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总结吴鞠通儿科用药特点:少用辛温,善用甘味,慎用苦寒,攻补得当,用药轻灵,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2.
刘寅  孙莉  董晗硕  李秀玲  韩琦  吴彤  项颗 《中医药导报》2020,26(11):156-159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项颗治疗不寐的门诊处方,探寻项颗辨治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项颗2015—2017年治疗不寐的门诊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运用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方中常用药物使用频数、药物核心组合及组合规律。结果:通过筛选共纳入处方257首,涉及中药149味,使用频数≥150的中药10味,挖掘核心组合25个,通过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确定新处方7首。结论:项颗治疗不寐喜用甘平、辛温、酸涩药物,善用法半夏、酸枣仁、夏枯草、夜交藤、茯神、五味子、远志、栀子、合欢花、熟地黄等药物,治疗以安神为要,注重调补心肾,引阳入阴,心脑同治,使阴阳调和,气血相济,则神安可寐。  相似文献   

3.
温病易伤津耗液,特别是温病后期,阴伤现象尤多,而阴液存亡对温病预后有密切关系。吴锡璜指出温病"存得一分津液,即有一分生机"[1],滋阴在温病后期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疑难病辨治思路。方法:收集朱良春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认为临床辨治疑难病时要四诊合参,谨察病机。痰、瘀、虚三大因素是疑难病病机特点。治疗时要辨证辨病相结合。对疑难病重视燮理阴阳,以调治根本。临证时灵活组方,法活机圆,具有鲜明个性。善用虫药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归纳虫类药十大功效。根据病情,灵活调整用药剂量。结论:朱老强调疑难病的治疗是需要多方面综合调理,包括情绪的疏导,饮食、起居的宜忌,还包括配合针灸、推拿、足浴、熏洗等疗法。坚持长期治疗,多能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诸肿"篇,将水肿分为风肿、热肿、水肿、湿肿、气肿、虚肿、积肿和血肿8种,具体治疗大法提出了5法:开鬼门、洁净府、逐陈莝、调脾胃和活血消肿.而西医学对所谓"水肿"多指人体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水分潴留.引起水肿的原因常见有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营养不良及妊娠毒血症等.就肾性水肿而言,其病因多与诱发因素和体质因素有关,诱因多见外邪、疮毒和过劳,体质因素多责于脾肾虚损.目前中医治疗多着重于四方面的调理:分清正虚与邪实的轻重,了解肺、脾、肾三脏的主次,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特点及水、气、血三者之失调状况.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病机的动态演变情况,如此方能辨证准确.  相似文献   

6.
方小玲  张震中 《新中医》2021,53(10):191-193
老年不寐与各脏腑间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病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治当调治本源,尤重脾肾,调畅气机,痰瘀同治,本虚得固,标实得除,寤寐则安.  相似文献   

