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热淋是淋证一常见证型,古代医家亦有提出热淋的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说:“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本病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证。可伴有恶寒、发热、腰痛等。多发于青壮年妇女。属现代医学“泌尿道感染等”范畴。我科从1974至1980年,用八正散化裁,治疗91例热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胀或坠痛,尿道不利者为淋病,亦称“淋证”。古时认为淋证有五种:气淋、血淋、石淋、膏淋、劳淋,合称”五淋”。其发病原因,《诸病源候论》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后世医家根据临床实践,认为有一种淋证是由于“热在下焦”所致,以后又有医家补充:不单纯是热且有湿,系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所致。这种淋证称为湿热淋,且为淋证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所述即为这种淋证。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对于前列腺疾病,可归属于“淋证”、“癃闭”的内容。《医学心悟》说:“癃闭与淋证不同。淋则便数而茎痛,癃闭则小便点滴而难通”。《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故谓之淋。”《张氏医通》指出:“癃者,久病,为溺为漓,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综观来说,前列腺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部及会阴部胀堕不适、尿频、尿急、尿痛、尿浊、尿后余滴不尽,尿线细,射程短,尿道梗阻或尿潴留,遗精早泄、阳萎、射精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以至不能生育等。  相似文献   

4.
尿路感染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证.在中医文献中属“淋证”“腰痛”“尿血”范围.其发病因素很多,《金匮》认为“热在下焦”.《诸病源候论》谓:“诸淋者,肾虚而膀胱热故也.”从我的临床体会,肾虚与下焦湿热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二者互相影响,急性者以湿热壅滞下焦为主,慢性者以肾虚夹有湿热为主.淋证在古代文献中分为劳淋、气淋、血淋、膏淋、石淋等,而尿感一证则以劳、气、血淋为主.所谓劳淋者,以遇劳即发,  相似文献   

5.
泌尿系结石,中医早在《内经》中就将此病归属于淋证范踌。淋证有五:“即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而本病属于中医石淋,血淋范围之内。 汉代张仲景在论述此病中提列:“小石从尿液中排山,溺时有痛”,华佗于《小藏经》的论淋汤内分淋为八,内称“砂淋者脐腹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又曰:“如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  相似文献   

6.
<正> 淋证指小便频数矩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少腹拘急,或痛引腰腹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以及乳糜尿等病种.其病因《金匮》认为“热在下焦”,通常治以清热利湿为主.我在自拟通淋方的基础上随证化裁,治疗淋证12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浅谈淋证从胃治疗史嘉林《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论也。”笔者遵循这一理论,淋证从胃治疗收效良好,愿与同道共讨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阳明司天之政…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小便黄赤,甚则淋。”“热至则身热…淋闷之...  相似文献   

8.
肾盂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根据其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和脓尿等特征,属中医“淋证”范畴。淋证主要是由于湿热邪毒侵入膀胱和肾所致。《素向玄机病原式·六气为病·热类》称淋为“乃热客于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诸病源候论》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  相似文献   

9.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中医可归属“淋证”范畴。相当于五淋之“石淋”。“淋证”一词始见于《内经》,《素问》中有“淋闷”一说。  相似文献   

10.
气淋治验     
淋证按其临床表现一般分为热、血、石、劳、膏五淋。而古代医籍记载尚有气淋一证。在临床上也非少见。气淋、为淋证因气滞而发者。淋证病位,虽在下焦肾与膀胱二经,但与肝经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病,发于女子居多。临床主要表现:尿意频数而急、小便欲行而不畅、滴沥不尽、尿道刺痛、腰痛、甚则发热,属于中医学之淋证范畴。《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景岳全书·淋浊篇》说“淋之为病,小便痛涩  相似文献   

12.
淋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成因不外乎肾虚、湿热,由于湿与热导致不同的病理变化,且因病程长短、素体禀赋不同,临床上又有五淋、六淋之说。从“湿热”是淋证主要病理因素、“肾虚”是淋证根本内在病因2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淋证发病机理,同时结合现代研究辨证分析了中医药治疗淋证的优劣势,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尿道结石,属中医“淋证”石淋范畴,淋证亦名淋沥、五淋。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热淋、血淋、气淋、石淋、膏淋、劳淋及冷淋[1]等。其病因发病机理主要为:①膀胱湿热;②肝气郁滞;③肾气亏虚。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实两个方面:实证  相似文献   

14.
泌尿系感染是由于细菌侵袭尿路所引起的感染性疾患。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病、腰痛、发热等为中证,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淋证”,多因正气不足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蕴结于下悠,肾与膀脏气化不利所致。淋证根据病机和症状的不同,临床上一般分为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五种类型。而本文所指的主要是热淋,证属下焦湿热型。1临床资料:30例病人全部来自门诊,均为女性,年龄最大70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半个月,最短的一天。2诊断依据:临床自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镜下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血常规…  相似文献   

15.
淋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由于分类依据不一,淋证的名目颇多。虽习有五淋之称,但所称五淋也不一致,认识尚有分歧。现就淋证的某些问题,提出不同看法,以试探讨。淋证的特点《诸病源候论·诸淋候》载:“诸淋  相似文献   

16.
热淋为淋证之一,临床以小便频数、赤短涩痛为主,并伴有腰痛或小腹拘急等,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淋证多是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本病多由湿热之邪流入下焦蕴结而成。《诸病源侯论》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  相似文献   

17.
泌尿系感染是目前常见病,多属中医“淋证”和“癃(long,音隆)证”的范围。癃者即癃闭不通。中医认为“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热”。因之,当以固肾、清热、通淋为治本病之法。我科自采用中西医治疗本病以来,认为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副作用。现将1975年1月—1976年5月治疗的27例作一简要报告于下,并用同期  相似文献   

18.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3期第4卷醒脾升陷汤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方中有萆薜一味。其按语云:“时医因古方有萆薜分清饮,遂误认为萆薜为利小便之要药,而于小便不利、淋涩诸证多用之。尝见有以利小便,而小便转癃闭者;以治淋证,竞致小便滴沥不通者”。是言革薛非通利之药,而为固涩小便。  相似文献   

19.
淋症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清代医家顾靖远在《顾松园医镜》中说:“淋者,欲淋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本病初起多因湿热结聚。流注膀胱,热伤血络,则小便涩痛见血:热壅下焦者,尿液受其煎炼,浊质乃凝为砂石;或以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制约脂液,则小便粘稠如脂如膏;有因恼怒伤肝气郁化火,窜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宣,少腹胀气作痛而小便难下:亦有因房室过度,耗伤肾气,以致肾虚不固,或脾虚气陷,而发为淋证, 祖国医学把本证归纳为五淋。关于五淋历代文献说法颇不一致,择其要者有三种说法: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引经验说谓: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陈言《三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孙洁运用“行气法”治疗淋证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随师侍诊,记录和整理孙师治疗淋证的医案,归纳辨证用药规律,总结其运用“行气法”诊治淋证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 孙师非常重视“行气法”在各种淋证治疗中的运用。他认为,尿液的形成和排泄都与气机通畅密切相关,无论是热淋之湿、气淋之滞、血淋之瘀、石淋之积、膏淋之浊、劳淋之涩,皆有气行不畅之机夹杂其中。因此,孙师治疗诸淋,常在辨证基础上施用行气之法。病案所举之气淋,病本起于脾虚,病标实为湿热阻滞、气机不畅。治疗除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之外,更佐宣上、畅中、通下之品,三焦气机通畅,小便得利。[结论] 孙师运用“行气法”辨治淋证,疗效显著,丰富了中医药治疗淋证的辨证论治体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