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正定县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检查结果, 探讨影响当地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正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1 014例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 按照粉尘类型、接尘工龄、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是否采取防护措施等方式分成不同组别, 观察并比较不同组别肺功能检查结果。
结果 接触不同类型粉尘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以接触煤尘工人的异常检出率(23.1%)最高, 接触木粉尘工人(9.5%)最低。接触无机粉尘作业者肺功能异常检出率(19.51%)高于有机粉尘(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车间空气粉尘浓度增加, 接触工人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均有逐渐增加趋势(P < 0.05)。经常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人肺功能异常检出率(7.85%)低于不经常佩戴防护用品的工人(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粉尘作业工人应当按照粉尘作业体检周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了解自身肺功能状况, 平时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养成佩戴防护用品的习惯, 避免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主动预防尘肺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呼吸防护的选择使用,推进呼吸防护相关研究。
方法 根据2019新型冠状病毒致病特点及传播途径,分析本次疫情人群暴露风险、呼吸防护要点与原理。
结果 比较国内外防护口罩技术标准及关键技术指标,提出本次疫情防控呼吸防护指引,指出目前呼吸防护存用不当、佩戴错误、佩戴挤压伤和儿童标准缺失等主要问题。
结论 建议关注呼吸防护适用性问题,优化传染病防护流程,加强使用者培训,加快呼吸防护新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玩具制造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这类职工健康损害程度,为这类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8年某玩具厂接受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1 340例工人为观察对象,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工龄、性别间工人的健康状况。
结果 不同工龄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心电图、听力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工龄胶粒粉尘作业工人的X线胸片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工龄苯系物作业工人的血常规、ALT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噪声作业男性工人心电图、听力异常率较女性工人高(P < 0.01);胶粒粉尘岗位男性X线胸片异常率较女性工人高(P < 0.01)。
结论 塑料玩具制造企业接触噪声、胶粒粉尘、苯系物的职工工龄越长,其相应体检各项目异常率越高。应加强对该类企业职工健康教育工作,改良生产工艺,改善生产环境,做好工人(尤其是男性员工)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某施工单位粉尘暴露工人防尘口罩适合性情况,探讨防尘口罩的适合性与工人头面部尺寸之间的关系,为工人筛选适合的防护口罩。方法 选择某施工单位全部粉尘暴露工人为研究对象,扫描并测量工人的主要身体尺寸和头面部尺寸指标,工人佩戴折叠式口罩与杯状口罩进行适合性测试,分析指标测量与适合性测试结果。结果 108名粉尘暴露工人均为男性,头面部尺寸分栏总体覆盖率为95.4%;两种口罩适合性检验总通过率36.1%,折叠式口罩通过率为11.1%,杯式口罩通过率为30.6%,两种口罩通过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2.379,P<0.05),适合性测试的不同动作、工人民族成份未见差异;两种类型的口罩的通过率均与面部形态面长有相关性(β=1.311、0.841,P<0.05),形态面长越长,适合性测试通过的概率越大。结论 现场适合性测试的通过率较低;口罩类型及佩戴者的形态面长对口罩适合性有影响;建议企业提供必要的防尘口罩佩戴培训与干预,通过适合性测试筛选适合工人佩戴的口罩类型,提高粉尘暴露工人佩戴防护口罩的整体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矿山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 为矿山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16年1-12月参加体检的25间矿山229名工人作为矿山组(接触粉尘229人, 接触噪声102人), 并以某钽铌石加工厂同时接触粉尘和噪声工人86人作为对照, 对两组人群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矿山组与对照组均有矽尘、石灰石粉尘和其他粉尘, 矿山组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超标率为20.69%;对照组为4.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接触噪声岗位检测点噪声声级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矿山组体检异常检出率为72.05%, 对照组为48.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语频听阈升高检出率19.61%;对照组检出率2.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高频听阈升高检出率60.78%;对照组高频听阈升高检出率26.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接触粉尘者中疑似尘肺病2人, 对照组没有发现疑似尘肺病患者。矿山组尿常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而心电图、肺功能、X射线、血常规、血压、ALT检出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矿山工人体检异常检出率较高, 应尽量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隔声措施, 加强对矿山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某煤矿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完善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方案以及煤工尘肺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该煤矿1 269名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企业和劳动者问卷调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各类岗位间胸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接尘频繁的1类岗位胸片异常率(1.58%)偏高。各类岗位间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尤其以1类岗位肺功能异常率(14.87%)最高; 烟龄≤ 10年组工人胸片异常率、肺功能异常率均低于10~年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工人胸片、肺功能异常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加、随文化水平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 < 0.05)。个人防护用品佩戴越齐全, 工人肺部健康状况越好(P < 0.05)。