7.
不寐为龙江地区临床常见疾病,姜德友教授根据龙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人文特点,结合自己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不寐的病因病机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并审机论治,提出辨外感、辨内伤、辨气血、辨阴阳、辨不寐类型的辨治思路及方法,同时将临床常用安神药进行归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李灿东教授临床注重整体观念,活用“五辨”思维辨治疾病,认为不寐病以“痰、火、郁、虚”为核心病机,本文将其辨治思路进行总结和分享,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辨证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章浩军教授擅于运用六经辨治不寐,太阳不寐,治以调和营卫、潜镇安神为法,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阳明不寐,治以清热除烦、宣发郁热为法,方用栀子豉汤加味;少阳太阴不寐,治以疏利少阳、渗湿止泻为法,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少阴不寐,治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法,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味;厥阴不寐,治以清热除烦、养血安神为法,方用酸枣仁汤加味。在六经辨治用药的同时,再分别配合足太阳膀胱经走罐,大椎穴点刺放血,神阙穴温灸,涌泉穴贴敷及针刺照海、太溪,按压期门等外治法,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历代御医均由来自各地的名医组成,在某个意义上是中医流派的一个缩影.这个综合各流派名医的组合基本上代表了当时中医最高的水平.不寐证有不同的病因病机,但大致上可以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实证可以因痰饮、肝木克脾犯胃等病因引发;虚证则可以是因病后失调、年老虚劳以及情志不遂等引发.文章通过不寐治验去展示宫廷医学对不寐证轻灵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不寐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 《四川中医》2011,(11):33-34
通过对不寐的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识,辨有邪、无邪,采用祛邪与调补脏腑气血阴阳之法,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失眠,脑力劳动者由于过度疲劳、生活作息无规律、短期或(和)持续的负面情绪等因素不寐,围绝经期女性则由于激素水平下降而失眠,老年人因脏腑生理功能衰退、气血虚衰亦可导致失眠,据"整体观念"、"因人制宜",不同人群证治亦不尽相同。首先根治病因,以安神药为基础,配合针灸、按摩、导引等,同时注重心理调节,给予心理疏导,综合治疗以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大量条文涉及腹痛的论治,根据腹痛的病因病机、疼痛性质、腹痛部位等特点,在选方用药、配伍禁忌、煎煮炮制、将养调理各环节,章法鲜明,进退有度。强调痛之部位,治有侧重,上腹多用清法,中腹多用温法、清泻法或清温并用,下腹(少腹)多用温补法、消法。同时重视甘药如饴糖、大枣、甘草等的应用,善用酒剂、虫类药及"毒"药,发挥其引经通络、破消积、除偏救弊的功用,临证时重视服药方式及药后调理可达事半功倍之效。充分体现了"用药如用兵"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张锡纯治疗不寐时具有独特的思想和用药特色。文章总结了张锡纯活用经方的学术思想,以及善用对药、取象比类的用药特色,并探讨其学术思想以及用药特色在现代临床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风水辨治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素问·水热穴论篇>中对风水病形成的阐释,分析了<内经>对风水病病机认识演变规律,介绍了张仲景"风强则为瘾疹,气强则为水"的病机认识的新进展,并着重探讨了<金匮要略>、<伤寒论>对风水病辨证分型及治法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酸甘化阴法是中医学传统特色治则治法,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酸甘化阴法理论的临床运用颇具特色,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吴氏创立三焦辨证,根据温病上、中、下三焦病邪初、中、后期阴伤程度不同,将顾护津液视为温病治疗第一要义,其使用贯穿温病治疗始终。吴氏以性味配伍理论为指导,选取生脉散、麦冬麻仁汤、人参乌梅汤等酸甘化阴分治上、中、下三焦病证,同时以灵活多样的酸甘化阴辛甘化阳、酸甘化阴酸苦泄热、酸甘化阴辛淡为阳等酸甘化阴复法,适应温病三焦实际存在的寒热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灵活展现了酸甘化阴法及其复法的临床运用,具有极大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堵吉 《江苏中医药》2015,47(7):12-15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妇科治案中,对妇科调经,匠心独具,足以启发后学。其妇科辨治学术思想为:重视肝肾,通补奇经;着重胃气,理中调冲;擅调心脾,多用苓神;病久入络,辛润通络;化裁经方,古方今用。其遣方用药规律特征如下:用药轻灵,擅用虫甲,喜用丸剂,组方精简,择时服药。认真研究总结叶氏辨治妇科病之学术思想特色及用药规律对指导临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笔者总结跟随徐富业教授临床治疗"不寐"的辨治经验,认为"不寐"实证多由痰、瘀、热邪内扰,虚证多为心阴不足.在临床中分心阴不足、瘀血内阻、心肝火旺、痰湿中阻四型进行治疗,易于把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韩艳 《光明中医》2000,15(1):23-25
不寐是临证中常见病证之一,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许多老人都因失眠而痛苦。由于老年人多身患数疾,且脏腑功能均已减退,故其不寐的病因病机较年轻人更为复杂,临床证候亦多样化,从而使临证辨治的难度增加,取效则更不易。笔者在临证中,获心得一二,试粗论之,供同道参考。1 辨证...  相似文献   

20.
黄××,男,37岁。1985年9月4日入院,住院号:7177。入院前一月因思虑过甚出现心烦失眠,每晚最多能入睡2小时,思虑劳神则彻夜不眠,头昏痛,记忆力减退,不能坚持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