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痰饮是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症。痰饮始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病包括了有形痰饮和无形痰饮所致的多种病证,狭义的痰饮则指饮停胃肠之证。黄连温胆汤即温胆汤加黄连而成。温胆汤出自《外台秘要》卷17引《集验方》"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黄连温胆汤源自陆子贤的《六因条辨》"伤暑汗出,身不大热,而舌黄腻,烦闷  相似文献   

2.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子贤的《六因条辨》,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甘草、白茯苓、黄连、生姜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和中之功。凡“痰热”所致的各种病症,均可通过加减使用此方。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以辨证论治为准则,灵活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  相似文献   

3.
清·陆廷珍《六因条辨》之黄连温胆汤,虽成方较晚,因其所治病证切合痰湿郁热的病机特点,为现今临床常用方剂。本文通过追溯黄连温胆汤之源头,阐述《六因条辨》中陆氏对该方的运用,剖析其组方配伍特点,对临床广泛运用黄连温胆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杨秋莲  陈少玫 《光明中医》2021,36(2):286-288
黄连温胆汤最早出自由清代陆廷珍所著的《六因条辨》中,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温胆汤去大枣加黄连而成的;其功效为疏畅气机,通利三焦,清热化痰,调理脾胃.陈少玫主任医师临床善于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扰神之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陆延珍《六因条辨》,由《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加黄连演变而来。黄连温胆汤为和解之剂,功于清热祛湿、化痰和胃、解郁除烦,主治低热、痞满纳呆、恶心呕吐、口苦泛恶、胸脘烦闷、苔黄腻等中焦湿热病症。此方现成为治疗痰热壅盛证2型糖尿病常用方剂。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了关于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其相关药理研究近况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连温胆汤方首见清代陆廷珍《六因条辨》,符为民教授临床精准辨证,紧扣痰热、心、肝、情志几个关键点,抓住病机三要素——气滞、痰阻、火热,灵活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神经内科辨证属痰热郁遏的多种疾病,知常达变,以不变应万变,体现中医之"异病同治",屡起沉疴。  相似文献   

7.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陆廷珍《六因条辨》,由《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加黄连演变而来。《六因条辨·中暑》曰“中暑吐泻并作,吐既止而泻不止者,宜胃苓汤泄之,若泻止而吐不止者,宜黄连温胆汤和之”“伤暑汗出,身不大热,而舌黄腻,烦闷欲呕,此邪踞肺胃,留恋不解。  相似文献   

8.
黄连温胆汤出自陆廷珍《六因条辨》,具有清热、化痰、开窍、醒神、安神、活血、化瘀、镇惊之功效。主治胆失清净、痰热内扰所致的多种病症,为泄痰和胃清胆之良方。《刘清泉老师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晕厥重症》一文,刘清泉老师临证遇一怪顽之症患者,经老师详询病史,认真诊察,辨证为痰热内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证,方选黄连温胆汤治疗,取得良效。提示我们:中医药治疗,辨证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只有辨证准确,根据辨证遣方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山 《新中医》2009,(2):96-97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陆廷珍《六因条辨》,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化痰热之功。主治虚烦不眠、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由于痰热内扰所致之证,疗效确切。笔者临证时凡遇有以痰热内扰为主要病机所导致的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均以黄连温胆汤为主加减治疗,收到了显著的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温胆汤载药为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炙甘草二两,白茯苓一两半,姜五片,枣一个,较《备急干金要方》增白茯苓、大枣,减生姜用量而成,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黄连温胆汤是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基础上加黄连而成,具有清热化痰、开窍醒神、活血化瘀之功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黄连温胆汤为主加减化裁治疗痰热内扰诸证,取得了较好疗效,兹介绍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温胆汤源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组成,方中二陈汤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枳实降气导滞,消痰除痞,具有理气化痰、利胆和胃之功,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及眩晕的常用方。黄连温胆汤由清代医家陆廷珍《六因条辨》在温胆汤基础上加黄连而来,更具清热燥湿之功。导师舒兰从事中医儿科临床近30年,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受益良多,其临床上灵活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儿科疾病疗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陆廷珍的《六因条辨》一书,是一首清化痰热的名方,本文通过对该方的沿革、配伍特点、功用、主治证候和应用等方面的探讨,阐述了该方的主治病证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原用于治疗胆失清净、痰热内扰之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临证还可应用于头痛、心悸、失眠、胃痞等属痰热郁遏,气机紊乱,平衡失调者。  相似文献   

14.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六因条辨》,由黄连、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生姜、甘草八味中药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相似文献   

15.
万丽艳  窦武山 《河北中医》2007,29(2):139-139
黄连温胆汤由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温胆汤为基础逐渐演变发展而来。1996-03—2003-03,笔者以黄连温胆汤治疗多种疾病,疗效较好。1黄连温胆汤基础方药物组成:黄连、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枳壳、丹参、郁金、石菖蒲、酸枣仁等。加减:气虚体弱加党参、黄芪;湿滞纳差  相似文献   

16.
1温胆汤的来源、组成及作用 温胆汤见于《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由《备急千金要方》中温胆汤衍化而来,较之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的量,组成为:半夏6g,枳实6g,竹茹6g,陈皮9g,茯苓5g,甘草3g,姜5片,大枣1枚。其后医家从温胆汤加减得诸多化裁方,如黄连温胆汤、十味温胆汤等。  相似文献   

17.
黄连温胆汤首见于孙思邈的《千金方》,方由黄连、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大枣、甘草等药组成。主治痰热上扰,虚烦不眠、惊悸不安,口苦心烦,舌苔黄腻诸证。笔者按异病同治的原则,临证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因痰热所致的多种疾病,多获效验。兹举验案四则,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8.
蒋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409-1410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以及姜枣组成。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变化而成,原方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则重用四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减生姜用量而治痰热,方名仍称温胆,但功用实为清胆。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乃温胆汤去大枣、加黄连而成,进一步加强了清胆的作用。本方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该证临床表现颇为多彩,诸如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以及癫痫等等,  相似文献   

19.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的《六因条辨》,是清热化痰的常用方剂。王强主任中医师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OSAHS)的经验颇丰,研究总结王强主任中医师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OSAHS的脉证标准和加减化裁方法经验,为临床治疗OSAHS提供一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六因条辨》一书,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枳实组成。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枳实行气化痰,陈皮理气化湿,茯苓健脾渗湿、安神定志,黄连泻心火。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和胃降逆之功。笔者在临床上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胆胃不和所致疾患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