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者 ,避免出现后遗症 ,探讨使用乙酰胺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 :采用静脉给药首剂 5 g ,视情况追加 2 5 g ,以后用 2 5g静脉注射每日 4次 ,维持 2~ 7d不等。结果 :静脉注射乙酰胺在抽搐停止、神志恢复方面及抢救成功率均优于肌肉注射。结论 :采用乙酰胺静脉注射救治氟乙酰胺中毒较肌肉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吸收快毒性大 ,来势凶猛 ,如得不到及时正确处理 ,常常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就近年来急诊抢救收治的 17例重度氟乙酰胺类中毒的病人作一临床总结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病人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6 8岁 ,平均 2 4岁 ,其中男 3例 ,女 14例。服药至就诊时间 30~ 80min。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频繁抽搐史。2 治疗方法对有明确的氟乙酰胺类鼠药口服史的 15例病人 ,立即给予乙酰胺 10 g分两边臀部肌肉注射 ,6h后改为乙酰胺 5g肌肉注射 ,每 8h一次 ;根据尿化验结果和抽搐发作情况可适当调整剂量和给药次数 …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灭鼠药氟乙酰胺中毒的效果.方法1993年7月~1999年7月收治的急性氟乙酸胺中毒患者55例,采用特殊解毒药乙酰胺,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首次负荷量静脉注射和小剂量安定肌肉注射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治愈50例,2例继发癫痫大发作,1例心肌损害,2例死亡.结论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应尽早采取综合治疗,及早、有效地保护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乙酰胺灌肠液,并观察用于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乙酰胺和水杨酸钠制备灌肠液,制定暂行质量标准,并用于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 结果 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完全治愈34例,遗有癫2例,痴呆、偏瘫2例,死亡2例.疗效优于肌内注射乙酰胺注射液. 结论 采用该拟订处方制备乙酰胺灌肠液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比肌内注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对机体系统的损害和治疗。方法:对77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氟乙酰胺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77例全部治愈。结论: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早期足量应用乙酰胺是治愈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罗平  李迁  陈加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1):163-164
目的总结27例氟乙酰胺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样临床表现的诊治体会,探讨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7例氟乙酰胺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样患者临床表现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氟乙酰胺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救样临床表现患者,22例痊愈,5例死亡。结论尽早确诊,及时彻底洗胃、止惊、畅通气道等综合救治是成功抢救氟乙酰胺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样临床表现病例的重要条件,而尽早足量和足疗程使用乙酰胺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秦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5):668-669
目的:观察微量注射泵持续定量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40例中、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泵入组(n=20)阿托品化后,用微量泵静脉持续给药;对照组(n=20)用静脉注射加肌肉注射给药;两组均予常规内科对症治疗。结果:泵入组和对照组比较,能有效维持阿托品化,胆碱脂酶(ChE)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阿托品应用总量减少(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尤其例均处置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阿托品化后持续泵入阿托品对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明显,提高了AOPP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抢救体会。方法:对1995年元月~1999年3月本院收治的103例急性氟乙胺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中毒者1周全部痊愈出院,中度中毒者45例经10~15天痊愈出院,4例病情好转要求出院,3天后再次出现抽搐,二次住院治疗1周好转。重度中毒11例有9例出现心跳呼吸邓停,经抢救20天痊愈出院,2例经15~20天治疗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氟乙酰胺中毒经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救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急诊科近年收治的36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中的利弊得失。结果氟乙酰胺中毒皮层脑损害较重,这可能与皮层脑细胞能量消耗相对较大,对能量供应障碍特别敏感有关。乙酰胺有特效解毒作用,醇类饮料口服解毒效果亦好;止痉,防治脑水肿是减轻脑损害的重要环节。结论氟乙酰胺中毒主要损害皮层脑细胞;解毒,防治脑损害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地西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急诊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应用地西泮治疗的共158例,分肌肉注射组91例和静脉注射组67例,统计分析地西泮不同给药途经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肌肉注射组不良反应率为0%。静脉注射组有3例发生心跳骤停,2例发生误吸、呼吸骤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结论: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应用地西泮镇静治疗以肌肉注射为好,静脉注射地西泮有可能诱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早期抢救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氟乙酰胺中毒的小儿进行早期抢救的护理.结果 对氟乙酰胺中毒的小儿进行早期抢救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结论 早期发现及细心护理为抢救争取最佳时机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儿性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救治体会。方法 对97例口服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97例口服中毒患者均以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及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52例检查脑电图,94%的患者脑电图异常,提示大脑皮层广泛性受累;救治主要应用乙酰胺:本组97例中,73例治愈,8例好转,16例死亡。本病的预后与口服毒物的剂量。时间长短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相似文献   

13.
钮建华  王军 《淮海医药》2002,20(2):172-17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小儿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的疗效。方法:选择2例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患儿,均先用鲁米那或/和安定静注,惊厥不能满意控制,采用利多卡因,前剂2mg/kg静注,继以4-6mg/kg^-1.h^-1持续静滴维持。结果:惊厥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利多卡因对治疗应用鲁米那,安定,不能满意控制的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能高。  相似文献   

14.
报道我院1995年3月-1997年3月9例因误服服而重度氟乙酰胺(灭鼠药)中毒的婴幼儿采用灌流(HP)及血液秀析(HD)抢救元首获成功。分析氟乙酰胺中毒的机理、临床特点及婴幼儿误服死亡率高的原因。HP与HD能有效救治中毒的原理与关键在于准确迅速建立血管通道,采用小儿空心纤维透析器,预充及输注全血适当使用多巴胺,阿拉明、地塞米松防止、纠正了低血压,是抢救重危中毒婴幼儿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我们采用血液灌注(HP)联合血液透析(HD)成功抢救3例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女,30岁。4天前服氟乙酰胺后恶心、呕吐,3小时后送至当地医院经洗胃、静注乙酰胺等治疗,病情继续恶化,随即昏迷不醒,四肢阵发性抽搐,大小便失禁,一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我院急性氟乙酰胺中毒3 5例诊疗经验.方法 对35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使用解毒药解氟灵是抢救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乙酰胺治疗氟乙酰胺中毒病人,观察乙酰胺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对37例氟乙酰胺中毒的中学生用乙酰胺解毒治疗5 d,分别对照观察用药前后心肌酶谱值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肾功和心电图。结果用药后心肌酶谱值增高,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2 周时心肌酶谱值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用药前后肝功、肾功、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酰胺有短暂心肌损伤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卡马西平为广谱抗癫痫药,剂量1.2g/d,超过1.2g可引起中毒,吞服6g中毒病例,极少报道,现将本科于2007年2月成功抢救1例吞服卡马西平6g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有效彻底洗胃,准确使用解毒剂,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结果 24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经抢救,治愈23例,死亡1例,未出现再度自杀病例.结论迅速有效的抢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护理对策得当可减少死亡率,预防患者再度自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的救治方法与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0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救治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儿中82例多于7~15d痊愈出院,2例因就诊太晚,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余24例患儿因心电图、心肌酶、脑电图持续异常住院20~35d后自动出院,出院后经半年随访,6例遗留心脏早博,4例继发癫痫,3例出现流涎、伴中枢神经系统协调功能障碍,提示有大脑损害。结论依靠询问病史,以及结合临床中毒症状,对突发性抽搐,应想到中毒的可能,并应迅速、彻底予以洗胃,同时立即把采集的胃液标本送毒物鉴定,这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特殊解毒剂的及时应用是抢救的关键,乙酰胺做为特效解毒剂其应用一定要早期、足量及足够疗程。同时综合治疗措施也不容忽视。并做好随访工作,对继发性脑器损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