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研究四性、五味和归经与中药肾毒性的相关性,建立中药肾毒性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文献检索肾毒性中药111味、非肾毒性中药398味。记录上述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和平)、五味(酸、苦、甘、辛、咸、淡和涩)和归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和肝经),进行肾毒性中药、非肾毒性中药与其四性、五味和归经的相关性检验,相关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绘制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概率的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四性归属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241;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五味归属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0.210;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归经归属无相关性(P0.05)。四性、五味两个方面12个变量因素入选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四性中的热、平和五味中的苦、甘共4个变量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概率分界值为0.28)。结论中药四性、五味、归经3个方面24个变量因素当中,四性、五味两个方面12个变量因素与其肾毒性具有相关性,其中四性中的热、平和五味中的苦、甘为肾毒性的影响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于中药肾毒性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及归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及归经的关系.以文献和专著中报道的肝毒性中药为研究对象,以《中药大辞典》记载的药性理论内容为主要依据,统计分析肝毒性中药在四气、五味及归经方面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①肝毒性中药和一般中药在四气归属方面均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均为寒、温、平、凉和热性.二者在四气归属上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中药肝毒性与四气归属无相关性;②肝毒性中药在五味归属方面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苦、辛、甘、酸、涩、咸和淡味;一般中药在五味归属方面亦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苦、甘、辛、咸、涩、酸和淡味.中药肝毒性与五味归属有一定相关性(P <0.05,rp=0.137).③肝毒性中药和一般中药在归经方面均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均为肝、肺、胃、脾、肾、心、大肠、膀胱、胆、小肠、心包和三焦经.二者在归经上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中药肝毒性与归经无相关性.肝毒性中药在四气、五味归属和归经方面有明显差别,但与一般中药比较,中药肝毒性与四气归属和归经无相关性,与五味归属则有一定相关性,但为弱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四性、五味和归经中对中药肝毒性预测的重要因素,并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方法文献检索肝毒性中药107味,非肝毒性中药431味。记录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和平)、五味(酸、苦、甘、辛、咸、淡和涩)和归经(肺经、胃经、脾经、大肠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和肝经),进行肝毒性中药、非肝毒性中药与其四性、五味和归经的相关性检验,并将相关性变量纳入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进行数据分析并建立模型,筛选重要预测变量。使用Med Calc绘制各个模型预测概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筛选各个模型预测的最佳分界值。结果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3种模型预测变量重要性排名的前2位均有辛味;3种模型最佳预测分界值均在0.2附近(默认0.5),3种模型预测中药肝毒性的能力均距最优模型有一定差距。结论辛味可能是预测中药肝毒性的重要因素;数据挖掘技术对于中药肝毒性预测研究以及中药毒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中中药的心血管系统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10 3种具有心血管系统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心血管系统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 ;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 ;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胃四经的药物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份与其心血管系统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五味为核心,分析中药药性数据中味与气、归经、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医临床用药、中药实验研究、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药味理论的新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 在对数据等级编码基础上,采用spearman 等级相关法对《中华本草》中8 366味具有五味属性中药的药性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在P<0.01显著水平,酸味与肝、大肠、胃三经存在显著正相关,苦味与寒性肝、大肠、胆三经及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甘味与热性及肾、肺、脾等八经存在显著正相关,辛味与热性和脾、胃、肝、肺四经及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成味与肾、肝、心、肺四经存在显著正相关,淡味与寒性及膀胱、小肠二经存在显著正相关,涩味与大肠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辛、甘二味属阳,苦、淡二味属阴.《内经》中归纳的“酸入肝”、“甘入脾”、“成入肾”规律获得大数据集验证,而“苦入心”理论未获数据支持,“辛入肺”规律仅获数据部分支持.辛、苦二味越重药物毒性越大,提示针对体质较弱、病情较轻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辛、苦二味较重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通络类中药药性分布规律,为通络类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并为寻找更多的通络类中药提供思路。方法:以《中华本草》为资料源,检索出具有通络功效的中药455味,整理建立通络类中药数据库,分析药物来源、四性、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的分布规律。结果:《中华本草》收载的通络类药物以植物药居多,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全草、茎木、皮为主,主要分布在五加科、菊科、桑科、豆科、葡萄科、毛茛科、夹竹桃科、唇形科、伞形科、卫矛科;药性以温性为主;五味偏于苦、辛、甘;归经以肝经为主;约1/7的药物记载有毒性;高频功效为祛风、活血、止痛、舒筋、除湿;高频主治包括风湿痹证、跌打损伤、腰痛、肢体麻木。结论:统计结果与传统中药药性及络病理论基本符合,能够为通络中药筛选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华本草》中补阳药物药性规律,为补阳药物药性理论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以"补阳"索引主题词检索《中华本草》,建立Excel数据库,对其来源、性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146味补阳中药来源以植物药为多,动物药次之;药性以温性(78.57%)为主;药味以甘(42.66%)为主,其次为咸(18.82%)和辛(17.90%);归经以肾经(42.55%)为主;绝大多数药物无毒;功效以补肾、温肾、止痛、强筋骨、益精血为主,主治肾虚、寒症、痹痛、筋骨软痛等。结论:《中华本草》中记载的补阳中药,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与传统中药药性基本符合,能够为补阳中药筛选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赖昌生  张蕙缨 《河南中医》2015,35(1):166-170
目的:分析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收取中药466味(不包括附药),以每味中药的名称、类别、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主治、升降浮沉、毒性作为中药性能数据表的字段,输入具体数据。以微软公司的Access为数据库,用VBA为开发工具,编写程序将数据整理规范,利用Access查询功能,得出数据。结果:苦味中药寒性最多,温性次之,平性药位居中第三,凉性药位居第四,热性最少。结论:苦味中药具有理气宽中、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药、清热泻火解毒、清化热痰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妊娠禁忌中药性味归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以《中华本草》和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整理出妊娠禁忌中药1136味,采用关联规则和对应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禁忌中药的四性以温、寒、平为多;五味以苦味最多,其次为辛、甘;归经以归肝经为最多,其余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脾、胃、肾、大肠、心。辛温、苦寒、苦温、苦平为出现频率较高的性与味组合;温肝、寒肝、平肝、寒肺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药性与归经组合;苦肝、辛肝、苦肺、甘肝为出现频率较高的味与归经组合。结论妊娠时期要尤其注意辛温和苦寒类中药的使用,温肝和苦肝的中药也当慎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本草》是对历代中药的一次大集结,共收载药物8 980味,是本草学发展过程中一部跨时代的巨著.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为临床服务的宗旨,以《中华本草》为资料源,运用传统文献学和现代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华本草》收载的8 980味药物中筛选出具有利水功效的禾本科药物(以下简称禾本科利水药物)共计40味,建立数据集,分析各项统计数据,从禾本科利水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找出禾本科利水药物的共性,以期能为利水药物的药性理论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华本草》是针对中药文献进行的一次系统整理研究,共收载药物8980味,其中有关利水药物的记载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权威的总结。文章基于文献研究为临床服务的宗旨,以《中华本草》为资料源,运用统计学方法,以"利水"为线索,从《中华本草》中筛选出具有利水功效的大戟科药物(以下简称大戟科利水药物)共计28味,建立数据集,分析各项统计数据,从大戟科利水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探析出大戟科利水药物的共性和个性规律,为利水药物的药性理论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分析文献报道的中药挥发油的促渗作用与来源中药药性的相关性。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了34种具有透皮促渗作用报道的中药挥发油,采用频数分析法、变量交叉表法进行直观分析和关联分析,并通过变量压缩法建立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来源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归经)与透皮促渗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透皮促渗效果的挥发油均来自辛味药材,阳性药性有利于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五味对于渗透效果影响不大(P=0.698 2),而四气和归经对于渗透效果影响很显著(P=0.011,0.077),四气的影响尤其大。提示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与来源中药药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中药药性理论古代医籍,将其中基于取象比类思维指导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取象比类思维被广泛运用于涵盖中药命名、四气五味、趋向性、归经、毒性以及炮制等中药药性理论中。其中基于取象比类思维的中药命名包括取性状、取药性气味功能、取生成环境而命名;四气五味包括以性状、以生成、合体用而定;趋向性包括以阴阳定清浊升降、以气味厚薄论升降、以形质生成定趋向;归经包括以形归经、五行归经论、经络脏腑归经论;毒性包括审阴阳四气定毒性、合五味释毒性;炮制包括参药性气味以炮制、秉辅料之性以炮制。古代医家基于形象-征象-意象三重境界而不断丰富药性认知,形成动态而崇尚天人合一的中药药性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药物功效的基础上研究中药药性,不但有利于明确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从整体层面掌握中药药性的内涵,最终为临床准确运用中药提供理论依据。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与中药活血化瘀功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是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依据,也是中药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四气(又称四性)指的是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四气为核心,分析中药药性数据中气与味、归经、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医临床用药、中药实验研究、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理论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在对数据等级编码基础上,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对《中华本草》中8 356味具有四气属性中药的药性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四气与辛、甘2味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苦、淡2味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脾、胃、肾三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大肠、心、膀胱、胆、小肠、肺六经(按相关性递减排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毒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药性越“热”则越可能具有辛、甘2味,越常入脾、胃、肾三经,其毒性更大;药性越“寒”则越可能具有苦、淡2味,越常人大肠等六经.  相似文献   

