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RNA病毒     
RNA病毒(RNAviruses):是指其基因组仅由RNA构成的一类病毒。与DNA病毒相似,其基因组RNA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状也同RNA病毒种类不同而异,但其复杂程度不及DNA病毒。一般说来,绝大多数与人类疾病有关的RNA病毒,其基因组以线性单股链R...  相似文献   

2.
槲皮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体外核转录活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用4,20,100μmol/L槲皮素处理培养的HL-60细胞2d,或用20μmol/L槲皮素处理0-4d。分离纯化细胞核进行体外核转录实验,测定总RNA聚合酶活性和RNA聚合酶Ⅱ活性。结果显示这项槲皮素处理HL-60细胞后,体外核转录活性降低,总RNA聚合酶活性尤其是RNA聚合酶Ⅱ活性受抑制,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推测槲皮素抑制HL-60细胞RNA聚合酶活性,特别是抑制RNA聚合酶Ⅱ活性,可  相似文献   

3.
RNAi研究进展     
从 1998年AndrewFire和CraigMello揭开了RNAi对基因的阻抑效应后 ,在随后的短短几年中 ,RNAi现象被广泛地发现于真菌、拟南芥、水螅、涡虫、锥虫、斑马鱼等大多数真核生物中。这种存在揭示了RNAi很可能是出现于生命进化的早期阶段。尤其是最近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不断深入 ,RNAi的机制正在被逐步阐明 ,而同时作为功能基因组研究领域中的有力工具以及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技术 ,RNAi被广泛地运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1 RNAi的发现及发展首次发现RNAi是 1995年Guo和Kemphues利用反义R…  相似文献   

4.
李斐  常昆鹏  张炜 《广东医学》2020,41(16):1683-1687
目的 研究喉癌患者癌组织中生长组织特异性转录体 5(lncRNAGAS5)、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 1(lncRNAMALAT1)的表达水平,及二者与喉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进行手术切除的 63例喉癌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将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观察组,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距肿瘤边缘 >2cm)组织作为对照组。采 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检测 lncRNAGAS5、lncRNAMALAT1的表达情况;分析 lncRNAGAS5、ln cRNAMALAT1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影响喉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lncRNAGAS5、lncRNAMALAT1 表达情况对喉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 lncRNAGAS5在观察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lncRNAMALAT1在观察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喉癌患者癌组织中 lncRNAGAS5、lncRNA MALAT1的表达与 TNM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分析影响喉癌的预后因素发现,lncRNAGAS5 表达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而 lncRNAMALAT1表达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喉癌患者术后 5年的生存状况分析表明,lncRNAGAS5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P< 0.05),lncRNAMALAT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在喉癌患者癌组织 中,lncRNAGAS5表达下调,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lncRNAMALAT1表达上调,是影响喉癌的 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与喉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可作为预测喉癌预后的特异指标,为喉癌的预后治疗 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去除牛血清白蛋白(BSA)中微量核糖核酸(RNA)酶的方法。未经高岭土处理的BSA有RNA酶活性,于一定量RNA37℃温浴2小时后部分RNA被水解;而应用高岭土吸附后BSA中RNA酶的活性明显降低,37℃2小时内未表现出RNA酶活性。BSA回收率达66.3%。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1例石蜡包埋的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HCVRNA、HDVRNA和HGVRNA。结果HCVRNA阳性4例,HDVRNA阳性1例,HGVRNA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2.9%、3.3%和0,表明HCC的发生民HCV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RNAi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刚  李湘平 《广东医学》2003,24(3):327-329
RNAi(RNAinterference)即RNA干扰 ,自从 1 998年被阐明以来 ,一直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热点。从植物、真菌到线虫乃至哺乳动物和人类 ,RNAi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将对RNAi机制的研究进展及RNAi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中的探索进行综述。1 RNAi的发现  早在 1 0多年前 ,植物学家在研究转基因植物时就发现 ,部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后 ,不但未能正常表达 ,植物自身的等位基因表达也受到抑制 ,即所谓共抑制 (cosup pression)现象。此后 ,在酵母菌和线虫研究中也发现类似现象 ,称…  相似文献   

8.
RNA-RNA原位杂交检测和定量分析心肌中肠道病毒RNA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彭天庆,杨英珍本研究以同位素S标记肠道病毒特异的柯萨奇B-3病毒(CVB3)的负股RNA为探针作原位杂交对多种心肌石蜡切片进行肠道病毒RNA检测,同时结合...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患者唾液和尿HCV—RNA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丙肝患者血清,唾液和尿各52份。结果血清HCV-RNA阳性39例,23例分别在尿和唾液中检出HCV-RNA;13份血清HCV-RNA阴性者中,尿和唾液均未检出HCV-RNA,在非常显著差异。血清HCV-RNA阳性者分ALT正常组和异常组,尿和唾液HCV-RNA阳检率分别为18%和75%,亦有非常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核糖核酸阻抑家兔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电镜、生化、免疫学等方法观察了RNA对感染尾蚴兔的作用。结果表明,RNA能使感染尾蚴兔肝细胞核仁增大,粗面内质网及其颗粒增多,肝RNA含量增加,血浆TNFa降低。分析结果提示RNA是通过其模板作用和基因调控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来阻抑兔肝纤维化进展加重的。  相似文献   

11.
核酶对2.2.15细胞中HBeAg表达抑制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对H了C区双位点核酶对2.2.15细胞中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亚克隆技术,从质粒pGEM-Rz123切下EcoR1-BamH1片段克隆于真核表达质料pBBS212中,将该质料转染2.2.15细胞,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该核酶对HBeAg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细胞表达出针对HBV C区核酶,该核酶对HBeAg的抑制制达48.6%。结论:该双位点核酶可能通过针对HBV  相似文献   

