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9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杂志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为主,涉及刺五加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丹参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等49个品种。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完善、充实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体系,加强中药注射剂各环节的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9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湖州地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湖州地区2007年度收集到的9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2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剂型之一,因其中草药对某些疑难杂病有独特疗效,又是天然药物的提取成分,制备成注射剂后,疗效又迅速,故目前中药注射剂的品种越来越多,即有单一药物的注射剂,又有复方注射剂,为临床治疗疾病用药发挥了中药特色。但是,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临床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所出现ADR也被逐步认识,现就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间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以为临床合理使用和药学的进一步监测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11年度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讨论。结果全年共发生不良反应134例,占0.0182%;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无死亡和致残致畸病例。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部分不良反应,原因复杂;应提高药品质量、加强日常监管、临床合理用药、制定防范措施、科学合理处置,以降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5.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常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表现和原因,提出应加强监测管理力度,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丽香  熊菊芽 《天津护理》2004,12(3):168-169
阐述常见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种类、表现和原因,提出应加强管理、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建议,以便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避免和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和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1].现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ADR)的178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集的中药注射剂ADR报告178例,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不良反应表现、过敏史、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良反应的治疗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刘润婵 《全科护理》2010,(36):3350-3350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新剂型研究的飞速发展,中药针剂不断涌现,这类制剂以其疗效快捷、副反应小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治疗应用中备受青睐。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中药针剂不良反应(ADR)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主要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外源性抗原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中草药中可以诱发变态反应的物质很多,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因此,我们要熟悉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成分性质、稳定性等,减少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6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有15种。在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中有药物本身因素、患者本身因素及临床用药因素。结论应用中药注射剂要辨证施治,规范用药,合理用药,对发生不良反应者应及早发现及时处置,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结果:产生的原因复杂,尤其以对中药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不合理用药为主。结论:多数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中医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将确定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1例分别进行,其中30例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睡前服,连续3个月;21例用中药“大黄庶虫丸”每日2次口服,每次1丸,早晚服用共3个月。于治疗前后均用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体积,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雄激素等指标。两组在用药期间同时采用介入法导管化疗1次。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临床症状消失,子宫平均缩小55%(P〈0.01)肌瘤平均缩小50%(P〈0.05),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血糖及泌乳素较前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中药“大黄庶虫丸”治疗子宫肌瘤在联合导管化疗(介入)的基础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药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的探析及防范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在静脉滴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内413例静脉滴注用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药注射液在静脉滴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合理应用能够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我院20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镇痛泵出现不良反应54例(26.3%),观察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只需加强监护、及时妥善处理即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8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制剂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6.41%)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23.08%)显著低于对照组(48.7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院122例循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循环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监测报告系统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全程监测的122例循环系统药物引起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数据.结果 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发生ADR居同期我院ADR第二位,其中中成药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硝酸酯类居前三位,临床表现以皮疹居首位.结论 临床医生应加强中药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的合理运用,并注意观察ADR,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中药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规范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报告与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一样,都是药物临床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的证据,对全面评估药物安全性具有特别意义,可以弥补RCT在观察安全l生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06年度收集的239例ADR报告,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9例ADR中,男女性别比例相近,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有102例(42.68%);单一用药208例,合并用药31例:以静脉给药为主,为191例(79.92%);引起ADR前10位的药物有8种为抗菌药物,108例(45.19%);ADR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及其附件98例(41.00%)。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47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天华  张乃丹 《华西医学》2009,(9):2359-2360
目的:分析输血反应类型,分布及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各类输血事件,收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共计8996人次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47人次,其中输注血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68%,输注红细胞悬液的不良反应率为0.30%,总的输血不良反应率0.98%,不同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占63%,其次为发热反应。结论:如何提高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的方法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 1995年以来 ,采用刺血拔罐治疗肩周炎135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35例中男 71例 ,女 64例 ,年龄 2 8~ 68岁 ,其中4 0~ 60岁 117例 ,占 86.7% ,病在左肩 74例 ,右肩 58例 ,双肩 3例 ,共 188个肩关节 ,病程 3~ 6个月 75例 ,7个月~ 1年 4 4例 ,1年以上 16例。2 方法与结果2 .1 治疗方法  ( 1)取穴 :尺泽、曲池、曲泽 (任选一穴 )。 ( 2 )操作 :选择穴位及其周围有郁血现象的静脉血管 ,局部常规消毒 ,用小号消毒三棱针剌入静脉血管壁即流 5~ 10ml紫暗色郁血 (出血量根据患者的不同正体病情 ,体质强弱而定 ,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