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SLC25A13基因突变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26例NICCD患儿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尿有机酸和SLC25A13基因分析,并随访2年.结果 NICCD患儿出生体重偏低,平均黄疸出现年龄29 d.实验室检查改变包括肝功能异常、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甲胎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低血糖、高氨血症.串联质谱分析发现多数患儿有瓜氨酸等氨基酸特异性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分析有尿4-羟基苯乳酸和4-羟基苯丙酮酸升高.SLC25A13基因分析共发现12种致病突变,其中G386V,R467X,K453R,1192-1193delT为新突变.26例患儿的突变总检出率84.6%,851del4、1638ins23及IVS6+5G>A为热点突变,突变率分别占总突变的40.9%、20.5%和11.4%.26例NICCD患儿中5例(19.2%)预后不良,4例死亡,1例接受肝移植.NICCD患儿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851del4、1638ins23及IVS6+5G>A突变为中国人SLC25A13基因的热点突变,部分NICCD患儿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生化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生化改变特征。方法对经基因学确诊且平均月龄为3个月的26例NICCD患儿进行常规生化检查、气相色谱质谱检查及串联质谱检查并分析。结果 NICCD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乳酸水平升高均占100%,血氨及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均占95.2%,胆汁酸水平升高占90.0%,低蛋白水平占84.0%,血脂水平升高占50%。半乳糖增高占78.3%,4-羟基苯乳酸增高占52.2%。C14增高占84.7%,C16增高占71.4%,瓜氨酸增高占66.7%。结论 NICCD患儿存在糖,氨基酸及脂肪酸代谢异常,以半乳糖、瓜氨酸及长链酰基肉碱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技术用于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筛查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中国人群SLC25A13基因的热点突变类型(851del4、1638ins23、IVS6+5G>A和IVS16ins3kb)设计特异性HRM扩增引物,挑选经测序证实的50名正常对照和20例NICCD患儿,建立和完善HRM检测条件.用优化后的HRM检测方法对171例临床疑似的NICCD患者进行HRM筛查.若受检样本的熔解曲线与阳性质控样品相吻合,则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优化后的HRM方法能准确地对50名正常对照及20例NICCD患儿进行基因分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 (70/70).重复实验表明,相同基因型的不同样品HRM熔解曲线完全吻合,重复性好.在171例疑似患儿中,有7例患儿熔解曲线与阳性质控样品基因型相符,其HRM基因分型为:1例851del4纯合突变,1例IVS6+5G>A杂合突变,3例851del4杂合突变,1例[IVS6+5G> A]+[851del4],1例[1638ins23+IVS16ins3kb]+[1638ins23].DNA测序证实了HRM基因分型,准确率为100%.结论 HRM技术具有高通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对临床疑似的NICCD患儿进行基因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的意义,初步了解江苏省盐城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及病种分布情况。方法对盐城市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有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在出生72h后充分哺乳,由专业医务人员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样本,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和非衍生化实验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酰基肉碱、琥珀酰丙酮等指标,筛查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等27种疾病,对可疑结果进行复检和召回复查,对高度可疑结果进行确诊和跟踪随访。结果共筛查新生儿78904例,其中可疑阳性693例(0.9%),确诊18例,发病率1/4384。其中高苯丙氨酸血症10例,发病率1/7890;高脯氨酸血症3例,发病率1/26301;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瓜氨酸血症I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1例,发病率分别为1/78904,此外发现有明显生化表现的高苯丙氨酸血症致病突变携带者2例和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致病突变携带者1例。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筛查可及时发现遗传代谢病患儿,具有一次检测同时筛查多种疾病的特点,这对降低本地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怀化市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怀化市2015年3月~2018年2月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的新生儿85 604例,其中男性45 969例,女性39 635例,并对其中确诊的16例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筛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85 604例新生儿中筛查并诊断氨基酸代谢病16例,发病率为1/5350,分别为高苯丙氨酸血症6例(37.5%),高甲硫氨酸血症4例(25%),瓜氨酸血症I型3例(18.75%),希特林蛋白缺乏症2例(12.5%),高脯氨酸血症I型1例(6.25%)。结论怀化市新生儿期高苯丙氨酸血症最常见,其次为高甲硫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I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高脯氨酸血症I型。