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青光眼手术患者287例293眼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117眼占总数39.93%。其中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68眼(58.10%)。按浅前房的原因分析,房水滤过过强者48眼(41.02%);结膜瓣渗漏23眼(19.66%);脉络脉脱离者10眼(8.5%)。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率较高占23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易引起浅前房。114眼用保守治疗,3眼用手术治疗均恢复前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最高,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相似文献   

2.
王新力  王凯 《安徽医药》2008,12(10):944-945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分析108眼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108眼中发生浅前房的34眼,发生率为31.48%。滤过过强21眼(61.76%),结膜瓣及角巩膜瓣渗漏10眼(29.41%),脉络膜脱离2眼(5.88%),睫状环阻滞1眼(2,94%)。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引起浅前房主要原因是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大部分病例可以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25例(416眼)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16眼手术后32眼发生浅前房,其中滤过过强12眼,结膜瓣渗漏6眼,脉络膜脱离5眼,恶性青光眼2眼,原因不明6眼。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前房均形成。结论及时找出青光眼小梁术后浅前房的原因,针对不同病因作出相应处理可形成前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禹州市卫生防疫站眼科对2006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134例(162眼)术后发生浅前房57例(64眼)的发生时间,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64眼,发生率39.51%,其中房水引流过畅39眼(60.94%),结膜瓣渗漏12眼(18.75%),脉络膜脱离13眼(20.31%)。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其常见原因是房水引流过畅,滤过过强,其中大多数浅前房通过非手术方法治疗可恢复,极少数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994年1月至2000年1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108例(172眼)浅前房的发生,发生时间、分类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浅前房56眼发生率为32.6%。术后1-2天发生浅前房37眼,3-6天发生浅前房15眼,7天以后发生浅前房4眼,按Spaeth分类法,Ⅰ度浅前房41例,Ⅱ度浅前房15眼,其中1眼转为Ⅲ度浅前房,房水滤过过强40眼,脉络膜脱离7眼,睫状体炎6眼,结膜瓣漏3例,1眼行结膜瓣修复,1眼行前房重建术,其余均采用保守治疗。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浅前房发生率高,最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大多数浅前房通过非手术治疗可恢复,对保守治疗无效并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形成机制及治疗,寻找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提高手术质量,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各种治疗方法中积累经验。方法回顾2007年7月~2010年7月287例425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各种原因及处理方法,为今后的手术及治疗累积经验。结果 425眼中64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占15.1%。结膜切口渗漏,通过修补结膜瓣恢复,滤过过强者通过加压包扎恢复,炎症反应者通过抗炎治疗恢复,经治疗均恢复前房。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总结术后浅前房出现的原因在今后的手术中尽可能的避免再次发生,术后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对前房的恢复剂视功能的保护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处理及其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164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最终结果。结果 共行青光眼手术164眼,43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26.22%,,其中行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的小梁切除术20眼,发生率32.79%;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行小梁切除术22眼,发生率28.57%;小梁切除加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1眼,发生率3.85%。其中,滤过过强33眼,滤过泡漏2眼,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2眼,脉络膜脱离5眼,原因不明1眼。39眼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前房形成4眼经手术治疗前房形成。结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必要时需手术干预。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附13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眼科1998年~2004年3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34例,行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共行青光眼滤过手术161只眼,其中52只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32.2%。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为38.6%(35/88)。浅前房发生于术后1~7天,术后3~4天发生率最高。其中:滤过过畅19只眼(36.54%)、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2只眼(23.08%)、洁膜瓣渗漏19只眼(36.54%)、恶性青光眼2只(3.08%)。其中需要手术治疗的6只眼,其余46只眼均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前房。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滤过术后,眼内环境的改变,促使房水分泌减少,也是浅前房发生的重要因素,故此,小梁切除术 MMC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5例,其中,211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0.4g/L。对术后浅前房50例(58眼)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统计。结果:本组165例(211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均下降,发生浅前房50例58眼(27.5%),其原因为:房水滤过过强29眼(50.0%),结膜瓣渗漏16眼(27.6%),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0眼(17.2%),恶性青光眼3眼(5.2%)。保守治疗44眼,手术治疗14眼。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较常见,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13例(250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21.2%.其中房水滤过过畅30眼(56.6%),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2眼(22.6%),结膜瓣渗漏9眼(17.0%),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2眼(3.8%).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保守治疗效果显著,少数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132例(138眼)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分析术后发生浅前房的25眼的原因及治疗。结果 25眼发生浅前房,其中I度浅前房16眼,II度浅前房7眼,III度浅前房2眼,经保守治疗23眼恢复,2眼手术治疗。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容易引起术后浅前房,但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大多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青光眼滤过性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青光眼196例244眼均施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244眼滤过性术后发生浅前房38眼,占15.57%。经过综合治疗,均在术后7~15d前房逐渐形成,眼压控制理想,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浅前房不能完全预防,可减少发生,如果发生浅前房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0):46-47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掌握处理浅前房的时机。方法对147例179眼青光眼患者,就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程度及眼数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179眼发生浅前房47眼,占26.3%。结论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结膜渗漏、引流过畅、脉络膜脱离、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手术结束时前房重建、术后及时治疗浅前房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凯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71-1172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8例196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针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196眼发生浅前房39眼占20%。房水渗漏、引流过畅、脉络膜脱离、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是滤过性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手术结束时前房重建、术后及时发现及治疗浅前房,效果满意。结论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应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对保护视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闪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316例(375只眼)青光眼病人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其中55只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14.7%。浅前房发生在术后1-7日,其中滤过通畅31只眼(56.4%),结膜瓣渗漏16只眼(29.1%),睫状体脉络膜脱离5只眼(9.1%),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3只眼(5.4)。结论: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少数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在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将28例(35只眼)青光眼患者(55岁以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8只眼),术后应用5-氟尿嘧啶;B组(17只眼),术后不应用5-氟尿嘧啶。对A、B两组患眼均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7、14天,1、3、6个月的眼压差异有显著性。(2)前房深浅:术后7天均有不同程度浅前房发生,术后7-14天前房无明显变化(介于Ⅰ-Ⅱ级之间),术后1、3、6个月前房无明显变化(I级以下)。(3)滤枕情况:A组滤枕均扁平弥散,B组于术后14天后有1例滤枕明显局限,1个月后14例滤枕明显局限,3个月后16例滤枕明显局限,6个月后16例滤枕明显局限。结论:术后应用5-氟尿嘧啶能有效抑制瘢痕形成,使滤过通畅,达到滤过手术的良好效果。但对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7例(76眼),分为治疗组(复合小梁切除术组)40眼和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组)36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情况、眼压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浅前房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型滤过泡发生率85.0%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治疗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采取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及低眼压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疗效。方法 52例52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小粱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前房、眼压、滤过泡、泪膜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眼压控制好,手术后有38只眼压为优,有6只眼压为良,优良率为84.62%。功能滤过泡形成佳,前房形成快,滤过泡渗漏、低眼压、浅前房、前房积血、脉络膜脱离手术并发症减少。结论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预防方法。方法:观察95例(114眼)原发性青光眼首次成功滤过术后的前房深度情况,45眼于手术结束时用平衡盐液(BSS)形成前房,69眼令其自然恢复。结果:第1组术后发生浅前房4眼,占8.8%;第2组术后浅前房26眼,占37.6%。两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术中形成前房可明显降低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结论:手术结束时用BSS形成前房可预防术后前房延缓形成,从而避免浅前房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