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腹水与血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爱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618-3619
本文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低血钠40例,占55.5%。其中≤125 mmol/L 7例,发生肝昏迷4例,占57.1%。血钠为126 mmol/L130 mmol/L 121例,发生肝昏迷5例,占23.89%。血钠为131 mmol/L135 mmol/L 12例,无肝昏迷发生。结果显示:当肝硬化及肝昏迷时,血钠明显降低(P<0.01)。血钠降低与肝硬化腹水发病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血钠水平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血钠水平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科33例住院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腹水消退难易、预后等的关系。结果Child-Pugh分级C级血钠水平(131.30±5.35)mmol/L,A级血钠水平(136.80±4.41)mmol/L(P<0.05);死亡患者血钠水平(124.80±6.91)mmol/L,未死亡患者血钠水平(133.60±4.85)mmol/L(P<0.01)。血钠水平与PT呈负相关(r=-0.42,P<0.05),腹水难消退者血钠水平亦明显低于腹水易消退者。结论血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腹水消退难易、预后等相关,血钠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腹水又称重度腹水,亦称抗利尿剂性腹水,约占肝硬化腹水的16.1%,常常是肝硬化严重的标志。其特点为腹水量多,超过3个月,无自发性利尿反应和利尿效应;对钠与水均不能耐受,尿钠<10mmol/24h,肌酐清除率下降到20~50ml/min,最大尿流率2ml/min,24h尿Na/K<0.5;常有低钠血症,半数以上病例血清钠<130mmol/L;可有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存在  相似文献   

4.
对82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病人进行了分析,血钠131~135mmol/L者35例,126~130mmol/L者27例,≤125mmol/L者20例。低钠血症与Child分级和肾功能及预后相关(P<0.001~P<0.02),并发症也影响预后(P<0.01)。低钠血症的发生常与治疗不当有关。急性低钠综合征多与利尿基础上大量放腹水有关。3%氧化钠输注可用于急性低钠综合征及严重低钠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冷冻浓缩腹水回输在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冷冻浓缩腹水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采用透析机对32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进行超滤浓缩,置-18℃环境中冷冻2~3天,37℃温育溶解后静脉回输。结果 冷冻浓缩腹水回输前后,血清总蛋白为(59.1±5.6)g/L和(66.3±4.7)g/L,白/球比值为0.8±0.3和1.1±0.5,腹水总蛋白为(15.2±6.8)g/L和(55.6±8.4)g/L;腹围为(91.3±9.5)cm和(80.8±9.2)cm,腹压为(3.5±0.43)kPa和(2.4±0.32)kPa,24 h尿量为(615.0±185.5)ml和(1 240.0±255.0)ml;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血清钾为(3.5±1.1)mmol/L和(4.0±1.3)mmol/L,腹水钾(3.6±0.9)mmol/L和(4.1±1.0)mmol/L;血清钠为(122.2±4.0)mmol/L和(126.5±4.3)mmol/L,腹水钠为(120.8±4.5)mmol/L和(123.3±4.7)mmol/L;血清氯为(90.3±6.2)mmol/L和(95.1±5.7)mmol/L,腹水氯为(92.0±5.9)mmol/L和(96.4±50.5)mmol/L;治疗前后相比,血清钠、腹水钠、腹水钾、血清氯、腹水氯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血清钾差异无显著性(P>0.05)。冷冻浓缩腹水回输后,除2例出现一过性发热外,未发生低血压、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现象,未出现蛋白凝集、堵塞管腔;未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结论 冷冻浓缩腹水回输可大量回收腹水  相似文献   

6.