17.
中药性味新     
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药学的理论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七情等等。中药的性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  相似文献   

18.
中药的药性包括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配伍禁忌等方面,是在数千年临床应用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基本上概括了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疾病最基本、最常用手段的属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本草类文献整理归纳分析,探讨调理三焦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属性特点,为临床治疗三焦疾病遣方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焦”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本草类中关于三焦的中药,筛选明确记载具有调节三焦功效的中药,采用Excel表格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统计各味中药出现的频数,并对其调节三焦功能、记载年代、功效、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初步归纳出具有调节三焦功能中药的特点。结果:共筛选出91味中药。其中,通行三焦之气的中药材共31味;通调三焦水道功能的中药共10味;清三焦之火的中药有28味;具有补三焦功效的中药共19味,包括补气药、补阴药、补阳药、安神药、固精缩尿药以及清热药;治疗三焦血病的中药3味,为硇砂、凌霄花、忍冬藤。记载调理三焦中药的文献以明清时期居多。从四气来看,治疗三焦病的中药药性以温性、寒性药为主。从五味来看,药味频次较高的分别是甘、苦、辛。从归经角度看,治疗三焦中药以肺、脾、肾、胃、肝、心经居多。调节三焦功能主要包括畅达三焦之气、清三焦火(热)、补三焦、通利三焦水道、治疗三焦血病。结论:以三焦为依据治疗疾病的文献以明清为主,调理三焦的中药在四气、五味、归...  相似文献   

20.
从中药五味概念、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的关系以及临证配伍等方面对传统中药五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辨识。以仿生模型为基础,结合化学分析手段、受体理论、生物效应评价模型、药动学方法等对五味、功效、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等中药性味研究,提出现代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最后,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的角度探讨了五味药性研究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