变化有助于视盘水肿性疾病的鉴别,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迟发性放射性视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ON)是一种由头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单眼或双眼先后出现视力急剧下降以至失明。损害前部视神经者可有视盘水肿、视盘周围出血、硬性渗出、棉絮状斑,损害后部视神经者眼底正常或视盘颜色变谈。视野改变为大中心暗点、旁中心暗点、扇形、象限性或双颞侧视野缺损。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为视盘上或视网膜内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发病时间为放疗后4个月至3年内,故称之为迟发性。复方樟柳碱动物实验治疗有显效,高压氧治疗对某些病例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Speocer等号召对长期视力丧失,苍白色的视盘水肿及视神经睫状静脉,这三个征状的综合征要注意,象征着在前部视神经周围脑膜内的脑膜瘤。本文报告3例说明此综合征能用眼底镜检查法诊断脑膜瘤。三个病人有长期的视力症状(视力减退或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神经眼科门诊就诊的视盘水肿患者的病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神经眼科门诊就诊的195例视盘水肿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5例视盘水肿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对全部、不同年龄组和单双眼视盘水肿的病因分布进行分析,并对视盘水肿排名前两位的病种进行临床特征对比分析。主要指标 病因分布构成比。结果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AION)是视盘水肿最常见的病因(49.7%),后面依次是视神经炎(16.4%)、颅内压增高所致视乳头水肿(7.7%)。≤20岁组,视盘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假性视乳头水肿,>20且≤50岁组和>50岁组,视盘水肿的最常见病因均是NA-AION。单眼视盘水肿的最常见病因是NA-AION,双眼最常见的是颅内压增高所致视乳头水肿。与视神经炎相比,NA-AION的年龄更大,单眼水肿更常见,主诉视野遮挡更多,较少伴有眼痛。结论 神经眼科门诊最常见的视盘水肿病因是NA-AION,其次是视神经炎。发病年龄和发病眼别(单眼或双眼)对于我们寻找视盘水肿的病因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缺血性视盘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视盘病变亦称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或血管性假性视盘炎,属于一种独特的疾病。表现为突然视力收稿 19990702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丧失或象限性视野缺损,初起可伴有视盘水肿,1~2mo内即发展为视神经萎缩,遗留永久性视力损害。作者自1991年4月起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方法治疗缺血性视盘病变,可缩短病程,且获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50~72a平均年龄60a。多数为单眼发病(左眼30人,…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放射性视神经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ON)是一种由头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单眼或双眼先后出现视力急剧下降以至失明。损害前部视神经可有视盘水肿、视盘周围出血、硬性渗同、棉絮状斑;损害后部视神经眼底正常或视盘颜色变淡。视野改变为大中心暗点、旁中心暗点、扇形、象限性或双颞侧视野缺损。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为视盘上或视网膜内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发病时间为放疗后4个月至3年内,故称之为迟发性。复发樟柳碱  相似文献   

20.
杨磊  倪伟  鲍春丽 《眼科》2021,30(1):75-76
一例35岁女性左眼眶局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1年半后相继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盘水肿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考虑与放射性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病变导致眼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