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肾关穴治疗急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肩周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肾关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肩关节活动(Melle)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42/45),对照组为86.7%(3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肾关穴针刺治疗急性肩周炎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方面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活动肩关节与单纯条口透承山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刺配合运动组(动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条口透承山针刺治疗,动针组针刺时配合活动肩关节;针刺组单纯针刺,不配合肩关节活动。隔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活动相关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动针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ADL评分均低于针刺组(均P0.05)。结论:条口透承山配合局部活动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条口透承山针刺治疗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和随访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在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火针治疗,显著提高了肩关节周围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结合火针加拔罐治疗。结果:VA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刺治疗基础上用火针加拔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苍龟探穴电针法与普通电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1例病例分为苍龟探穴电针组37例,采用苍龟探穴电针补泄法;普通电针组34例,采用普通电针连续波刺激。两组均取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穴,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在改善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苍龟探穴电针组愈显率分别为83.3%和55.6%,普通电针组愈显率分别为56.3%和37.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苍龟探穴电针组治疗前后VAS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普通电针组治疗前后VAS自身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苍龟探穴电针组治疗前后Melle评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普通电针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间Melle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苍龟探穴电针法治疗肩周炎,在镇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活动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高旭军  严卫锋 《新中医》2014,46(9):89-91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药物封闭治疗。治疗3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3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elle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肩关节活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期间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期间VAS评分、随访期间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Melle评分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及随访3月的VAS评分、Mell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与肩关节活动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方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火针治疗,1次/天;对照组给予口服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晚。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西药组,能显著缓解患者头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肩部经筋排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手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及Fugl-Meyer评分(FMA),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排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良玉  孙公武  周兰利 《新中医》2018,50(3):112-114
目的:观察比较中医外治疗法综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针刺配合手法整复并中药塌渍、蜡疗等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6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Melle)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9.1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Melle评分比较,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elle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疗法综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好,且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比较火针和电针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火针组56例,电针组54例。火针组采用毫针针刺和火针点刺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量表各项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WOMAC量表各项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4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后进一步降低(P0.01)。电针组治疗后8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疼痛、僵硬评分与治疗后4星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治疗后8星期WOMAC量表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治疗后8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治疗后4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P0.01),治疗后8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疼痛、僵硬评分仍显著低于电针组(P0.01)。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6%,电针组为9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针针刺和火针点刺与电针均能明显改善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两者近期疗效相当,毫针针刺和火针点刺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浮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肩)和对照组(83肩)各75例。治疗组给予浮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松解联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均显著降低、Fugl-Meyer评分均增加;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共发现不良反应频次179肩次,对照组184肩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的80例痛经患者为该项目的研究对象,研究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运用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次髎穴进行治疗。自经期第1 d开始,每日1次,至本次经期结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根据所得结果进行疗效分析评价。疗效评价包括:疼痛评分表(VAS)、COX痛经量表(CMSS)、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疗效标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所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M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观察组症状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及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观察火针疗法对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火针治疗组)和对照组(毫针对照组),各153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VAS、ODI评分变化,并进行总体疗效评定。结果:两组VAS、OD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火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1%,毫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和毫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痛均有疗效,火针疗法在改善寒湿型腰痛患者的VAS及ODI评分方面优于毫针针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30例、封闭组20例和电针组30例,分别于治疗1星期、2星期及1个月后进行VAS疼痛计分法评定;并对治疗后1个月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毫火针组、封闭组及电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5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封闭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星期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毫火针组和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星期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VAS评分与封闭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毫火针疗法、局部药物封闭及电针治疗网球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毫火针疗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封闭疗法及电针治疗。结论毫火针疗法是一种治疗网球肘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透灸配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疗效,分析透灸配合针刺对肩凝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透灸针刺组与单纯针刺组,每组30例。穴取肩髃、肩贞、肩髎、阳陵泉、条口透承山、阿是穴,透灸针刺组用透灸配合针刺治疗,单纯针刺组仅用针刺治疗,每次40~50min,每天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的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总积分及各项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nstant-Murley各项积分(日常功能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积分、肌力)、Constant-Murley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透灸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针刺组(P0.05);透灸针刺组VAS评分低于单纯针刺组(P0.05),Constant-Murley总积分以及日常功能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积分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透灸配合针刺治疗肩凝症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针刺,透灸针刺组通过改善肩凝症患者日常功能活动、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火针心脾论治方法对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多中心联合的方式,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就诊于各中心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失眠患者28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火针治疗组与普通针刺组,其中脱落16例,最终火针治疗组136例,普通针刺组128例。火针治疗组予火针针刺,1周3次,3周为1个疗程,普通针刺组行常规针刺手法,疗程与火针治疗组一致。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PSQI评分指数和催眠药物减停率。结果:火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4.85%,普通针刺组79.69%,经秩和检验,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PSQI量表评分比较显示火针治疗和普通针刺治疗均对顽固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评分有改善作用(P0.05),其中火针治疗组前后对照比较对催眠药物的减少作用效果明显(P0.01),火针治疗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显示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催眠药物使用以及总体评分上有明显优势(P0.05)。火针治疗组催眠药物减停率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P0.01)。结论:火针从心脾论治对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对药物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苏小军  王海东 《新中医》2016,48(2):77-80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针刀组第1次治疗选肩关节前区1点、外上区7点,第2次治疗选后区4点,第3次治疗选肩三针加阿是穴等相关穴位进行针刀及针刺治疗。针刺组取主穴:肩髃、肩贞、肩井、肩峰、肩髎、天宗。配穴:曲池、条口、尺泽、太渊、阳陵泉、外关、阿是穴等进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nstant肩关节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比较,针刀组Constant评分高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在Constant评分方面优于针刺疗法。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针刀组VAS评分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在VAS评分方面疗效优于针刺疗法。2组比较,针刀组愈显率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肩关节炎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及Constant肩关节评分均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针缠提法配合电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取患侧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臂臑、曲垣、曲池、手三里。观察组用双针并列对齐后针刺肩髎、肩髃、臑俞,再分别顺时针捻转至滞针状态后,向上提拉3次,每次5s,余穴常规针刺,再电针;对照组常规针刺及电针。均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6d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1d,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程度Melle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及Mell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观察组VAS及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VAS、Mell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愈显率50.0%(15/30),总有效率93.3%(28/30);观察组愈显率83.3%(25/30),总有效率96.7%(29/30),观察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并针缠提法配合电针对肩关节周围炎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的作用,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麝香正骨酊联合韩氏松肩功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肩周炎患者共120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60肩,对照组患者外用麝香正骨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韩氏松肩功进行锻炼,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功能活动积分(Melle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正骨酊联合韩氏松肩功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与探讨毫火针与常规针刺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毫火针及常规针刺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WOMAC评分及病情严重程度(VAS评分)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毫火针组在镇痛、减轻日常生活难度方面存在明显优势(P0.01),在对关节僵硬程度的改善上也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从患者对疾病总体状况的评价(VAS评分)来看,毫火针组的改变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愈显率上毫火针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毫火针和常规针刺对KOA的治疗均有效,毫火针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