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壮医刺血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RA病例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基础治疗药物为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只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行壮医刺血疗法。治疗12周。观察两组关节晨僵、肿胀、触痛症状以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变化,以△DAS28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晨僵时间缩短、肿胀关节数少、触痛关节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RP、ESR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DAS28值更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壮医刺血疗法能减轻RA患者关节晨僵、肿胀、触痛症状,降低炎症性指标,改善临床疗效。结论:壮医刺血疗法治疗RA,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和缓解疾病活动的疗效,见效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为特点,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皮下结节,肤温升高,功能障碍等,晚期易造成对关节骨的破坏,引起关节畸形甚至导致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RA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目前我国RA的患病率为0. 32%~0. 36%[2]。壮医治疗RA方法众多,其中火针疗法具有祛瘀解毒、温阳散寒、消肿散结、除湿止痛、通调三道两路(调节内分泌-免疫、调节代谢、影响外周血象)的作用,能够达到减轻RA患者关节肿胀及疼痛等症状的目的。本文就近年来壮医火针疗法治疗RA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历节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活动期RA 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历节胶囊,对照组40例采用雷公藤多苷片,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历节胶囊在总有效率、改善活动期RA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雷公藤多苷片作用相似,但在总显效率、改善全身症状及降低ESR、RF滴度方面显著优于雷公藤多苷片.结论 历节胶囊可综合改善活动期RA的关节及全身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消痹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服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消痹冲剂。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ESR、CRP、关节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握力、晨僵时间及DAS28评分。结果:在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降低DAS28评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消痹冲剂可明显降低活动期RA的炎性指标,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EO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活动期EO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甲氨蝶呤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肾蠲痹丸。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间总有效率,治疗4个月后ACR20、ACR50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RF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EOR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壮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法众多,经验丰富,故对近20年壮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壮医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外治法、内治法以及综合疗法3种,外治法以使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及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居多,内治法所用壮医经验方均以壮药为主配伍部分中药组方,综合疗法则以一两种外治法配合壮医经验方共同治疗,其中壮医在运用外治法、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相对深入,而运用壮医经验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藤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慢作用药(DMARDs),治疗组同时给予二藤乌头汤水煎服;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炎症指标及细胞免疫因子(PAF、TNF-a、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包括握力、关节疼痛、步行等,对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炎症指标及细胞免疫因子(PAF、TNF-a、IL-6)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结论:改善炎症指标及细胞免疫因子可能是二藤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致残率、致畸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壮医药以其独特治疗方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疗效显著。文章介绍壮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壮医立体综合疗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壮医药浴作用机理,壮医药浴的种类、常用药物,应该研究、剂型研究进行了述评,认为通过临床实践总结,探求壮医药浴疗法的作用机理,总结壮医药浴常用的药物,阐述壮医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完善壮医药浴内容,将是今后壮医药浴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非熏组采用常规治疗,熏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疗程(20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变化及总体疗效。结果熏蒸组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改善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非熏组。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考察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在风毒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3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组、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对照组180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2%和90%,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简便廉验,患者更容易接受;两组治疗后皮损分布、瘙痒、风团大小、发作频率、舌象评分均有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舌象P<0.01),但脉象、目诊征治疗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LgE、组织胺、cAMP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具有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93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予奥沙普秦肠溶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活血通痹汤加减,主要药物:生地黄、当归、白芍、骨碎补、仙茅、全蝎、雷公藤、清风藤、甘草等。2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2.6%,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的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显著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双手握力增加,DAS28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ESR、CR、RF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对照组为34.8%,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主要机制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RA本身可优势互补,同时与中医药针对其虚损这一病理特点从养阴补元入手,早期介入,标本同治有关。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周翠英.多年来潜心致力于风湿病的临床研究.学验俱丰.其辨治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见解独特,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周老师学习。现将其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藤二草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5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1次;硫酸羟氯喹片200 mg,每日2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藤二草汤,每日3次,口服。疗程12周。于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治疗后关节疼痛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评分、医生评估优于治疗前(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1例。结论五藤二草汤治疗活动期RA疗效显著,且能下调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5.
秦理  杨孝兵  刘丽敏  龙小琴  邵丰 《新中医》2021,53(11):88-9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辅助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为熏蒸组与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西药艾拉莫德治疗,熏蒸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熏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熏蒸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后风湿实验室指标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熏蒸组血清RF、CRP、ES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熏蒸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采用中药熏蒸辅助艾拉莫德治疗,与单用艾拉莫德比较,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改善实验室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ld arthritis,RA)活动期湿热毒痹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四妙消痹汤组,60例)和对照组(甲氨蝶呤组,60例),疗程均为12周。评价治疗前后中、西医疗效,中、西医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DAS28积分,理化指标变化,远期疗效及平均起效时间,其中西医疗效评价参照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判定标准,对药物疗效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20例(ITT集),完成观察患者103例(PP集)。PP分析显示:治疗组(52例)中、西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51例,分别是92.3%vs70.6%及86.5%vs62.7%,P0.05)。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降低中医证候积分、DAS28积分以及远期疗效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一定优势。治疗组起效时间(周)5.31±0.36短于对照组(8.28±0.45,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四妙消痹汤可综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证患者的关节及全身病变,且起效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草药封包疗法在治疗活动期和病情较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治疗活动期和病情较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白芍总苷胶囊、洛索洛芬钠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草药封包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满意率、关节压痛数、肿胀数、DAS28和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临床症状、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部分患者骨质破坏较轻或已经僵直的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中草药封包疗法治疗活动期和病情较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且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雷公藤合剂配合手关节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疾病活动度分层随机对照将60例合格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到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雷公藤合剂(雷公藤、白芍、甘草)+手关节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观察12周。检测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记录指关节压痛数(TJC)、指关节肿胀数(SJ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GH)、疾病活动度评估(DAS28评分)。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比较,均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②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ESR、CRP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8周、12周与治疗前分别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改善炎性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TJC、SJC、DAS28治疗后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分别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③炎性指标ESR、CRP分别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间均有差异;DAS28、GH在治疗后12周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TJC、SJC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进行两组间比较,均P〉0.05,两组间无差异;④不良反应统计学无差异。结论:雷公藤合剂联合手关节操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改善炎性指标方面起效快,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DAS28亦提示在治疗后12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7关节超声评分法(US7)评价艾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艾灸足三里、肾俞和阿是穴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超声参数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0.5%,对照组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S7评分包括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评分、滑膜血流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皮质及软骨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类风湿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AS28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RF...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36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症状缓解情况,检测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中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37(IL-37)、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8%(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关节晨僵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关节疼痛评分则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T细胞亚群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ESR、RF、IL-22、IL-37、G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利于缓解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等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调控IL-22、IL-37、GPI水平以纠正免疫失衡、减轻炎性损伤、保护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