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不良行为因素与慢性胃炎发病关系,结果表明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酸,辣,硬,烫及冷食)与慢性胃炎发病有关(P〈0.05),两种不良行为因素同时存在时,发生慢性胃炎危险性(OR)普遍提高。提示我们戒除吸陋习,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是预防慢性胃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男性慢性胃炎患者人格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对纤维胃十二肠镜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剔除可能影响调查的疾患之后的56例慢性胃炎患者做了测查,结果与中国男性成人常模对照,提示男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人格特征有:严谨、保守、忧郁、紧张、顺从、依赖、有焦虑倾向,非内向个性,不属于心理不健康人群,而与消化性溃疡个性特征有所不同,但是,矫治其人格缺损及属必要。  相似文献   

3.
洪流 《中级医刊》1993,28(6):10-11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而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着重讨论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以及健康饮食对萎缩性胃炎的益处.  相似文献   

5.
对萎缩性胃炎100例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采用配比病例对照方法,发现家族胃病史,口、鼻、咽慢性炎症,进食快,不按时进餐,性格忧郁等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油炸食物为可疑因素。它们的OR值分别为:3.58、3.00、3.37、5.83、3.50、3.00。  相似文献   

6.
7.
周炳鹏  白进良 《医学综述》2014,(15):2772-2774
尿石症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它的形成受多种遗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环境条件、饮食结构习惯、泌尿系统局部疾患以及全身代谢紊乱等。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饮食是一种主要的外部因素,饮食的调节可有效地降低尿石症的形成,其中社会营养结构的改变是其发病率和复发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该文就尿石症的饮食危险因素予以综述,以了解饮食因素对尿石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广西东兴地区成人京族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流行情况及行为饮食状况,探讨CKD患者合理的干预方法与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 采取完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抽取调查京族居民650人,其中资料完整的有610人,内容包括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广西京族人群CKD患病率为15.3%,饮食不均衡的居民所占比例较大,CKD知晓率为11.6%。结论 京族人群对CKD的认知水平及饮食结构亟待提升和改善,医务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教育,提出合理干预措施减少CK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慢性胃炎的诊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采用牛胆汁与甘油混合液灌服大鼠10周造成慢性胃炎模型。2%水杨酸钠溶液灌服大鼠8周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并于两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苦杏仁甙作为预防给药。实验结束后摘取全胃,做病理切片检查,同时收集胃液,测定胃游离酸浓度及胃蛋白酶活力。结果:苦杏仁甙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病理形态学有改善。炎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腺体排列紧密。并可抑制胃蛋白酶活力。结论: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最近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诱囚之一。本文就幽门螺杆菌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新诊断方法和中西医治疗现状,以及饮食保健康复措施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从病理角度来进一步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关系,观察在Hb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416例及消化性溃疡的144例患者,分别在病变部位、溃疡周围及胃窦部处取活组织检查,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活动期。经改良Giemsa染色查Hp。结果: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Hp感染阳性率与非活动期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胃活组织检查中发现在Hp感染阳性者中浅表性胃炎显著多于萎缩性胃炎,分别为87.4%和12.6%;而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Hp感染密切相关的萎缩性胃炎是浅表性胃炎发展的结果,是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期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4.
作者将224例门诊胃镜与活检粘膜微生物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幽门螺旋菌阳性胃炎,随机分成12组,分别给予:维酶素,三九胃泰、氟哌酸、硫糖铝、卡那霉素、呋喃唑酮、甲硝唑3周和6周,庆大霉素,迪乐冲剂6周,复方猴头冲剂,迪乐冲剂8周口服治疗。结果幽门螺旋菌转阴率分别为5.9%,12.5%,14.3%,33.3%,40.0%,36.8%,42.8%,50.0%,50.0%,69.0%,96.0%;其中迪乐冲剂8周口服治疗组显著优于其它各组(P<0.001和P<0.05),复方猴头冲剂8周治疗组也优于维酶素、三九胃泰,氟哌酸和硫糖铝组(P<0.001,P<0.01和P<0.05):特别是迪乐冲剂8周使幽门螺旋菌转阴率由6周的50.0%猛增至96.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腹痛的关系,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小儿慢性腹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2011年在大庆油田总医院门诊确诊慢性腹痛患儿102例,采静脉血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为阳性者提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102例慢性腹痛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共48例,阳性率47.06%。其中3~5岁12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3例,阳性率25.00%;6~9岁39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共18例,阳性率46.15%;10~14岁51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27例,阳性率52.94%。结论:慢性腹痛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段增加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提示幽门螺旋杆菌与小儿慢性腹痛有密切关系。对慢性腹痛患儿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于及早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进行及时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抗Hp加铁剂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疗效,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四组(A、B、C、D组)。A组给予补铁及Hp根除治疗,B组仅Hp根除治疗,C组仅补铁治疗,D组中医药辨证治疗胃炎。检测治疗前后其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水平,并对Hp、胃蛋白酶活性、胃酸进行检测。结果缺铁性贫血伴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联合补铁及抗Hp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造成或加重机体铁营养不良,在治疗IDA的过程中应注意清除Hp感染。  相似文献   

17.
张晶  李虹  于立君 《黑龙江医学》2008,32(2):128-129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缺乏与小儿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对2007-07~2007-09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治疗的59例慢性胃炎患儿进行微量元素监测,对监测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9例慢性胃炎患儿中有48例微量元素缺乏,阳性率为81.4%。结论小儿慢性胃炎常合并微量元素缺乏,后者往往加重胃炎症状,建议在治疗小儿慢性胃炎时,补充微量元素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一次约10分钟。剪切黄豆大小一块舌下腺组织,唾液增多,频频咽下,一般不用药物维持;对照组40例,用吗叮啉10mg、3/d,果胶铋1.0g、3/d,口服,疗程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5d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11.67±1.36、15.37±2.01较治疗前26.58±1.81、26.83±1.89降低(P<0.05),治疗后0.5年治疗组7.81±1.10优于对照组25.40±1.92(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治疗后15d、0.5年,对照组治疗后15d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方法简便、合理、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舌象与胃镜像及病理指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舌象信息参数与胃镜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P-1型中医舌象数字分析仪检测慢性胃炎患者舌象参数,观察记录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胃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探讨舌象参数与胃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胃黏膜血管显露伴糜烂及胃黏膜糜烂组舌色指数显著降低(P〈0.05);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者舌苔厚薄指数显著高于无胆汁反流者(P〈0.05);炎症活动期及Hp阳性者苔色和润燥指数显著低于非炎症活动期及Hp阴性者(P〈0.05)。结论:舌象参数可以反映胃黏膜的某些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p根除强化疗法对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1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9人,试验组108人。对照组给予根除疗法,试验组给予笔者自拟的强化根除疗法。分别在用药后1,4,48周复查。结果对照组复发率为13.6%,试验组为2.0%。结论Hp强化根除疗法优于根除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