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合于评价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指标构成要素,准确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开展适当的健康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并为高校健康教育机构开展有效评估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查阅分析文献资料和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构成要素;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头脑风暴等方法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按年级采取整群抽样,抽取一至四年级615名大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8%,具备健康知识与观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为15.4%?0.7%?36.7%,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基本上与性别?生源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年级?学业成绩等有关?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下,高校应对健康素养的调查和研究给予充分的重视,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标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和促进政策,有针对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直接决定着其政治参与行为,而其政治参与行为又推动和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本文从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政治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3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在时代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途径的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分析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结构要素和总体特征,并提出信息素养全方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回顾中国健康素养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通过梳理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内外在因素,总结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并提出目前中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评价、信息共享以及信息道德等组成的综合素质. 具备信息素养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 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改善和提高本国人民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大学生[1]. 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2]. 近年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和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简式)、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人口学资料、健康素养问卷,对安徽省某市三所高校的1 783名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为61.11分;健康知识和理念得分为 62.75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得分为51.98分;健康技能得分为80.80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专业是作用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健康素养与父母拒绝因子、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和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和父母过度保护因子无相关性.大学生健康素养与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偏低,且其三个维度处于不均衡水平,健康技能水平偏高,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偏低.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父母拒绝教养方式则相反.性别、年级、专业、父母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朋友支持等因素均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大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培养途径出发,强调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并以自身科研课题为依托,介绍了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的经验与体会,分析、总结了以教师科研课题作为大学生科研素养培养平台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齐玉龙  张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12-1414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某市抽取两所高校12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5.0%,具备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比例分别为28.8%、14.8%和79.0%.女生总体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医学生健康素养评分高于非医学生(P<0.01);一年级学生健康素养评分低于二年级学生(P<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学校应加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正确引导,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影响因素及基于移动终端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高校的1949名学生,采用“健康素养快速评估系统”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大学生高健康素养者占31.3%,边际健康素养者占48.9%,低健康素养者占19.8%;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及健康状况各维度高健康素养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7.9%、18.3%、61.0%、44.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性别、母亲学历、专业、年级、选修健康教育课程.81.2%的大学生想了解或迫切想了解健康素养知识,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83.8%),91.8%的愿意利用移动终端学习健康知识,55.1%的关注了与健康相关的微信服务号,87.1%的认为微信适用于健康知识的学习,81.3%的愿意利用微信平台学习健康知识,73.8%的希望微信推送以文字结合图片和视频形式的健康知识,建议每周推送健康知识的频率以1~3次为宜.结论 大学生整体健康素养处于边际水平,健康行为素养最为缺乏,对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教育有较强需求.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应充分应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并重点关注男性、母亲学历低、非医学专业、低年级及未选修健康教育课程的群体.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阐述高校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工作策略,包括调研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开发培训课程以及导航网址等,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4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2份,调查问卷参照《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自行设计.[结果]342名中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大学生为177名(51.8%),其中具有基本理念和知识素养的为295名(86.3%),具有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为320名(93.6%),具有常用养生保健素养的为183名(53.5%),具有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素养的为116名(33.9%).参加中医课程学习和做健康风险评估是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需提高,参加中医课程学习和健康风险评估与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自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来,大部分高校已建立专门的创业组织和机构以服务于大学生创业。但现阶段的大学生创业行为还未形成一股群体创业热潮,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比较薄弱。笔者认为,利用文献检索课程开展创业文献导读,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丰富、师资队伍专业、可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优势。广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创业文献导读实践活动,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探讨该活动在引导大学生创业意识中的作用。提出开展创业文献导读,应考虑到学科和性别的差异,开展精准导读服务,文献导读的形式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试述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息素养内涵、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健康素养是近年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指出我国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影响学生群体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和环境影响两方面;学生群体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加强公民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对中、老年时期的健康均具有潜在的重要影响[1-3]。通过分析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为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干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现就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存在健康医疗保健意识薄弱、饮食生活习惯不健康、体育运动量不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欠缺等问题,原因可能与个人健康素养意识薄弱、健康素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健康素养教育人才的缺乏、家庭健康素养教育的缺失及社会对健康素养培养的投入不足有关。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高校、家庭、个人及社会应当响应《“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号召,将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视为己任,帮助大学生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国战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本文概述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组成,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广州市大学生灾难素养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行灾难教育和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灾难素养问卷对广州市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灾难素养问卷总分为(105.08±21.17)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医学生、是否经历过灾难、是否参与过...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图书馆参与指导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优势,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建立协作配合的服务模式、提供知识服务和提高馆员素养等措施,以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