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41例颈源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运用龙氏治脊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电动牵引治疗,观察其血压波动和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颈椎病积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分级比较,治疗组血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23%,高于对照组70.00%。结论与颈椎电动牵引治疗相比,龙氏治脊疗法能整复颈椎关节错位、松解颈椎软组织,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刺激,两者结合,"筋骨并重",能比较彻底地解除椎动脉及周围交感神经受到的牵拉、压迫、刺激,从而达到治疗颈椎引起的高血压的目的,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龙氏治脊手法结合圆利针斜刺阿是穴对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综合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临床观察龙氏治脊手法结合圆利针斜刺阿是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临床体征积分和中医伴随症状积分的变化,并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腰背部推拿+针灸阿是穴+拔罐、腰背部推拿+干扰电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龙氏治脊手法结合圆利针斜刺阿是穴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临床体征积分均明显少于腰背部推拿+针灸阿是穴+拔罐、腰背部推拿+干扰电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前后对比,龙氏治脊手法结合圆利针斜刺阿是穴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临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伴随症状积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外治法,龙氏治脊手法结合圆利针斜刺阿是穴能更好地改善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与牵引、针灸、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7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实施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牵引、针灸、推拿推对比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5.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与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龙氏治脊疗法和针灸治疗两组的疗效比较.结果: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0.05).结论:龙氏正骨治脊疗法对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龙氏治脊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和91.67%。而对照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则分别为26.67%和68.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龙氏治脊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针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龙氏治脊疗法与电针治疗的临床观察,对比两者治疗骨盆旋移综合征的疗效,为提高临床疗效寻求适宜疗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龙氏治脊疗法行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均于治疗8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P0.05)。结论:龙氏治脊疗法治疗骨盆旋移综合征的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推拿和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推拿加牵引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加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推拿和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推拿加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加味葛根汤联合龙氏治脊、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技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102例,采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葛根汤联合龙氏治脊、PNF技术,对照组采用牵引加传统按推、点穴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2.00%,对照组为82.69%,2组间对比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加味葛根汤联合龙氏治脊、PNF技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牵引加传统按推、点穴手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传统针灸配合龙氏治脊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眩晕程度评定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Committee on Hearing and Equilibrium,CHE)6分制功能水平分级法标准的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HE6分制功能水平分级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HE6分制功能水平分级法改善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治脊疗法治疗老年颈性眩晕可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郑春莉 《新中医》2021,53(11):152-154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治疗骨盆旋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骨盆旋移综合征70例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研究组采用龙氏治脊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体征积分、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闭孔宽度差、髋骨宽度差、髂嵴高度差、股骨颈长度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治脊疗法治疗盆骨旋移综合征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纠正盆骨移位,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2例。对照1组采用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对照2组采用龙氏治脊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3组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VAS)评分、颈痛量表评分(NPQ)、临床症状体征等来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1组为78.1%,对照2组为8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的VAS及NP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1、2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刃针治疗或者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理脊推拿配合益气通脉饮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 6 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6例采用理脊推拿配合益气通脉饮治疗 ;对照组 32例口服西比灵配合牵引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80 .5 % ,对照组显效率为 5 9.4 %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理脊推拿配合益气通脉饮治疗颈源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结合正清风痛宁水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整脊推拿结合正清风痛宁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81.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推拿结合正清风痛宁水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9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9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采取针27疗法,对照组采取牵引、针灸、口服药物等治疗.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85.9%,对照组为6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整脊疗法配合捏脊疗法和单纯捏脊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颈源性失眠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使用捏脊+整脊疗法,对照组使用捏脊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疗法配合捏脊是治疗颈源性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整脊疗法(治疗组)与针刺疗法对照组各治疗颈源性高血压患者30例,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症状积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3.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血压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整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针灸结合牵引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治脊疗法,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齿突与侧块间距差、枢椎棘突偏移距离之差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治脊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寰枢关节错位患者齿突与侧块的位置关系以及枢椎的旋转,对寰枢关节错位患者的症状改善也明显优于牵引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压痛点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压痛点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压痛点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整脊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源性失眠患者240例,均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2例、整脊对照组79例和针刺对照组79例。治疗组给予整脊结合针刺治疗,整脊对照组给予整脊疗法治疗,针刺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2%,整脊对照组有效率为73.41%,针刺对照组有效率为68.35%,治疗组优于整脊对照组、针刺对照组(P0.05);三组治疗后睡眠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整脊对照组、针刺对照组(P0.05);三组治疗后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整脊对照组、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