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社区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而居民健康档案则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学杂志》2013,(5):387-38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由全科医师为主向全科医师团队的过渡,就是深化社区卫生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模式。全科医师团队作为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执行单位,要转变服务理念,在社区健康管理中需要充分发挥作用,立足于基本医疗服务,做好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等工作,达到促进居民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建立社区卫生健康档案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性文件,是对社区居民以问题为中心的健康记录。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发展,健康档案作为向我们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及协调性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工具,它为社区医生提供了完整的、系统的居民健康状况数据,能够帮助社区医生全面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在了解人群基础资料、全面评价社区居民健康、开展个体化的诊疗活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玮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7):17-19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是一种对社区居民最基本的健康管理。为了适应和满足公众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加强自身健康管理、提高健康素质、降低卫生支出,使社区居民得到更全面、更规范化、较高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必要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拓展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与探讨利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樟木头镇户籍人口进行健康管理的模式。方法利用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本镇各社区的29支较成熟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根据健康管理工作需要开展各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的全民低成本健康项目,以居民健康档案为载体,通过建立、维护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来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居民整个人生的健康和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和干预的管理过程。结果居民健康管理覆盖率80%以上。居民慢性病发病率降低30%。居民年平均医药费减少20%。以上指标均已顺利完成。结论利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的全民低成本健康项目,大大降低了健康管理的成本,有利于在我国形成一种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全体社区居民在"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基础上享受更高层次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6.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民健康档案 (healthrecord)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 ,它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1 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已广为医学界人士所认同 ,它在医学教育、科研、服务及司法工作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1 1 作为社会卫生规划的资料来源 完整的健康档案不仅记载了居民健康状况以及与之相关健康信息 ,还记载了有关社区卫生机构、卫生人力等社区资源的信息 ,从而为社区诊断 ,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提供基础资料。1 2 作为全科医生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的基本工具 全…  相似文献   

7.
《中国卫生》2011,(5):17-17
2008年1月,闵行区成为卫生部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试点区。在改革试点的探索中我们感觉到,要实现卫生改革的目标,克服卫生服务发展中的瓶颈,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卫生管理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把重点放在创新管理机制,转变服务模式,打造“现代”社区卫生服务上。  相似文献   

8.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情况,为促进社区卫生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芜湖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地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更新率和利用率均较低,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功能滞后于当前的需求。结论提高社区居民和卫生服务机构对健康档案的认识,提升健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培训相关人员,对当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已在全国各大城市蓬勃兴起,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科学、充分体现全科医学特点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成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现行社区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借鉴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建档经验,以充分反映“生物、心理、社会三层次”、“个人、家庭、社区三范围”的宗旨,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其管理运作模式,以便为进一步开发设计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谱,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工作。通过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可以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打下基础。同时,健康档案也是全科医生在新型医学模式下开展全科诊疗的重要工具。全科医生要实施连续、综合、协调和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就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多角度把握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而只有通过建立完整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才能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的新措施.文章结合重庆市渝北区实际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践,探索一体化管理中的一些管理经验,对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乡村卫生工作的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分析农村卫生服务纵向整合的现状及效果。方法:收集该市实施农村卫生服务纵向整合的政策文件及2012—2013年相关数据,开展相关人员访谈了解整合现状。结果:大丰市纵向整合以虚拟联合的形式开展,组建市级医疗志愿服务团队6支、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52支;推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建立乡村统一的服务规范及规章制度;率先开通使用居民健康卡,基本实现诊疗信息区域共享。结论:大丰市农村卫生服务在县乡之间和乡村之间分别通过技术协作和托管予以整合,探索以健康管理服务团队为纽带,以紧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为支撑,以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拓展,以居民健康卡为载体,能够为农村卫生服务纵向整合提供借鉴,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明确机构间利益分配关系、整合卫生服务规范并强化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共享和对接。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青浦区于2009年开始引入并着手实施"户籍医生制"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户籍医生以村庄为责任区,以农民家庭为服务单位,以村卫生室及健康俱乐部为服务平台,在村委干部、健康管理志愿者等的协助下,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一年来,农民对户籍医生的知晓度、对慢性病知识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利用状况及总体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搞好湖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的平台建设,申请资质认证的机构必须要建立职业卫生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依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相关标准及规定,编制出《湖南省职业卫生质量管理体系指南》及《湖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标准》。结果全省共举办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12期,已有13个市(州)、17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综合医院取得相应级别的资质认证。结论职业卫生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规范湖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与保障,同时又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重要举措。通过资质认证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省职业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解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研究。方法:对杭州市下城区选定的几个社区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人群年龄结构趋向老化,慢性病成为主要健康危害因素。