12.
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核酶在细胞内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设计针对C基因的三个切点的核酶Rz1,Rz2,Rz3,合成核酶基因并将三个核酶基因两两组合克隆入pGEM7zf(一)质粒中,经体外转 录后切割靶RNA;选择Rz2和Rz3串联的双位点核酶基因构建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BS212中,重组质粒转染2.2.15细胞,ELISA方法惭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三种不同组合的核酶均可有  相似文献   

13.
c—myc基因特异核酶的设计及其对靶mRNA的切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庆源  葛学铭 《医学争鸣》1998,19(3):310-313
目的:针对c-myc基因第二外显子部分序列设计核酶,探讨生理温度下核酶的切割活性,方法:计算机模拟分析c-myc基因第二外显子部分二级结构,选择核酶切位点,设计核酶,分别构建c-myc基因第二外显子部分序列和核酶体外转录载体并经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核酶序列正确无误,体外转录核酶和靶RNA分子,生理温度下测定核酶切割活性,结果:所设计的核酶可有效地切割靶mRNA分子。结论:所设计的核酶在生理温度下具  相似文献   

14.
Rasisaprotooncogeneencodingguaninenucleotidebindingprotein,ras--p21islocatedinthe.innerplasmamembraneandtransductssignalfromreceptortyrosinekinasetoraff.Ras--pZIproteinparticipatesintheregulationofcellgrowthanddifferentiation[lj.Mutationofras,Ki--rasinparticular,playsanimportantroleincellmalignanttransforming.ThemutantrateofKi--rasinhumanpancreaticadenocarcinomaisashighas95%['].So,blockingrasexpressionshouldbeapotentialmethodforcancertherapy.RibozymeisasmallcatalyticRNAmolecule.Recently,it…  相似文献   

15.
栾荣华  贾国良  李伟  贾战生  连建奇 《医学争鸣》2003,24(14):1249-1252
目的:构建c—myc基因核酶及其靶mRNA的体外转录载体,探讨核酶对靶mRNA的体外切割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分析c—myc基因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核酶基因序列,采用DNA合成仪合成核酶基因,以克隆技术将核酶基因构建入pGEM3Zf( )体外转录载体,将大鼠c—myc基因第2外显子及部分第3外显子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7Zf(-)体外转录载体,分别进行体外转录获得核酶及靶mRNA。在含有Mg^2 的反应体系中,进行核酶对靶mRNA的体外切割反应。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核酶基因准确克隆入pGEM3Zf( )载体,经DNA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序分析,大鼠c—myc基因第2外显子及部分第3外显子的基因片段准确克隆入pGEM7Zf(-)载体。核酶对靶mRNA的体外切割活性约为64.5%。结论:该核酶具有切割靶mRNA的活性,可进一步用于细胞内和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16.
Aseriesofstudieshaveindicatedthatandrogenreceptor(AR) playsakeyroleinthedevelopmentofprostatecancerbymediatingandrogenactivityontargetcells 1Ithasbeen proposedthatdecreasingandrogenandARlevelscouldbeaneffectivetherapeuticstrategyforprostatecancer 2  InthisstudyaribozymeapproachtoselectivedegradationofARmRNAwasusedtoexploretheeffectsofblockingARexpressiononinvitrogrowthofhumanprostatecancercells METHODSRibozymedesignandsynthesisUsingtheMFOLDcomputerprogramanARspecificribozyme(RZ)was…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bcr-abl融合基因设计并构建了3个针对不同位点的特异性单核酶体转录载体,通过体外切割试验比较其对bcr-abl合基因的切割效率,为慢粒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1)首先针对bcr-abl融合位点设计,合成3个相邻的锤头状核酶,将其定向克隆入改建的pDES载体中,构建3个单核酶体外转录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2)同时通过PCR方法扩增bcr-abl融合位点376bp序列,克隆人pBlue  相似文献   

18.
抗HPV16E6核酶对宫颈癌CaSKi细胞化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抗HPV16E6核酶对宫颈癌CaSKi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法将抗HPV16E6-Ribozyme,空载体质粒分别导入CaSKi细胞,命名为CaSKi-R,CaSKi-P细胞。点杂交检测核酶在我的表达,Northern杂交检测三种细胞中E6基因的表达。用克隆形成试验控制3种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Annexine/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点杂交证实核酶能在CaSKi-R细胞中稳定表达,Northern杂交证实CaSKi-R中表达E6较CaSKi-P,CaSKi明显降低。CaSKi-R细胞的生长速率较CaSKi-P,CaSKi明显减慢,泰索作用后相对克隆形成率和凋亡率在3种细胞间亦无差异(P>0.05);顺铂作用后CaSKi-R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较CaSKi-P,CaSKi明显下降(P<0.01),而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转染抗HPV16E6-ribozyme的CaSKi-R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生长抑制,且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而对泰素的敏感性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人类基因增强的概念和伦理、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基因增强”概念界定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分析了一个为多数人认同的定义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文章指出“非医学目的基因增强”在科学上依据不充分;在伦理上,现有的论证方式也有不足之处,还对一种典型的观点进行了反论证。最后,笔者认为,在管理上,“禁不住”不是证明非医学目的基因增强的正当理由。  相似文献   

20.
闫吉  田杰 《中外医疗》2014,(27):53-54
目的通过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的基因缺失,探讨其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关系。方法对10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和60例健康人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外周血的GSTM1基因;白内障患者组同时取白内障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进行GSTM1基因检测。结果白内障患者GSTM1基因缺失率达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STM1基因缺失率64.8%,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GSTM1基因缺失率66.7%,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基因缺失者患白内障的危险性高于GSTM1基因携带者,提示GSTM1基因缺失很可能是老年人易患白内障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