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具有多靶点、多层面、多途径等优势。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细述不同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通过改善其不同的发病机制而取得一定的效果:水飞蓟素、槲皮素、牛蒡子、黄芩素、葛根素通过改善代谢因素进行干预治疗;灯盏花素、刺五加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丹参粉针、川芎嗪注射液、水蛭注射液治疗DPN主要通过改善其血管因素;桑白皮则通过影响神经因子的表达治疗DPN。同时,就该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回顾并分析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结果显示,气虚血瘀是DPN的主要病机,益气活血乃治疗DPN的基本方法,黄芪、当归、丹参、生地黄及川芎为使用频率最多的中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临床治疗DPN提供依据。通过将近几年针灸治疗DPN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针灸结合西药疗法、针灸结合中药疗法、温针灸疗法等方法治疗DPN可有效提高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局部微循环,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肌内注射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组予中药活血通络法内服外用,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6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通络法内服外用透皮吸收给药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及糖尿病高黏血症,能有效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中药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国外报告40%~50%,国内报告30%~70%,其发病主要是由于神经组织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及神经对微血管的调节功能降低所致。因而改善神经组织代谢,改善微血管循环,使损伤的神经得到修复,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措施。中药注射液治疗DPN有一定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注射液概述如下。参麦注射液:瞿鹰等[1]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方法是对照组28例给予维生素B1100mg及弥可保500μg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发病率高,有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该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PN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现有的治疗手段仅能改善DPN的临床症状,并不能有效消除其病因和阻止病情的进展。中医中药对DPN的防治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 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有关DPN的发病机制进展,并对中药复方筋脉通胶囊防治DPN的机制研究进行归纳和概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中医治疗原则总归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兼以健脾、化痰、祛瘀等,采取中药内服、中药足浴及足部按摩、针灸及穴位治疗、治疗仪器的使用等方法。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是要以控制血糖为前提,坚持运动锻炼,平衡饮食,并采用改善血管功能、调整代谢紊乱、营养神经、止痛、手术等方法。目前对DPN的治疗已逐渐趋于多元化,多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近5年来DPN的治疗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30例单用弥可保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中药外洗方外洗、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弥可保口服。两组连续治疗28d,观察治疗前后DPN患者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Nc 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外洗方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能够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中医学痹证、瘀证、痿证等范畴,具有发病率高、恢复慢的特点。其病因病机较复杂,预防治疗上较为困难。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为控制血糖及对症、对因治疗,选用药物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氧化应激等种类,可较快缓解症状,但尚无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特效药。中医根据DPN的病因病机,采用辨证论治,从根本上调节患者体质,改善临床症状,有显著优势。2011-01-2012-12,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PN 80例,并与甲钴胺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萱 《河北中医》2023,(7):1203-120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西医治疗主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药物,疗效仍待提高。中医药治疗DPN具有独特优势。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分析近年来中医对DPN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并对中药口服、放血疗法等治疗DPN的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DPN的诊治提供新的见解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朱瑞雪 《光明中医》2004,19(4):62-6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5 6例均应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剂 ,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维生素E口服。结果 :中药与脉络宁、维生索E联合应用 ,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DPNJ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前 《新中医》2003,35(3):37-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均应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方,配合川芎嗪、酚妥拉明、654-2静脉滴注。结果: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内分泌消化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DPN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震动感觉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中药足浴治疗DPN,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浴足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依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浴足,每日1次,同时口服弥可保500μg/次,每天3次;对照组单纯口服弥可保,观察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传导速度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浴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祁建国 《内蒙古中医药》2014,(17):145+165-145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发症的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甚至导致患者截肢致残。目前为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较严重的DPN临床疗效不显著,病程长,负担大。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在治疗DPN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现代医学对DPN治疗多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血管扩张剂、神经节苷酯等药物。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病"范畴,久病消渴则正气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脉循行,渐致瘀血阻络,脉络经气不通则出现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中医多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为法,采用中药、针灸、拔罐、中药熏洗等方法治疗疗效确切。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叠加,可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主要的并发症,现代医学治疗效果局限,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获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中药与针刺治疗。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中药内服与针刺疗法治疗DPN的现状,以期为今后DPN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孪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DPN属中医学"消渴病"、"痹证"、"痿证"范畴,中医通过外治的方法能够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中医通过熏洗、针灸、按摩推拿、穴位埋线、中药穴位敷贴、艾灸、穴位注射、循经拍打等外治方法治疗DPN,具有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势,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春馀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加中药化痰通络内服及外用熏洗(治疗组)100例和常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100例,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定量感觉(QST)、震动感觉(128Hz音叉)以及压力感觉(10g单尼龙丝)。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内服及外用熏洗能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的疗效,提示化痰通络中药透皮吸收给药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及糖尿病高黏血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病程较长,神经疼痛等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DPN与体内高糖有关,还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等有关,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目前DPN的治疗多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治疗DPN变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医药在治疗DPN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DPN的机制研究较多,并发现一些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能够调控信号通路防治DPN。笔者通过对参与DPN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及中医药对相关通路的调节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DPN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陆志颖 《河北中医》2012,34(4):549-55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d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占糖尿病患者的47% ~91%,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1].2010-05-2011-06,笔者在常规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DPN30例,并与常规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