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当患者出现失血、急性感染等情况时,及时输血尤为重要。血液制剂能快速补充血容量,使血压得到提升,维持和稳定机体正常生理功能。ABO血型系统是临床最重要的血型系统,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输血的安全度。而日常血型检测中往往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这些疑难血型是由各种原因造成~(〔1〕)。我们对遇到的49例疑难血型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意外抗体在ABO血型鉴定中的干扰作用,为ABO疑难血型鉴定提供思路和对策。方法:对全自动血型仪检测的ABO血型正反定不合的样本结合盐水试管法、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以及病史资料综合分析。结果:26例引起正反定不合的抗体中IgM18例,IgG8例,分别是抗-M10例、抗-Lea2例、抗-N1例、抗-P12例、抗-JKa1例、抗-D2例、抗-E2例、抗-C1例、抗-c1例、抗-Fya1例、自身抗体3例。结论:IgM和IgG两类意外抗体均能引起ABO血型正反定不合,反定细胞应该选用常见意外抗体对应抗原表位缺失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疑难血型鉴定的快速分析判断路径。方法:通过305例疑难血型送检标本鉴定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扬州地区疑难血型及不规则抗体分布,分析红细胞抗原及血清抗体的增减改变,建立疑难血型分析思路。结果:疑难血型中,血型抗原以A亚型为主,抗体以冷凝集素及Rh血型系统抗体为主。结论:排除标本差错与污染,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时,选择性进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进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和Rh表型分析等能有效解决疑难血型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NS抗体特性,并探索如何有效减少其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干扰。方法:选取2015-01—2017-12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和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427例进行意外抗体筛查、鉴定,检测MNS抗体性质,自备反定型标准红细胞(RBC),对交叉不合标本重新鉴定血型,46例阳性患者予以不含相应抗原的RBC重新交叉,比较输血前后Hb、RBC、Hct差异情况。结果:427例标本中MNS抗体阳性105例,其中抗-M抗体93例,抗-N抗体4例,抗-S抗体6例,抗Mur抗体2例。女性MNS抗体中IgM类66例,IgG类9例,IgM+IgG类6例,女性有输血和妊娠史37例(45.68%),单独妊娠史22例(27.16%),用不含相应抗原的ABO同型血重新鉴定血型,结果正反定型相符。46例患者共输注缺少相应抗原RBC 96单位,输血前后Hb、RBC、H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575,45.299,80.426,均P=0.000)。结论:MNS意外抗体大部分为抗-M,抗体性质以IgM为主,当遇血型正反不符、交叉不合时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以正确判断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32 560例临床拟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32 56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阳性者应用谱细胞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在32 560例患者中筛查出不规则抗体160例,阳性率为0.49%,其中特异性抗体138例(86.25%),非特异性抗体22例(13.75%);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76%)高于男性(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与既往有妊娠和输血史密切相关(均P0.05);血液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含正常妊娠分娩产妇)及慢性肾脏疾病抗体筛查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03%、0.95%和0.86%,而外科疾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26%)较低。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可了解其体内抗体产生情况及特异性,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不规则抗体影响血型鉴定的处理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排除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分析IgG类及IgM类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提取正反定型不一致并且抗体筛选阳性的血型标本,用谱细胞鉴定抗体.放散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标本,制备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反定性红细胞,重新准确鉴定血型.结果:用适当反定性细胞可以有效排除不规则抗体的干扰.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病例中,IgM类抗体占92.6%,IgG类占7.4%.结论:可以通过选择反定性细胞排除不规则抗体的干扰.高效价的IgG类不规则抗体同样可以引起血型正反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例冰冻保存的抗筛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了解低频血型抗体类型和血型特征。方法:采用不同厂家的抗体筛选细胞对冰冻保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和鉴定,并检测抗体效价;采用多种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抗-Mur抗体与Mur抗原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特征。结果:该献血者标本与具有Mur抗原的筛选细胞血清凝集反应阳性,与其余筛选细胞反应均为阴性;抗体鉴定结果为IgG抗-Mur抗体;冰冻保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的抗体效价均为16;Mur抗原抗体在酶介质中不凝集。