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人心中之星”评选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病人评选、科室推荐、护理部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每季度每科室评选出一名“病人心中之星”,并制定与个人利益挂钩的奖惩办法。同时将科室护理缺陷项目分组进行比较:2004年4月~2005年4月未实施“病人心中之星”评选,科室考核的护理缺陷项目为对照组;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实施“病人心中之星”评选,科室考核的护理缺陷为实验组。结果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病人心中之星”评选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护士的服务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进一步加强了护患交流,提高了健康教育水平,护理缺陷大幅度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安全及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实施星级护士评选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星级护士的评选,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自2005年1月起开展星级护士评选,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环节考核等方式对护士进行评估.每半年评选1次,按护士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几个方面评选优质服务星、工作质量星、护理安全星、理论水平星、技术能手星、辛苦星。最高取得“五星”。满意度是根据客户服务部自2004年1月起每月对每位住院病人和门诊输液病人进行病人满意率调查结果;自2005年1月起以科室、护理部每月的差错登记为依据进行差错发生率统计;技术水平以2005年1月和2005年7月全院技术操作竞赛静脉输液和心肺复苏按比例产生11名护士定星;工作质量用来评价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及护理质量,满分100分,按科室20%护士产生。结果截至2006年1月,两个阶段共评选出五星级护士6名、四星护士11名,三星护士14名,二星护士24名,1星护士31名,通过星级护士评选,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大为提高.特别是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态度明显提高.满意率由2004年度的95.1%上升2005年度的98.9%,提高3.8%;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由2004年发生3起降低到2005年发生1起,技术操作合格率由2004年度的90%提高到96%。结论行之有效的星级护士评选能够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建立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树立护士形象,规范文明服务,营造和谐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一流护理服务。方法建立护理规范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对240名新护士进行医院规范的“护士形象十条标准”、“护理规范服务用语”、“人性化护理服务标准”进行培训;制定服务培训计划和方案;采取分批实践。逐一考核的系列培训措施。结果培训前后规范服务考试成绩由60.83%提高到99.17%(P〈0.01);出院病人满意度较培训基地建立前明显提高。结论在医院建立护理服务培训基地,是推行人性化服务理念,树立良好护士形象,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患冲突行之有效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美国健康事业局预言:“到2010年将缺少72.9万有学士学位的护士,而注册护士短缺的人数比这更多。其原因是:(1)护理学生年龄较大,毕业时平均年龄已经31岁;(2)护理需求量增大,到2006年注册护士的需求将增加23%;(3)在未来15年中,大约一半的注册护士将到退休年龄;(4)年龄老化造成医院病人增多,重病病人增多;(5)经济发展使更多的病人寻求院外护理。 如此的处境让人们想起二战期间为了弥补注册护士的不足,当局雇佣了非注册护士(UAP)。美国护士协会(ANA)将UAP定义为“未经政府批准的、…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5年建立“基础护士”队伍以来,加强了对新毕业的护士(即基础护士)的定期培训,健全了“基础护士”管理体制,增设了“基础护士”编制,制定了工作职责、程序、质量标准即考核办法。促进了基础护理专业的形成和发展,解决了病人的基础护理需求,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科学、扎实、安全有序的进行,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满意率由90.6%升至96.2%。  相似文献   

6.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调查部分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现状,为完善护理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护理管理原则,从四个方面设计24个项目,每项目分为两项评价标准。采用方便抽样,以问卷形式调查172名护士所在医院护理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状况。结果(1)70%以上的医院实施了“定期调查病人的满意度(95.9%)、考勤(94.2%)”等七项管理措施,30%以下的医院实施了“提高护士与床位比率(27.9%)、提高护士奖金(26.47%)、护士自主排班(7.0%)”等五项管理措施;(2)医院在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福利措施及后勤支持系统四方面实施的管理措施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人员管理措施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不同层次的医院在部分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1)加强人力资源和质量管理措施,提升护理综合质量;(2)注重护士安全配置,体现医院文化建设;(3)完善后勤保障系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星级护士”两种评选方法的效果与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不同“星级护士”评选方法对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03年1~6月以病人满意度为标准进行“星级护士”评选;2003年7月~2005年3月以病人、医生、护士3方面满意度为标准进行“星级护士”评选。结果以病人满意度为标准的“星级护士”评选方法部分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以病人、医生、护士3方面满意度为标准的“星级护士”评选方法较全面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论以病人、医生、护士3方面满意度为标准的“星级护士”评选方法比单纯以病人满意度为标准的“星级护士”评选方法更能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由小组责任制转变为个人大包干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3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361例病人为对照组,2013年8~10月收治的391例病人为观察组,每组随机抽取200名病人,发放调查表。对照组采用小组包干制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人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士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各项基础护理的落实、技术服务、健康教育效果、病人日均输液呼叫铃的使用次数、护士到位时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各项基础护理的落实高于对照组(P〈O.01),日均输液呼叫铃的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由93%下降为23%;护士到位时间由(4.0±0.5)mim下降为(1.5±0.3)min,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为6例,观察组为1例。结论个人全包干制护理模式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增强护士的主动性与责任心,保障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玉莲 《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42-43,57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9起精神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结果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为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为责任心不强(33%)、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11%)、护理管理不严(11%)、精神科意外事件(33%)和护士专业思想不稳定(11%);客观因素包括病人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护理工作性质与护理人员因素。结论实施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责任心对预防护理隐患、减少护理差错和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心理契约 降低护士流失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借助心理契约理论,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引人心理契约降低护士流失风险。方法 构建有效心理契约的具体措施包括:(1)进行预约人才培养,重视构建与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契约基础;(2)做好招聘宣传,公开医院信息;(3)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加强护理人才梯队建设;(4)科学规划护士职业生涯,提供锻炼成长途径;(5)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激励机制。结果 2005年护理人员流失率6.69%;2006年护理人员流失率3.90%。结论 心理契约是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维护了医院与护士间的良性互动,降低了护士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