结论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工人仍旧面临着严峻的煤尘威胁。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降低劳动者罹患职业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氧化钛粉尘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和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接触二氧化钛粉尘的在岗作业工人114名为接触组, 该厂不接触任何有毒有害因素的后勤岗位162名作业工人为对照组, 对其肺通气功能、鼻咽部疾病及血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接触组个体接触环境中二氧化钛粉尘的浓度为(1.494 ±1.005) mg/m3(0.424~6.375 mg/m3),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接触组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9.6%, 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10.5%, 高血压检出率28.1%, 慢性鼻炎的检出率为50.9%, 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触组不同工龄段高血压检出率的增加与接触二氧化钛粉尘无直接关联(P>0.05)。接触组慢性咽炎的检出率为82.5%,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低浓度接触二氧化钛粉尘, 可导致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肺功能障碍为主的肺通气功能损害, 且与血压改变、慢性鼻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企业应积极做好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接触噪声工人听力损失情况,探究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企业暴露于职业性噪声超过一年的3 411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噪声作业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结果 该企业有509人检出有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5.7%。听力损失组的接触噪声声级、接触噪声工龄、婚姻情况和工作班制情况与听力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接噪工龄、接触噪声声级增大,听力损失的风险增高(OR=1.09~1.54,P < 0.01);相比三班制,单一班制和两班制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2.43,P < 0.01或0.05)。
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不容忽视。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为噪声作业工人开展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实行科学健康的工作班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接触噪声的体检人员开展健康宣教与干预措施, 分析健康教育在噪声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某铝业公司在岗接触噪声作业工人, 按照部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两组工人各234名和261名。对照组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试验组除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外, 同时采用健康教育、定期监督干预; 比较两组职业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经健康教育与干预措施后, 试验组掌握噪声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比例(83.46%)高于对照组(30.00%), 听力异常率(13.39%)低于对照组(21.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升噪声职业病防治效果, 降低听力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英德市水泥行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该市水泥行业461名男性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 对噪声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 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有194名(42%)工人日接触噪声声级大于85 dB (A), 有343名(占74.7%)噪声作业工人未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耳塞);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检出率为5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16~25岁, 26~35岁、36~45岁、≥ 46岁工人发生听力损伤的OR值分别为3.101、10.625、24.000(P < 0.01或0.05);相比1~5年工龄工人, 6~10年、11~15年、≥ 16年工龄工人发生听力损伤的OR值分别为2.853、3.424、3.659(P < 0.01);与环润工相比, 巡检工、机修工、管理人员、电工发生听力损伤的OR值分别为3.227、4.840、5.417、5.556(P < 0.01);相比不吸烟、不饮酒者, 吸烟、饮酒者发生听力损伤的OR值分别1.666、1.845(P < 0.01)。
结论 水泥行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较为严峻。听力损伤与工龄、年龄、噪声作业和个人吸烟与饮酒习惯均有关, 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室内装修危险因素对装修工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室内装修工人作业的卫生情况及其对工人健康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监测方法,检测工人作业岗位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粉尘和噪声。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装修工人从事的作业环境并不理想,各种岗位的有害因素都有超出国家卫生限值的现象。工人因长时间的接触有害危险因素,而产生的相应的临床症状。结论造成超出国家卫生限值主要原因是装饰材料质量的问题。只有保证装修产品合格、环保,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才能保障室内装修工人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纺织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防护情况,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6—7月,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存在噪声危害的227家纺织企业中抽取大、中、小型企业31家,抽取1052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密市纺织企业耳塞等防护用品的发放率为86.88%,防护用品佩戴率为91.03%。不佩戴防护用品的原因:回答佩戴防护用品不舒服占74.39%;回答戴不戴无所谓的占65.85%。获得职业防护知识的途径人数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手机、网络(56.56%),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49.52%),电视报纸(24.05%),健康宣传栏(16.44%),其他途径(6.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型企业(OR=1.582)、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OR=1.474)、工间进行监督检查(OR=1.432)是工人佩戴防护用品的促成因素(P均<0.05)。结论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开展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和工间监督检查,提高防护用品的使用率,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李俊卿  李梦 《职业与健康》2014,(17):2387-2389
目的探索室内装修工人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更加有效的新措施。方法对达州市管理规范的4家装修公司(公司组)的178名装修工人和164名个体装修工人(个体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公司组和个体组工人的身份、文化程度、经济负担、漆工作业场所苯浓度超标率和木工作业场所甲醛浓度超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司组工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率和知晓率均高于个体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组灰石工的胸部x线表现异常率、听力异常率、粉尘浓度超标率和噪声强度超标率、漆工白细胞异常率、木工的丙氨酸转氨酶异常率均高于公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规范化的装修公司,规范装修制度,同时把好装修建材质量关,更有利于室内装修工人的职业病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钢铁企业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 以及她们对国家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 以保障和促进女职工生殖健康。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选取某钢铁企业机关后勤和五个主要生产部门2 120名女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女职工进行妇科体检, 发放调查问卷, 内容涉及对国家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的了解、自身岗位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知晓、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需求。