串联质谱技术在氨基酸代谢病早期诊断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利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283 104名新生儿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对筛查出的疑似SCADD患儿通过尿有机酸检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ACADS)突变检测进行确诊。结果共确诊4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儿,患病率1. 4/10万(1/70 776)。患儿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串联质谱检测显示血丁酰基肉碱(C4)及其与乙酰肉碱(C2)、丙酰肉碱(C3)比值均增高。对4例患儿进行尿有机酸分析,乙基丙二酸均增高[8. 41~36. 34 mg/g肌酐(正常值0~6. 20 mg/g肌酐)],还有2例伴乳酸增高,1例伴丙酮酸增高。基因测序共发现7种ACADS突变,4种为已知突变,3种未报道突变,均为错义突变。4例患儿均为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 1031AG/c. 989GA; c. 1186GA/c. 1195CT; c. 1031AG/c. 445AT; c. 1130CT/c. 1157GA。常见突变为c. 1031AG(25%),ACADS基因型与乙基丙二酸以及C4浓度水平无明显相关。对患儿进行饮食指导,随访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结论通过血串联质谱筛查配合基因测序可以对SCADD明确诊断,早期确诊的新生儿无临床症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怀化市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了解怀化市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出生72h后经充分哺乳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制成干血滤纸片,应用串联质谱技术(MS/MS)测定血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浓度及其比值(Phe/Tyr)进行HPA筛查,筛查原标本血Phe浓度120μmo L/L,或同时伴有Phe/Tyr2.0为阳性,初筛阳性者立即召回复查,复查阳性者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尿有机酸分析及下一代测序技术(NGS)检测阳性患儿的突变基因。结果怀化市2015年3月-2017年12月共筛查新生儿79 205例,其中男性42 592例,女性36 613例,确诊HPA患儿6例,HPA检出率为1/13 201。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HPA筛查的检出率为1/13 201,明显高于之前报道的应用茚三酮荧光法进行新生儿HPA筛查的检出率1/40 758。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HPA筛查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统计并了解我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12月余姚市出生的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通过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样本中氨基酸及酰基肉碱等指标,以筛查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病共26种遗传代谢病,可疑阳性者进一步确诊。结果共筛查21 024例新生儿,可疑阳性769例,确诊8例,包括苯丙酮尿症4例,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瓜氨酸血症Ⅰ型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例。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发展,实现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从而避免患儿发生不可逆性的生长及智能发育障碍,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LC25A13基因突变在中国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中的检出率,初步了解突变患儿血生化及氨基酸谱特征,肝脏活组织病理变化。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满足本研究入选条件者共115例进行了血氨基酸质谱分析,伴血浆瓜氨酸明显升高的患儿进行SLC25A13基因全部外显子及邻近序列测序,不伴血浆瓜氨酸明显升高的患儿进行SLC25A13基因常见突变851del4(突变Ⅰ)及突变1638ins23(突变Ⅲ)筛查,突变851del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双标记探针法检测,突变1638ins23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法检测,对仅检出单个位点突变的筛查对象,继续进行其余已报道的10种突变位点检测。检测结果仍为单个杂合突变的对象进行SLC25A13基因所有外显子区及其邻近序列分析。对确诊突变患儿的临床表现、血生化及血氨基酸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5例伴血瓜氨酸明显升高的患儿共检出突变4例,其中纯合突变851del4/851del41例,复合杂合突变851del4/1638ins231例,杂合突变851del42例;110例不伴血浆瓜氨酸明显升高患儿共检出突变6例,其中纯合突变851del4/851del41例,复合杂合突变851del4/1638ins231例,杂合突变851del44例。115例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共检出SLC25A13基因突变10例,占8.7%。突变患儿血生化改变包括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明显升高,AST升高较ALT明显。血串联质谱发现5例突变患儿有特征性氨基酸瓜氨酸、苏氨酸及蛋氨酸升高,另5例突变患儿并无血氨基酸改变。10例患儿中有7例行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4例有显著的脂肪变性。结论SLC25A13基因突变是中国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肝脏活组织病理、血生化及氨基酸谱等检查对诊断SLC25A13基因突变患儿有重要意义,但最终仍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柳州地区高危儿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儿串联质谱及基因结果分析,了解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在该地区发病率以及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疑似遗传代谢疾病就诊高危患儿2634例,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疑似患者进一步经基因测序确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者,并结合患者基因与生化指标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结果确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7例。