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烧伤病房实施健康教育的做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学模式的变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护理工作不仅要面向疾病,而且要面向健康。许多国家的护士法明确规定,护理人员有“教育患者的责任”,患者有“接受健康教育的权利”。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及其家属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对四肢闭合骨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9月收治的四肢闭合骨折患者128例,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的自护能力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措施的各项量表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互动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临床护理四肢闭合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患者自护能力的提升,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患沙龙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患沙龙模式,包括电话跟踪、家庭上门访视、医生门诊随访、患者联谊会等;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评估两组患者血压、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行为等指标。结果采用医-护-患沙龙模式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行为指标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沙龙模式有助于稳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加强自我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参与组52例及对照组41例.分析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功能锻炼、情绪稳定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70.01).结论:患者参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医学模式的变革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 ,护士已不是单纯协助医师进行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 ,而必须是对其负责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不仅要面向疾病 ,而且要面向健康 ;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病人身心、社会整体需要 ,通过各种护理行动使病人减轻痛苦 ,维持生命 ,增进健康。许多国家的护士法明确规定 ,护理人员有“教育患者的责任” ,患者有“接受健康教育的权利”。护士在患者恢复健康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护士不但是照顾者 ,而且还是教育者 ,护士如何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应用健康信念模式(HBM)的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应用HBM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是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自护理论作为护理学科的新理论,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重视.Orem自护理论强调,自护是个人为维持生命和健康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1].自护理论的本质是自理,当患者因疾病产生了自理缺陷时,护理人员应提供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满足患者的自理需要.  相似文献   

8.
白蓉 《中国临床护理》2011,3(4):333-334
近几年在医院护理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转变之一是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了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之一。而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如何面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此,培养护生将所学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有效实施的能力,既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重要作用,也能体现出护理工作者的自身价值与责任。我院采取多形式教育方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培养,提高了护生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力,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淑彦  张宏  梁红 《护理研究》2007,21(6):556-556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的指导思想也正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21世纪“自我护理”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护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全国推行。目前对健康教育的研究表现在需求、内容、方法及形式等方面。临床整体护理工作中护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中职护生缺乏有关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护士是护理健康教育的计划者与教育者。为使专科护理工作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为使中职护生适应现代整体护理工作的需要,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我科护理人员在本学校中专护生的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培养护生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将护理程序运用到整个护理工作中,把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中去.随着现时代人们对健康概念的不断完善,对健康的理解也越来越全面,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健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与护士的关系尤为密切,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程度以及患者一亲友的身心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以下应用压力学说谈谈门诊注射室护患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专职健康教育对提高护士专科知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09年6月~2009年12月住院的1020例患者,安排护理人员进行专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注意事项等,比较专职护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水平的提高情况以及患者对本科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专职健康教育后,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职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对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护患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龚春兰 《护理学报》2003,10(3):65-66
目的 探讨护患共同参与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02年5~8月在胸外科住院的择期手术患者52例,采用护患共同参与健康教育为共同参与组。2002年1~4月住院的同类患者41例应用传统健康教育为传统教育组,分析两组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功能锻炼、护理质量满意度、情绪稳定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参与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教育组(P<0.01)。结论 护患共同参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机械、被动的操作转变为以患者的健康为服务目标,主动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身心护理.因此,掌握健康教育的能力是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护理本科生是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护理本科生的能力培养是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及护理模式转变的关键.我科在2000-2004年对98名护理本科毕业实习生进行整体护理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与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对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位的健康服务,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护患沟通,处理好护患关系就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适合精神科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用跨理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1-74)和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0d、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血糖生化指标、生活质量、自护信心、自护维持、自护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相比,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健康教育方案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糖尿病的自我护理能力,维持器官结构的正常功能及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专科护理带教中临床护理教育的需求,结合母婴同室和儿科的工作特点及四年制中专护生的实际能力,实习期间在多科教学方法中采用启发-探讨-实践三步骤模式.主动地进行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增强她们健康教育者角色的意识,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而沟通和交流又是健康教育过程的基本方法。护理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是提高医院整体形象、打造服务品牌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护理沟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实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工作中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以提高护生综合能力为目的 ,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健康教育与临床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取公共卫生教育组研究发展的1套5步骤模式,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以及PBL教学方法训练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综述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对护理的要求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环境的调节,强调护患关系的和谐和患者的主观能动性[1].而穿刺技术是每个护士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同时也是每个患者最关注最敏感的问题.的确在过去的护理模式中,护士只要能把患者的针打上,就基本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病种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泌尿、心胸外科6种疾病择期手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按单病种集体健康教育模式+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2组健康教育效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教育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单病种集体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加强对年轻护士及护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