体检包括妇科常规检查、乳腺检查、白带检查、妇科B超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结果 本次实检1 790人, 总受检率为84.43%。妇科检查发现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61.56%)、宫颈炎(检出率36.20%)和子宫肌瘤(检出率24.69%)是女性的多发妇科疾病, 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P < 0.05), 宫颈炎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P < 0.0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部门女职工妇科体检的各项阳性率均高于机关后勤女职工, 其中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宫颈炎、阴道炎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4.70%。超过一半(占56.87%)的女职工知晓自身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但对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女职工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知晓率不高。女职工对本年龄段妇科常见病关注度较高, 基本在70%以上。49.16%的女职工选择手机网络获得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
结论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会对女职工的生殖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该企业女职工对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了解不够。企业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女职工需求, 普及生殖保健知识, 定期进行常规妇科疾病的普查, 切实保障女职工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噪声、粉尘接触对职业人群血压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某钢琴制造厂765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不接触粉尘和噪声组(对照组,n=237)、噪声接触组(n=167)、粉尘接触组(n=222)和噪声与粉尘联合接触组(n=139),分析4组人群血压情况。
结果 4组人群在年龄、BMI指数和体育锻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对照组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其他3组。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0.3%(155/765),4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以对照组最低,同时接触噪声与粉尘组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噪声、粉尘及噪声粉尘联合暴露均能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的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噪声(OR=2.646)、粉尘(OR=1.713)及噪声和粉尘联合暴露(OR=2.624)能增加人群罹患高血压的风险(P < 0.01)。
结论 噪声、粉尘接触对职业人群的舒张压、收缩压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同时接触噪声、粉尘危害因素的职业人群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可能比单独接触粉尘的人群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某煤矿接尘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探讨煤尘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影响, 为煤工尘肺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该煤矿2 224名在岗工人按工种大致分为3类:1类工种接触煤尘浓度较高; 2类工种接触煤尘浓度较低(大多低于职业接触限值); 3类工种接触煤尘很少甚至不接触。对不同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并对职工胸片和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发现职业禁忌证54人, 其中尘肺病10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类工种与2、3类工种相比, 工人胸片异常、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P < 0.01);同接尘工龄较短的工人相比, 接尘工龄较长工人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P < 0.01或0.05);吸烟是引起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 煤尘对接尘职工身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煤矿企业应不断努力改善接尘工人的工作环境, 尽一切努力降低工人煤尘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室内装修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对装修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07年7—10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泸州市市区室内装修工人200例,同时抽取从事室外作业的工人200例作为对照,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个体防护以及全身各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调查对象对装修材料的危害认识及职业病的认知不够,工作条件较差,个体防护措施欠缺。室内装修工人皮肤红肿(13%)、皮肤干燥(10%)、头痛(8.0%)、头晕(9.5%)、咳嗽(15.5%)、气喘(8.5%)、胸部紧迫感(7.5%)、恶心(8%)、呕吐(5%)、眼部异物感(30.0%)、眼部疼痛(15.0%)、怕光流泪(15.0%)、嗅觉异常(15.0%)、鼻咽部不适(12.5%)、咽痛(10.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室内装修材料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室内装修工人健康已造成潜在威胁,应加强其职业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某机械制造企业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鼻、咽部健康的影响,为在相关行业中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广州市某机械制造企业2 014名工龄>1年的男性工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在这些男性工人中,以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或接触噪声的733名作业人员为对照组,接触电焊烟尘、锰尘、棉尘、砂轮磨尘、有机粉尘的619名作业人员作为粉尘接触组,接触汽车尾气、二甲苯、汽油的622名作业人员作为化学危害因素接触组,分析各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患病率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鼻炎患病率方面,粉尘接触组为13.6%(84/619),化学危害因素接触组为9.8%(61/622),对照组为13.1%(101/773),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咽炎患病率方面,粉尘接触组为69.1%(428/619),化学危害因素接触组为64.7%(402/622),对照组为42.3%(327/773),两组接触组慢性咽炎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尚未发现接触粉尘和接触化学危害因素对慢性鼻炎患病率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粉尘(OR=2.801,P<0.01)和接触化学危害因素(OR=2.362,P<0.01)可能均为患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与18~29岁年龄组相比,30~39岁年龄组(OR=1.361,P<0.01)、40~49岁年龄组(OR=1.516,P<0.01)、50~60岁年龄组(OR=2.444,P<0.01)患慢性咽炎的危险度可能增加;偶尔饮酒、偶尔吸烟、经常吸烟均可能为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OR=1.778、1.707、1.324,P<0.05)。[结论]职业性接触粉尘、化学有害因素可能对咽部疾病有重要影响,应督促工人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饮酒对鼻、咽部健康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