确诊组对象生化指标总胆红素(BILIT)、谷丙转氨酶(ALT)、血糖(GLU),以及串联质谱指标瓜氨酸(CIT)、甲硫氨酸(MET)、酪氨酸(TYR)水平,与对照组对象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及基因测序手段确诊,可以早期诊断不同突变的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特别在高危儿诊疗疾病过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快速诊断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的方法,初步探讨NICCD在直接胆红素增高的黄疸患儿中所占比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122例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增高的黄疸患儿SLC25A13基因(热点突变分析位点包括:851del4、1638ins23、IVS6+5G〉A、IVS16ins3kb和IVS11+1G〉A)进行热点突变分析。结果在122例纳入实验研究的患者中,发现6例患儿为851del4纯合子;2例为1638ins23/IVS6+5G〉A突变;2例为851del4/IVS16ins3kb突变。还有8例患儿只发现了一个SLC25A13基因突变,其相应等位突变尚不清楚,但是后续的实验证实了这8例患儿为NICCD。暂时未发现有IVS11+1G〉A突变。在这些热点突变类型中以851del4突变所占比例最高,占了71.4%(20/28),其次为IVS16ins3kb和1638ins23,各占10.7%。NICCD患儿占总受检人数的14.7%。结论 1.SLC25A13基因热点突变分析能快速准确地诊断NICCD。2.SLC25A13基因突变以851del最为常见。3.NICCD在直接胆红素增高的黄疸患儿中占相当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桂中地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分子基因测序结果分析,研究该地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发生率及基因突变类型,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通过检测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40168例串联质谱结果,对疑似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对象,进一步应用测序手段对SLC22A5基因进行检测确诊。结果确诊13例患儿10种突变类型,包括10例PCD患者,杂合突变携带者3例。其中不乏新发突变类型。结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在桂中地区存在较高发生率以及多种突变类型,通过基因分子精准检测,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实验室依据及疾病诊疗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一例临床怀疑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明确致病突变,并对其相关的临床特点、转归进行总结。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外周血DNA,应用高通量捕获测序确定患儿ASS1基因突变情况,并用Sanger测序验证测序结果以及ASS1基因的家系分析。结果患儿生后第6天出现体温不升、呻吟、喂养困难、惊厥,血氨明显升高(1240μmol/L),血串联质谱(MS/MS)分析提示血瓜氨酸显著升高(1979.03μmol/L),尿气相色谱/质谱(GC/MS)提示乳清酸升高,予限制蛋白饮食、精氨酸治疗后血氨恢复正常,神经系统损害持续加重,头颅MRI提示脑萎缩、脑软化明显,随访至12月时死亡。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患儿ASS1基因存在c.910CT和c.1087CT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910CT突变来源于父亲、c.1087CT突变来源于母亲。c.910CT突变导致第304号氨基酸由精氨酸变异为色氨酸,c.1087CT突变导致第363号氨基酸由精氨酸变异为色氨酸,为错义突变。结论通过高通量捕获测序和Sanger测序确定了一例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的致病基因,随访发现该复合杂合突变引起的瓜氨酸血症患儿临床表现重,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及高危儿童进行遗传代谢病(IMD)筛查,探讨其应用价值,分析IMD临床特点,为实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对我科新生儿2154例及高危儿童11例进行40余种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等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可疑阳性者召回行尿液、血液的有机酸、氨基酸及基因突变分析,并结合其临床表现进行确诊。结果 2165例患儿中确诊IMD患儿5例,男2例,女3例,检出率为1:433。结论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在筛查新生儿及高危儿童IMD检测快速、准确、高通量,可在早期发现IMD患儿,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患儿死亡率,减轻或避免不可逆的器官损伤,提供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南通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14年5月—2018年4月间168 800例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患病情况,分析本地区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基因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茚三酮荧光法对168 800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将筛查阳性者进行串联质谱检测,同时做尿蝶呤检测、红细胞二氢喋啶还原酶测定和基因诊断。结果 HPA患儿共确诊27例,其中1例为BH4血症。初筛阳性人数是335例,其中已召回318例,召回率是94.93%,初筛阳性率是0.198%,阳性预测值是8.18%。患病率是0.0154%(26/168 800),明显高于全国和江苏省患病率。同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南通地区基因突变主要出现在第7号外显子,以R243Q突变频率最高,占了17.857%。这符合中国人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AH)特点。