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并随访观察90d-0.5a,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B超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36例,显效32例,有效3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为目前该病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慢性盆腔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药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痊愈率为32.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0%,痊愈率为2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8)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4例,分为2组,各37例。给予常规组患者莫西沙星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莫西沙星联合红藤汤灌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白细胞水平值为(5.24±3.01)×10~9/L、降钙素原水平值为(11.08±3.14)ng/L、C反应蛋白CRP水平值为(4.09±1.24)mg/L,白细胞介素6水平值为(129.11±22.14)ng/L,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单用莫西沙星治疗,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观察红藤汤灌肠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毒盛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盆腔炎(湿热毒盛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抗感染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下腹微波照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炎性包块及积液变化、2组血常规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2月,统计2组治愈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深度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09±2.22)天、(4.41±2.37)天,明显短于对照组(6.68±2.36)天、(7.49±2.46)天(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后复发率8.3%(3/36)低于对照组25.0%(6/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7,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湿热毒盛型)采用红藤汤灌肠联合微波理疗辅助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提高,且呈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0%),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采用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灌肠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配合灌肠疗法,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 相似文献
12.
慢性盆腔炎一般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发展而来 ,其主要病变为结缔组织增生 ,形成粘连 ,分泌物积聚。产后、流产后感染 ,经期卫生不良 ,宫腔手术 ,输卵管结扎 ,妇科小手术无菌操作重视不够 ,性病的滋生蔓延 ,带尾丝的宫腔内节育器等都是慢性盆腔炎发生的原因。目前治疗方法较多 ,我院 1 999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采用消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门诊患者 ,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相比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中药口服灌肠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的盆腔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0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数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盆腔炎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臭氧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臭氧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自2001年10月-2008年9月,笔者采用中药解毒化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并与西药治疗10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红藤汤内服联合盆腔炎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的效果。方法: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均给予盆腔炎汤灌肠治疗,观察组加用红藤汤内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痛彻背、坠胀刺痛、白带异常、郁闷难纾积分及D-D、PV、血小板凝集率、IL-6、TNF-α、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汤内服联合盆腔炎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3例,收到了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均为已婚女性,其中有子女者39例,无子女者4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多在3~5个月,个别患者病情反复发作1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61.0%(P〈0.05)。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