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失眠的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有人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人寐。不寐一证,既可单独出现,  相似文献   

2.
正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属于中医学"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范畴。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美国睡眠障碍中心协会的定义是:失眠症是睡眠中断或睡眠时间减少引起的睡眠障碍,失眠属于睡眠困难和伴有精神神经性疾病的睡眠障碍中的亚型~([1])。  相似文献   

3.
失眠,在《内经》中被称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难经》始称“不寐”,现在中医教材统称为“不寐”。临床主要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睡眠时间、深度不足为特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日益增加,人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日益加重,失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约10%的人在受着慢性失眠的困扰。  相似文献   

4.
顽固性失眠中医辨治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石磊 《陕西中医》2005,26(4):366-367
顽固性失眠多是由情志变化引起,较一般失眠病程长,病情重,缠绵难愈。当属中医“不寐”的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其中时间不足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或彻夜不寐;深度不足者表现为时寐时醒,寐而不酣,或夜寐梦多。致使睡眠质量严重下降,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长此以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的质量,甚或使患者痛不欲生。  相似文献   

5.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不寐始见于《难经》.《难经.六十四难》“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在《内经》中又有“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的说法,清代以后的著作多将失眠称为不寐.失眠的发病率极高,据我国失眠的流行病学相关调查,2002年我国参与了全球失眠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45.4%的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AIS得分≥4分),10%的人患有失眠症(DSM—IV)标准[1].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一种涉及面广、发生率高、人们并不陌生的睡眠障碍。又称“不寐”。指以经常的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疾病。轻者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在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人眠。由于睡眠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失眠是一种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的疾病。长时间以来中外学者对失眠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失眠即不寐,古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寐""卧不安",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轻则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仲景认为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阴阳不相顺接。秦师引经据典,以仲景为法,对失眠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和辨证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不寐症2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寐又称失眠“不得眠”“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政党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入寐迟缓,或时寐时醒,或睡眠时间短;重者每晚只能睡眠2至3小时,甚或彻夜不寐。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笔者采用针刺神门、本神、为主治疗失眠28例,疗效好、见效快,现报道如上。  相似文献   

9.
从肝俞穴论治失眠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中医谓之“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早在《素问·逆调论》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宋·许叔微论述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认为肝邪致魂不守舍可导致失眠。肝郁犯脾,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指经常入睡时间不够,或睡眠不熟。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整夜不眠。古代文献中也有称为“不寐”,“不得卧”或“不得眠”的。  相似文献   

11.
<正>失眠在中医中被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明星因严重失眠而出现抑郁的报道。失眠的危害是持续性的,它能使人白天疲劳或身体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较大,严重者头痛、头晕等其他疾病也会相继出现,给失眠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笔者曾接触过一位重度失眠患者(60岁左右),每日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否则彻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燕 《中医药学刊》2005,23(3):508-509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的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疾病。轻者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而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患者倍受其苦,本证多见于西医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针灸疗法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发展并发挥优势使其治疗失眠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近7年的针灸治疗失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指正常睡眠少于五六个小时,它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它是指机体内在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经常性入睡时间不足,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失眠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通夜不能入寐。临床上常常有多梦相兼,因此有“失眠多梦”之说,也可说成“多梦失眠”。  相似文献   

14.
不寐即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人寐困难,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2011年2—8月以来,我科采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不寐,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卧"、"目不暝"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失眠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睡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西医多属于"神经衰弱"的范畴。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16.
正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临床中有失眠患者觉得中药口感不佳,不愿口服中药,加之煎药麻烦费事,不能长期坚持口服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其副作用大,有成瘾性和依赖性。笔者经  相似文献   

17.
推拿点穴辨证治疗不寐1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1].  相似文献   

18.
不寐一病,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之名首见于《难经·六十四难》,临床有轻重之分,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西医称之为失眠,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总睡眠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学将其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失眠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中风患者合并失眠的概率高达56. 5%[1]。失眠出现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将会受到一定损害,极易引起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其生活质  相似文献   

20.
<正>失眠,又称为"不寐",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健康。早在《内经》中就有对失眠的论述,《灵枢.邪客》云:"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者,何气使然?……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