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科研-临床-教学能力兼备的复合性人才,是为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事业铸造新生力量。在时代科学技术大潮的推动下,研究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完成创新性的工作,成为中医儿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另外,良好的科研素质也能被渗透到临床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中。因此不管是科研型还是临床型研究生都应该加强科研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中医儿科研究生导师的"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了解中医儿科教育专家对目前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突出问题的看法,发现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教育中的瓶颈,以期为建立适应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机制提供依据,为中医教育决策层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24名导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类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临床和科研2个维度的37个项目进行评价,博士科学学位导师对其指导的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满意度达到100%,对其临床能力满意度达66.67%,其余各项评分都在C级以上,但是有2位(占5.88%)硕士科学学位导师对其指导的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不满意,有2位(占2.70%)临床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对硕士临床专业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均不满意,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导师和研究生对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基本满意,但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临床能力方面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临床工作,缺乏诊疗思路,工作不积极主动,科研能力方面只能勉强能完成部分研究内容甚至对所研究领域没有兴趣。对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医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大多数中医院校承担起培养康复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责任,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培养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极为重要。本文从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康复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科研选题、科研论文撰写四个方面来探讨提高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加三"培养模式是刘德山教授针对中西医临床硕士研究生教学提出的新的培养模式,通过基础、临床、文献、实验综合教学,丰富硕士研究生学习、科研过程,以期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创新与临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4年开始研究生教育以来,通过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医院资源优势、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激励机制,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全面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毕业生的临床素质、科研素质、综合素质均得到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创新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医研究生培养工作是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措施,文中结合中医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教学、临床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科研创新,专业素质培养及管理和临床实践等方面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硕士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医内科学临床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医内科临床专业硕士的培养应有别于其他传统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医呼吸病学方向)的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全日制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情况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中医儿科学2018—2020级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情况及培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评价良好,在课堂教学方面,68%(89/131)的学生认为教师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规定学时授课;74%(97/131)的学生认为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和学术指导最重要,37%(49/131)的学生认为导师应加强对学生科研工作方面的指导,85%(111/131)的学生与导师交流每周至少1次;55%(72/131)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积极性高;30%(39/131)的学生认为学术氛围对研究生质量影响较大,而32%(42/131)的学生则认为学术氛围需要改善,72%(94/131)的学生认为应该在课程学习阶段、科研论文阶段和临床实践阶段加强审核制度。结论 中医儿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质量较高,但在课程内容设置、科研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等方面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对儿科医疗服务的更大需求,目前全国中医儿科临床面临严峻挑战,优秀的临床研究生是中医儿科发扬光大的重要储备力量。目前关于临床暴露出的儿科研究生培养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培养优秀的中医儿科高级临床专业人才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则显得至关重要。对此笔者根据导师多年教育经验,对中医儿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体会与同道分享,此撰文之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2012级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评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2012级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满意度均较高,尤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2012级研究生在临床技能操作和学术研究方面较2011级研究生有所提高.提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2012级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培养方案满意度较好,下一步应就培养方案的具体目标、导师理念的更新、临床技能与科研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麻金木 《西部中医药》2007,20(11):51-52
从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培养、临床实践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培养、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等5个方面阐述肾内科硕士研究生应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12.
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从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临床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加强培养,并规范临床能力的考核,才能培养出中西医结合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13.
中医妇科硕士临床专业学位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市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具有对本科实习生进行床旁指导的临床能力。但目前中医妇科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的训练,而对临床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部分毕业生不能很好地胜任医院临床工作,甚至出现了毕业的研究生临床诊疗技能不如本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史学 《北京中医药》2008,27(8):669-669
随着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医学研究生特别是中医儿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不断改进.笔者就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强化基础理论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凌珊珊  潘锐焕  陈红霞 《光明中医》2022,(20):3797-3800
现阶段,中国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方式,以期为社会培养临床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综合型医疗人才。基于此,此文以中医内科学康复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培养要求,总结出中医内科学康复方向专硕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方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对科学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研究生也面临就业和考博的双重压力。针对这一现象,作者建议科学型研究生要提早阅读文献,明确研究目标,同时在导师和师兄的帮扶下尽快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实行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并定期汇报实验进展,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最后,加强科研氛围,加强导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和学术自律意识,这将为学生今后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史学 《北京中医》2008,(8):669-669
随着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医学研究生特别是中医儿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不断改进。笔者就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强化基础理论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当前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转化医学理念构建跨学科双导师制模式培养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旨在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提出评价体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后发现该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形势的分析,展开对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探讨,同时对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和意义进行简单阐述,并提出对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式和方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家对其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监管等方面提出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