马艳 《当代医学》2021,27(28):155-156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SBP分为SBP组(n=62)和非SBP组(n=100).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详细记录纳入患者各项资料,经多因素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SBP病史、合并消化道出血、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腹水总蛋白(AFTP)、血钠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BP病史、消化道出血、TBIL≥17.1μmol/L、ALB≥48 g/L、AFTP≥30 g/L、血钠≤120 mmol/L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SBP病史、消化道出血、TBIL≥17.1μmol/L、ALB≥48g/L、AFTP≥30g/L、血钠≤120mmol/L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并发腹水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肝硬化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 ,一旦出现腹水提示已进入晚期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如治疗不当可发生顽固性腹水 ,即难治性腹水 (Refractoryascites,RA)。RA系指腹水量较大 ,持续 3个月以上对常规利尿疗法失去反应 ,对水、钠均不能耐受 ,血钠 <130mmol L ,尿钠 <10mmol L ,尿钠 尿钾 <1,自由水清除率 <1,肾小球滤过率 (GFR)和肾血浆血流量(RPF)均低于正常[1] ,其约占肝硬化腹水的 10 %,预后较差。本文就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常见的问题谈一下体会。1 早期治疗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特征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应力争早期诊断、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低钠血症与并发症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测定2001年8月至2008年12月之间收治的54例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血钠的数值.结果 轻度低血钠(125~135 mmol/L)14例,中度(110~125 mmol/L)29例,重度(<110 mmol/L)11例.结论 随着血钠的降低患者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越高,并且死亡率越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低钠血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钠浓度动态变化与肝硬化大量腹水消长的关联 ;方法 :将上述病人按治疗结局分为腹水治愈组、腹水未愈 (包括死亡 )组 ,并按基线特征进行组间配对 ,以剔除未能配对、影响两组病情均衡者 ,再随机抽取 1 2对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病人 ,配对双方基线特征在年龄等 7个方面相似 /同 ,有可比性。至观察终点 ,前一组血钠浓度显著回升及高于后一组 ( 1 3 5.47mmol/L对 1 2 3 .0 2mmol/L ,P <0 .0 1 ) ,后者相反并死亡2例 ;结论 :血钠浓度的升高、降低分别与肝硬化腹水的消长有内在必然联系 ,可提示疗效和治疗方向 ,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 ,调节人总体水、钠应兼顾血钠浓度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玉香  贺军 《医学综述》1996,2(6):260-261
近年来,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已显著改善,由于对肝硬化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认识上的深化,对寻求有效治疗手段和方法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因而提高了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近年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要综述。1 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原则是安静、限钠、补充蛋白和使用利尿剂。大约5~10%肝硬化腹水患者卧床休息和适当限盐可使腹水消退。一般认为腹水患者饮食中每日摄入钠250~500mg为宜,须含50g可利用的蛋白和8374J热量,血钠>130mmol/L者可不限制水份摄入,低于130mmol/L或者下降趋势者适当限水,仅补足非显性失水和尿量即可。经上述…  相似文献   

11.
顽固性腹水又称重度腹水,难治性腹水、抗利尿剂性腹水.约占肝硬化腹水的5%.系肝硬化严重的标志.其特点为腹水量多、超过3个月、经限盐限水大剂量利尿剂等严治治疗无效、尿钠<10mmol/24h肌酐清除率下降到20~50ml/min,最大尿流率2ml/min,24h尿Na/k<0.5、半数以上病例血清钠<130mmol/L.现将其内科治疗情况简述如下:1、治疗原发病肝硬化失代偿越严重,肝降解激素的能力越低.抗利尿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尿是肝硬变腹水的主要治疗措施,但并非病因治疗,需要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肝硬变腹水住院病人病历680份,逐份分析。结果 入院前即因使用利尿剂,38.4%病人出现低血Na^ ,治疗后68.2%上升,平均下降8.4-9.4mmol/L,血Na^ 含量平均降至121.3-124.9mmol/L;临床显示肝昏迷者76.6%血Na^ 均在130mmol/L以内;而未使用利尿剂者,血Na^ 均在正常范围内,而且低血Na^ 与肝昏迷的出现有一定关系。结论 利尿剂治疗中引起的低血Na^ 可导致脑水肿出现脑功能障碍,值得重视。三原则两辅助治疗措施可以避免这一缺点。  相似文献   

13.
鹿博  吴萍 《当代医学》2011,17(8):119-120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作为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分析及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肝功能、肝肾综合征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并统计分析低血钠程度与肝性脑病、肝功能及肝肾综合征、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 80例样本中,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平均血钠水平127.5mmol/L,轻度低血钠者15例,中度9例,重度5例。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平均血钠水平131.4mmol/L,轻度低血钠者9例,中度4例,重度1例。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法,A级30例,B级38例,C级12例。各级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0例中血钠好转66例(82.5%)(包括完全纠正39例),平均血钠水平130.1mmol/L;无效11例(13.7%),平均血钠水平121.2mmol/L;死亡3例(3.7%),平均血钠水平119.2mmol/L。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合并低钠血症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患者低血钠发生因素复杂,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或程度加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低钠血症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以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14.