结论:导致抗筛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不规则抗体为IgG抗-Mur抗体,IgG抗-Mur抗体冰冻保存效价比较稳定且可在人体内较长时间稳定存在,Mur抗原抗体反应符合MN血型抗原抗体血型血清学凝集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BO疑难血型,为安全输血提供质量保障。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对盐水介质正、反定型不合者用人血清鉴定,采用微柱凝集,吸收放散和血型物质的检测,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状态,以准确判断ABO疑难血型。结果:成人2例被定为A3和Ax亚型;13例白血病抗原性减弱和3例异基因骨髓移植者在显微镜下鉴定为弱抗原A型(9)和B型(6)及AB(1);高效价冷抗体3例,排除干扰后被定为AB(2)和O型(1);心脏手术患儿血型抗体未形成30例,出生7d~3岁,分别被定为无抗体O型(16),A型(8),B型(6)。51例患者经盐水介质和Polybrine配血后输注,未发生溶血反应。结论:用微柱凝集、吸收放散和血型物质的检测,排除干扰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能准确及时判断ABO疑难血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中心患者输血前血浆中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率和分布情况。方法:统计2016—2020年意外抗体筛查人次及其阳性病例,并随机抽取同一时段意外抗体筛查阴性病例,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率在不同性别、输血史和妊娠史以及不同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同时对意外抗体的消逝和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时间段内进行意外抗体筛查219 386人次,其中1 488人次为阳性,阳性率为0.68%;选取意外抗体阳性的1 1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时段意外抗体筛查阴性的1 1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意外抗体阳性率在性别、输血史、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肝脏疾病、心脏疾病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输血史、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肝脏疾病为意外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P<0.05);1 147例意外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42例转变为阴性,消逝率为3.66%(42/1 147);意外抗体消逝率在血液疾病患者中显著高于非血液疾病(P<0.05);消逝的中位时间为109 d。结论:有输血史、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肝脏疾病患者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确诊为Rh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47例,调查Rh血型意外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方式,探讨Rh血型意外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合理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调取147例Rh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病例资料,鉴定患儿血型意外抗体特异性,搜集患儿入院期间...  相似文献   

11.
AIDS是由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病毒特异性地侵犯并毁损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发生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1].目前国际公认的监测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评价疗效的指标足CD4+T淋巴细胞数和血浆病毒载量[2].但就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ABO血型抗体之间的关系,国内尚鲜见相关报道.现回顾性分析24例AIDS患者ABO血型鉴定和抗体效价结果,旨在解决ABO疑难血型鉴定,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46例肿瘤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346例肿瘤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检测。结果346例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为5.20%(18/346),其中男性肿瘤患者阳性率为2.72%(5/184),女性肿瘤患者阳性率为8.02%(13/162),男性与女性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相比,P<0.05。其中抗-Lea者6例、抗-Pl者5例、抗-M者7例、Rh抗体者0例。特异性抗体7例,非特异性抗体11例。5例患者发生自身红细胞致敏。18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中13例伴输血史或妊娠史,Rh抗体8例。结论女性肿瘤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且多伴输血史或妊娠史,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助于肿瘤患者输血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免疫性因素对常见血型意外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检出的明确记录患者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意外抗体案例。排除直抗阳性、自身抗体、药物抗体、冷自身抗体及新生儿患者,排除混合抗体,最终共有1 920例入组。统计产生抗体患者的输血史和妊娠史,将其分为有输血史及妊娠史组(A组,331例)、仅有输血史组(B组,231例)、仅有妊娠史组(C组,1 068例)、无输血无妊娠史组(D组,290例)。其中有输血史者分为多次输血组326例和单次输血组236例。