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的各项功能障碍均会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认知功能障碍是其中重要影响之一。非侵入性脑刺激是近年来康复治疗研究的热点,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项技术,目前,将tDCS和rTMS应用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tDCS和r...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配合作业治疗(OT)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颅磁刺激配合作业治疗6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方法,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TMS治疗组、OT治疗组和TMS+OT治疗组,分别运用磁刺激治疗、作业治疗、磁刺激治疗合并作业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治疗7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神经心理学认知功能(HR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总结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间NIHSS、HRB、ADL评分两两比较,均P>0.05;治疗后三组间NIHSS、ADL评分两两比较,均P<0.05;治疗后HRB评分TMS+OT组与OT组比较,(2.55±1.45)分比(3.75±0.79)分,P<0.01;三组间显效率比较,χ2=30.57,P<0.01。结论经颅磁刺激配合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受损常常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传统疗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该疗法具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效果不够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的磁刺激技术,通过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调节大脑皮质各区域的功能,较安全。临床上常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该技术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作用效果存在争议。本综述旨在阐述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由不同类型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作用,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以期为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糖尿病合并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并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用NTS-2000型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检测2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oCA量表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显著增加,并且观察组患者P300潜伏期及波幅改善幅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认知干预基础上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并且该联合疗法还具有安全可靠、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入我院治疗的帕金森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步态冻结(FGQ)、功能独立(FIM)评分和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FTSST)、起立行走计时(TUGT)与Berg平衡能力(BBS)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G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IM,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FTSST,TUGT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等各认知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有效改善帕金森步态冻结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远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段再扬  俞蔼晏  韩雪  刘换  杨敏  叶培结  徐磊 《中国康复》2023,38(12):729-73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行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假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2组患者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符号测试(DSS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MMSE、MoCA及DSS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PSQI评分及Hcy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升睡眠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莉  王舒  叶维  莫丹 《中国康复》2020,35(6):308-311
目的: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帕金森合并认知障碍患者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DCS组各11例。2组患者均延续正规抗帕金森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加以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tDCS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治疗,对照组予以假性刺激。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和D2注意力测验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MMSE、MoCA、LOTCA的6个方面及D2注意力测验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tDCS组以上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工作记忆是人类认知功能的基础, 在日常执行功能中起着核心作用。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功能调节技术, 在治疗工作记忆障碍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就工作记忆的定义、相关脑区、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工作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新技术的应用、不同人群中的临床疗效及其所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述, 以期为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工作记忆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1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治疗6周。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B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随机分成高频刺激组、低频刺激组及对照组各2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分别给予高频rTMS(10Hz)、低频率rTMS(1Hz)、伪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3组MoCA和LOT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高、低频磁刺激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高频磁刺激组2项评分高于低频磁刺激组(均P<0.05)。3组与治疗前比较,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高、低频磁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高频磁刺激组P300潜伏期较低频磁刺激明显缩短(P<0.05)。结论: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均能改善脑外伤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效果优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计算机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0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ADL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MSE、LOTC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别经20d治疗后,发现其MMSE、LOT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25.4±2.3)]、MBI评分[(68.1±16.1)分]及LOTCA知觉、思维能力评分[分别为(11.60±2.92)分和(16.93±2.2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计算机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重复经颅磁刺激已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等的临床治疗和研究,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本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同刺激模式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曲伊平  梁慧杰  陈允恩 《临床荟萃》2022,37(10):957-960
青少年抑郁症不仅存在情绪调节障碍,还存在认知功能的改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改善认知功能的周期长、效果差。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治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青少年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中。本文就rTMS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经颅磁刺激联合肌力训练对脑瘫患儿认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某院接收的脑瘫患儿8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43例,采用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43例,采用经颅磁刺激联合肌力训练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80 d,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180 d后,观察组患儿的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肌力训练能够有效治疗脑瘫患儿,促进患儿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刘丽  夏文广  徐婷 《中国康复》2019,34(3):123-126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A1组(n=40)、A2组(n=39)和B组(n=41),A1组采用头皮针治疗法治疗,A2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法治疗,B组采用头皮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定结果。结果:3组患者每一疗程治疗后MoCA和MMSE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显著的提高(P0.05,0.01),B组2项评分均更高于A1、A2组(P0.01)。结论:头皮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疗效明显,且其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经颅直流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及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定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情况,采用MoCA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MoCA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MoCA评分及MBI评分[分别为(42.9±5.4)分、(35.8±4.7)分、(26.4±2.7)分和(78.8±7.4)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低频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5例。4组患者均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高频组患侧给予5Hz的rTMS,低频组健侧给予1Hz的rTMS,联合组患侧给予5Hz的rTMS后健侧给予1Hz的rTMS,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8周随访时分别采用MoCA量表筛查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患者认知功能情况,FIM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结果: 治疗2周和随访8周后,高频组、低频组和联合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2个时间点3组潜伏期低于治疗前,波幅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高频组和联合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更高(均P<0.05),且FIM总分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MoCA评分和认知功能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均P<0.05),且潜伏期比低频组更低、波幅更高(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比对照组更高(均P<0.05)。8周随访后,低频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和认知功能评分更高(均P<0.05);联合组潜伏期比高频组更低、波幅更高,且运动功能评分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均P<0.05);高频组和联合组运动功能高于治疗前,且FIM总分比治疗2周时更高(均P<0.05),2组运动、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频组和对照组FIM总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及生活独立性的疗效比单一频率经颅磁刺激治疗出现早且持续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8.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预后,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利用时变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影响大脑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血流量、新陈代谢的生物刺激技术,目前已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的同时,对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本文就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预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先给予tDCS预刺激,再进行认知训练,对照组先行认知训练,再进行tDCS刺激。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测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较治疗前的MoCA及MBI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较治疗前的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均更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tDCS预刺激后给予认知训练方案对PSCI患者认知功能、ADL能力的改善作用优于先认知训练后tDCS刺激方案。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OC)患者的促醒治疗, 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高压氧、药物、脑深部刺激(DBS)、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迷走神经刺激(VNS)、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LIFUP)等均有相关研究报道。近年来, 经颅磁刺激在DOC治疗方面的疗效较显著, 本文对经颅磁刺激在DOC患者评估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旨在为DO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