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措施。方法本课题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措施。结果 1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颅内压增高。其中8例患者临床行低分子肝素治疗,2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在临床中多数具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首选治疗方法为抗凝治疗,联合应用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颅内静脉赛血栓形成并进行多种途径联合的血管内治疗并协同长期抗凝治疗的育龄期女性患者(18-4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病人中妊娠期及产后8例,口服避孕药史者5例,服用减肥药史者1例,血小板增多症2例,以头部胀痛、视力下降、出血性脑梗塞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头颅MRI及MRV和脑血管造影检查为该病确诊依据;经治疗后24例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92.3%(24/26),死亡率3.8%(1/26),并发症发生率3.8%(1/26);本组中15例接受门诊和电话随访2个月至3年,疗效稳定,目前无一例复发。结论育龄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与妊娠、分娩、口服避孕药等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有关,育龄期女性不明原因颅高压应尽早行头颅MRI及MRV和脑血管造影检奋以明确诊断.血管内治疗协同长期抗凝治疗有较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效果。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改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36例,对其血管内介入治疗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的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在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3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应用于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行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介入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T、APTT、FBG)、D-二聚体(D-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PT、APTT及F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D-D、RDW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D-D、RDW水平,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 CT 脑灌注成像(CTP)血管介入术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AS)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提供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6例 IAS 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 CTP 血管介入术治疗并给予抗凝药物,药物治疗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的脑血流量指标,及1年内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治疗后除 rCBV 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 <0.05);药物治疗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 >0.05)。2组预后卒中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 CTP 血管介入术治疗 IAS 的安全性较高,疗效明显,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与抗凝治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肺血栓栓塞的溶栓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分为溶栓组及抗凝组,溶栓组应用尿激酶溶栓,溶栓后抗凝序贯治疗,抗凝组仅单独应用抗凝剂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溶栓后平均肺动脉压下降,心排指数提高,血管阻塞减少都较抗凝组明显.结论 早期用溶栓加抗凝治疗较单独应用抗凝治疗APE临床预后好,(病死率低,栓塞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中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患者采用抗凝联合动静脉溶栓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5例脑静脉窦血栓联合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抗凝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动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中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患者采用抗凝联合动静脉溶栓方式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对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年龄在23~46岁。②早期表现为头疼、呕吐、癫痫、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③MRI及MRV检查示:单纯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4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3例,单纯横窦1例。④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效果好。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临床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及早行MRI MRV检查,以早期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曾乐天 《海峡药学》2016,(1):106-107
目的:通过对比鹿瓜多肽注射液与基础方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静脉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关节痛VAS评分、握力、晨僵时长以及关节肿胀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关节痛VAS评分、握力、晨僵时长以及关节肿胀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痛 VAS评分、握力、晨僵时长以及关节肿胀数量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伯臣 《中国药业》2013,(12):36-37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窦CT评分和糖精传输时间(S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VAS评分、鼻窦CT评分和ST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鼻窦CT评分和ST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且在整个服药期间未发现任何患者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前2 d,15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d,第3天5 mg加入生理盐水150 m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20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肢深静脉通畅度和视觉痛觉评分(VAS)以及消肿率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1%和97.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深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消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地奥司明联合舒洛地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鞍山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舒洛地特软胶囊,250 LSU/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地奥司明片,1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动脉血流指标、VAS评分、行走功能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均显著提高,而阻力指数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而无痛行走距离和最大行走距离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联合舒洛地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动脉血流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军  杨相立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897-289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疗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76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疗法,对照组选择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中和术后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455,P=0.0417).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VAS评分分值分别为(4.01 ±0.62)和(2.39±0.8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5655,6.6854,P=0.0006,0.0000).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疗法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经过DSA、MRV检查确诊静脉窦血栓并经过肝素钠、低分子肝素治疗30例,肝素钠组15例,低分子肝素组15例,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6月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抗凝7d实验组、对照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临床症状缓解15/15,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11/15,有效率73.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月随访实验组12例静脉窦血栓减少或消失,3例形成良好侧枝代偿,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对照组10例静脉窦血栓减少或消失,5例形成侧枝代偿,13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2例无明显改善,实验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CSVT安全性接近,肝素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3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施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相关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本文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67%,低分子肝素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9月本院诊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血清BSE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以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3周NHl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3周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肿、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3、7、14 d血肿、水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手术创伤也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骆杭丽 《中国医药》2014,(2):188-191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的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甘露醇及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糖、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g空腹口服,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分别进行神经功能(E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并评价其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2、4周后的E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47±6)、(51±10)分比(37±7)分;观察组:(50±7)、(64±8)分比(3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周后的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40±10)、(56 ±8)分比(30±6)分;观察组:(45±19)、(66±9)分比(3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40/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 (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王政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81-8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78例破裂出血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血管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等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血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天福  高晖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29-2331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3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根据糖尿病治疗原则进行降血糖治疗。此外,观察组患者接受口服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2、4周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2、4周末的VAS评分、SF-36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两组相同时间点的VAS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观察组口干、嗜睡、乏力、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31%比34.38%,4.23%比26.56%,0.00%比23.44%,0.00%比15.63%,χ2=4.059、13.308、4.059、4.059,均P<0.05),两组恶心、心悸、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疗效相当,但是度洛西汀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