分析免疫性因素对常见血型意外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 B组与C组数据在分布趋势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B组抗E、抗Ec、抗Ce抗体检出率高于D组,抗M、抗Lea抗体检出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抗D、抗E抗体检出率高于D组,抗M、抗Leb抗体检出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次输血组抗Ce、抗Kidd、抗Ec抗体检出率高于单次输血组,抗DC、抗D抗体检出率低于单次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特异性意外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ABO血型基因分析,协助临床血清学疑难血型标本的鉴定。方法:血型血清学方法采用凝胶卡法,疑难的标本采用试管法进一步分析鉴定;同时进行血型基因测序分析。结果:15例疑难血型标本中出现CisAB01、B(A)02、ABmh类孟买型等位基因标本。结论:采用基因分析的方法,可以提供疑难血型血清学标本表型鉴定的佐证,确认血清学不易检测的结果,更好的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ABO血型的正确判定是保证临床安全输血的基础,血清学方法鉴定ABO血型会受到患者血清或细胞方面的影响,造成血型鉴定困难,其中自身抗体的存在引起血型的疑难鉴定常常给临床输血工作者造成困扰。为此,我们对1例温自身抗体患者引起的疑难血型鉴定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输血治疗对于严重贫血和大量失血的患者来说是临床上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为确保输血安全,在输血治疗前都要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等实验。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情况,从而对配血工作带来困难,更重要的是,如果为患者选择了不正确的血液制品,不但会影响到输血的疗效,甚至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正确的血型鉴定和血液制品的选择对输血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近几年来婴幼儿ABO血型正反血定型结果不合情况,探讨婴幼儿ABO血型IgM抗体生成变化趋势。方法:对1 177例婴幼儿血型进行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检测。结果:共检测婴幼儿标本1 177例,舍去AB型标本198例,其余979例标本中,血型IgM抗体生成与文献数据比较呈提早趋势。结论:应重视婴幼儿血液检测特别是新生儿正反定血型和交叉配血,明确新生儿个体输血策略,以保证其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吴穗  董伟群  佟力 《山东医药》2012,52(30):87-88
目的探讨美国强生Ortho Autouve 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在ABO血型和RhD血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美国强生Ortho Autouve 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仪器法)和传统试管法对9 350份EDTA-K2抗凝血样本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检测。结果仪器法与试管法共检出A型2 982例、B型2 545例、O型2 823例、AB型1 000例,一次性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9.71%、100.00%;共检出Rh阴性48例,阴性率为0.51%,一次性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9.74%、100.00%。两种方法检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仪器法检出正反定型不一致者37例,包括新生儿18例,抗原抗体效减弱6例,纤维蛋白干扰白导致的假凝集4例,冷凝集者5例。4例发现疑似亚型,经吸收放散等试验后确证定型。结论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用于ABO血型和RhD血型检测安全可靠,灵敏度高,易于检出弱抗原、弱抗体及发现ABO亚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ABO疑难血型的血清学与基因检测分析,探讨ABO亚型的分布状况和ABO血型基因分型的意义。方法:采用试管法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等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分析97例正反定型不符血液标本的血清学表型,对其中61例标本,辅以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其基因型。结果:97例ABO疑难样本中检出A亚型13例,B亚型8例,AB亚型50例,B(A)18例、CisAB 5例,Bh m 1例,O型抗-B抗体缺失1例,1例有直抗阳性和自身抗体干扰,排除后被定为A型。PCR-SSP技术检出常见ABO基因4个(A、A201、B、O),以及ABO基因型6个(A/O、A201/O、B/O、A/B、A201/B、O/O)。结论:ABO疑难血型的鉴定应采用多种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PCR-SSP技术能识别ABO基因型,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可应用于检测ABO疑难血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产前血型抗体效价检测与HDN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453例ABO及Rh血型不合的孕妇做ABO、RhD血型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抗体效价测定;对135例新生儿检测ABO、RhD血型鉴定、溶血3项试验。结果:产前孕妇IgG抗-A(B)效价64的218例,占51.54%,≥64的205例,占48.46%;Rh血型不合中抗筛阴性18例,产生抗-D 12例,其中2例与ABO合并。建议效价IgG抗-A(B)≥64、IgG抗-D2的服中药治疗,定期监测抗体效价。在135例新生儿中有8例未证实HDN,其余127例确诊为ABO溶血108例,RhD溶血10例,ABO合并RhD溶血2例,RhE、c溶血5例,抗M溶血2例。结论:HDN的临床表现程度与母体内的IgG效价有一定的关系,效价越高,HDN发生率越高。建议临床医生对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产前血清学检测,以便早期治疗,并对患儿进行溶血病检测,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