结论南通地区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病率较高,通过新生儿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对控制患儿病情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明确了南通地区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基因主要的突变位置在7号外显子上,以R243Q突变频率最高,因此明确的基因型对患儿疾病分型、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我院新生儿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探讨其应用价值,并了解我市串联质谱目标筛查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利用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对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有机酸代谢和脂肪酸氧化代谢三类共26种遗传代谢病初筛,可疑阳性者召回采集尿液、血浆进行有机酸、氨基酸及基因突变的分析,并结合其临床表现进行确诊。结果 11 204例新生儿中筛查出可疑阳性295例,阳性率1/38;确诊5例患儿,男4例,女1例,发病率为1/2241。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利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早期发现及诊治,有效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甘肃地区新生儿干血斑样本中11种氨基酸浓度及相关氨基酸代谢物间浓度比值的正常参考范围,为该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非衍生化干血斑样本前处理,串联质谱技术检测甘肃地区35 086例新生儿全血样本中11种氨基酸浓度,并通过串联质谱Neo BaseTM Data Suit数据分析系统计算相关氨基酸间的浓度比值。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95%可信区间确定其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甘肃地区新生儿干血斑样本非衍生化法串联质谱检测11种氨基酸正常参考值(μmo L/L)及相关氨基酸间浓度比值范围分别为:丙氨酸210.11~743.09、精氨酸1.65~34.79、瓜氨酸4.19~25.32、甘氨酸173.20~756.66、亮/异亮氨酸75.76~247.56、蛋氨酸3.32~26.22、鸟氨酸32.35~203.60、苯丙氨酸25.34~75.26、脯氨酸74.00~258.51、酪氨酸35.04~144.55、缬氨酸55.70~182.24、丙氨酸/鸟氨酸0.01~0.37、瓜氨酸/丙氨酸0.46~9.97、蛋氨酸/苯丙氨酸0.32~0.82、鸟氨酸/瓜氨酸3.52~14.98、苯丙氨酸/酪氨酸0.24~1.04、酪氨酸/瓜氨酸2.15~12.88。结论甘肃地区新生儿干血斑样本中11种氨基酸及相关氨基酸间浓度比值正常参考范围的建立,可为本地区新生儿群体氨基酸类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在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采集到的5000份新生儿足跟血样,利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疑似样本经基因检测复测,对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在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应用价值予以分析。结果基因检测结果证实,氨基酸代谢障碍12例、有机酸代谢障碍10例、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18例,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符合率与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遗传代谢病患儿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筛查指标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生缺陷防控中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一对临床拟诊希特林蛋白(Citrin)缺乏症的双胞胎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和SLC25A13基因基因突变分析,为临床治疗及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患儿临床资料,结合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同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SLC25A13基因测序。结果双胞胎患儿血瓜氨酸明显增高,尿4-羟基苯乳酸及4-羟基苯丙酮酸均显著增高,Sanger测序对SLC25A13基因分析,双胞胎患儿均检出已知致病突变c.851-854del GTAT(纯合),突变来自父母双方。结论 Citrin缺陷导致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至今没有公认的临床或生化诊断标准。需要综合分析临床、生化、代谢组学等多种结果,而SLC25A13基因分析是本病确诊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SLC25A13基因突变及生化改变特点,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胆汁淤积性肝病就诊的婴儿59例,其中经SLC25A13基因分析确诊的NICCD患儿36例为病例组,排除NICCD且未发现明确病因的23例特发性新生儿胆汁淤积症(INC)患儿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提取DNA进行SLC25A13突变检测,并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数据资料。结果:NICCD组ALT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检出SLC25A13基因突变10种,其中851del4、IVS16ins3kb、IVS6+5G>A和1638ins23 突变占全部突变数量的82%。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NICCD患儿其SLC25A13基因突变分布未见不同。SLC25A13基因突变与患儿的血糖、ALT、AST、ALP、TG及HDL-C水平无关联,而与GTT的水平有关联。结论:低LDL-C血症可能是NICCD患儿血脂紊乱的特点。NICCD患儿SLC25A13基因的高频突变类型为851del4、IVS16ins3kb、IVS6+5G>A和1638ins23。本文NICCD患儿的SLC25A13突变分布与GGT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这一发现的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