73.9%的社区居民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55.9%的居民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而社区居民不愿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费用还未与社会福利制度挂钩,以及居民对服务站的具体功能不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普遍以诊疗为主,家庭医生的潜在需求量很大。结论: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体系已初步形成,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已经显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立是必需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Racial differences in health status and use of health services pers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re not completely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socioeconomic status. This study examines differences in use of health services between White and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enrolled in Medicaid,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service use. We make comparisons for use of primary preventive servic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lected common childhood illnesses, and Medicaid expenditures. Methods: We linked Medicaid enrollment records, Medicaid paid claims data, and data on use of child WIC services to birth certificates for NorthCarolina children born in 1992 to measure use of health services and Medicaid expenditures by race for children ages 1, 2, 3, and 4. Logistic and Tobit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independent effect ofrace, controlling for other variables such as low birth weight, WICparticipation, and mother's age, education, and marital status. Since allchildren enrolled in Medicaid are in families of relatively low income, racial differences in socioeconomic status are partially controlled.Results: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had consistently lower Medicaidexpenditures and lower use of health servicesthan did White children,after statistically controlling for other maternal and infantcharacteristics that affect health service use, including child WICparticipation. For example, total annual Medicaid expenditures were $207–303 less for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than for White children,controlling for other variables. African America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o receive well-child and dental services than were White children. Conclusions: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enrolled in Medicaid use healthservices much less than White children, even when controlling for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service use. Linkingstate administrative databases can be a cost-effective way of addressing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racial disparities in health service u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分析多个维度的整合环境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为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和提高糖尿病管理质量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对6个省市7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42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糖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74.13%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评...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highlight how evidence from studies of innovative rural and remote models of service provision can inform global health system reform in order to develop appropriate, accessible and sustainable primary health care (PHC) services to ‘difficult‐to‐service’ communities. Methods: The paper synthesises evidence from remote and rural PHC health service innovations in Australia. Results: There is a strong history of PHC innovation in Australia. Successful health service models are ‘contextualised’ to address diverse conditions. They also require systemic solutions, which address a range of interlinked factors such as governance,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adequate funding, infrastructure, service linkages and workforce. An effective systemic approach relies on alignment of changes at the health service level with those in the external policy environment. Ideally, every level of government or health authority needs to agree on policy and funding arrangements for optimal service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approach in addressing these health system requirements is also important. Service providers, funders and consumers need to know what type and level of services they can reasonably expect in different community contexts, but there are gaps in agreed indicators and benchmarks for PHC service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comprehensively monitor and evaluate services, as well as benchmarks, we need adequate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Conclusions: Despite the gaps in our knowledge, we do hav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information about what works, where and why. At a time of global PHC reform, applying this knowledge will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sustainable PHC services and improving acces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当前我国一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建设性观点与改进措施。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采访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动态。结果调查地区社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更新,基本上实现了"六位一体"的全方位社区卫生服务;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开展程度不均衡,一些地区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缓慢,缺少区域性的综合信息交互共享平台,这些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急需得到进一步改善,以便社区卫生服务朝着"高效率,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结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区信息系统还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争取早日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黄升  封承勇  高恩革  王爱明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703-2705
职业卫生档案工作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长期、艰巨的基础工作。经过5年的研究与实践,在攀钢集团公司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使职业卫生档案工作在近40个厂矿、200余个车间持续有效的进行。为提高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工作管理水平,作者通过职业卫生档案工作实践,提出职业卫生档案工作管理需从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程序、档案资料科学管理三方面着手进行,并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