冯喜华 《中外医疗》2009,28(16):77-78
目的通过测定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并结合MELD评分,探讨血清钠离子浓度在评价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中的作用。方法入选4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清钠、血清胆红素、血清肌酐、INR值,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分为2组:Ⅰ组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Ⅱ组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并进行MELD评分。结果43例入选病例中,Ⅰ组Ⅱ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清肌酐、INR值、MELD评分相比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钠降低提示病情严重,血清钠可以作为对肝硬化腹水肝病患者病情评估的独立指标。血清钠水平结合MELD评分反映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血清钠与肝硬化并发症及其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特点及与并发症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血清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登记和随访。分析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与不同血清钠浓度之间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血清钠浓度内病死率。利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析不同MELD值之间血清钠特点。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清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467例患者中,低钠血症(<135mmol/L)的发生率为50.54%。在低钠血症患者中,除消化道出血外,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均高于血清钠浓度≥135mmol/L的患者,经过χ2检验,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清钠浓度≤125mmol/L时,大量腹水的发生率为88.24%,明显高于125mmol/L<血清钠<135mmol/L和血清钠≥135mmol/L时大量腹水的发生率(P=0.000)。患者病死率随血清钠浓度的降低而增加。通过Kaplan Meier分析,血清钠浓度≤125mmol/L、(125~135)mmol/L和≥135mmol/L三个级别之间的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Cox回归分析得出,血清钠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 (P=0.000)。结论 低钠血症与肝硬化并发症之间有密切联系,低钠血症可以作为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用乙醇抽提—高铁硫酸显色法检测35例各类腹水患者腹水胆固醇,发现在腹水性质的鉴别上,优于传统的腹水常规项目,界值在1.3mmol/L,≥1.3mmol/L为癌性或炎性腹水,<1.3mmol/L为肝硬化腹水。其阳性预期值为84.2%,阴性预期值为81.3%。认为该检测法简单易行,价廉,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巴胺与速尿连日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占我院同期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的17.4%,虽占比例不大,但不同于一般肝性腹水,其腹水量大,腹水持续时间长,利尿效应差.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0年10月采用多巴胺20~40 mg,速尿40~80 mg连日腹腔内注射治疗4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3例顽固性腹水,男27例,女16例;年龄最大者81岁,最小者25岁;肝炎后肝硬化31例,酒精性4例,淤血性3例,药物性2例,胆汁淤积性1例,病因不明者2例.饮食,保肝,口服及静脉应用利尿剂,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等综合措施治疗无效.有18例24 h尿量不足500 ml,腹部膨胀难以平卧,17例血清蛋白<25 g/L,13例血清钠<120 m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106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肝硬化治疗外,实验组行局麻下腹腔穿刺反复放腹水治疗,并在每次放腹水后进行白蛋白输注;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治疗.经过2 w治疗,比较患者腹水情况、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电解质是否存在紊乱以及是否有感染和出血倾向,并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血胆红素、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腹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为(32.5±5.7)g/L,明显高于对照组(24.8±4.9) g/L;实验组血胆红素为(26.7±3.2) mmol/L,血尿素氮为(7.1±2.4) mmol/L,血肌酐为(102.4 +6.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顸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高渗氯化钠对肝硬化腹水病人消涨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对血浆钢<130mmol/L,利尿剂作用减弱,腹水消失时间延长的56例肝硬化腹水病人,静脉输往3%NaCl观察尿量变化及腹水消失时间。方法根据血浆钠检测结果,日补充3%Na-Cl溶液300ml,连续使用1~7d,平均每人输往455.8ml。结果输往高渗NaCl后6h尿量开始增加,24h增加500ml~1500ml,腹水消失时间8~20d,平均13d,腹水消失时间与限钠治疗患者(139例)相比明显缩短。结论肝硬化腹水限钠、利尿治疗可使血浆钠及渗透压下降,因尿钠排出减少,使利尿剂作用减弱或消失,腹水消失时间延长并诱发低渗性脑病等,因此应对肝硬化腹水限钠问题进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0.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血钠、血糖改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认识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病人血糖以及血钠改变。方法 对100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电汽化术后立即给予抽血查血钠、血糖。结果 低血钠为21人占21%,平均值为127.87mmol/L,高血糖者为65人,占65%,平均值为14.06mmol/L;结论 切破前列腺包膜是引起高血糖、低血钠的最直接和最显著因素。手术时间过长也有一定关系。观察血糖的改变是更快和简捷方法之一.有效防止电切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