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引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据此制订科学的防范措施。方法:从我院门诊西药房管理系统中调取近1年内记录在案的调剂差错处方共计2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210例调剂差错处方的差错类型进行统计归类,并对引起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210例调剂差错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引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因素包括药师因素、医师因素、患者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药师因素主要包括药品数量差错、药品剂型规格差错、药品用法用量差错、药品包装或名称相似发错药、用药禁忌差错等;其中医师因素主要包括用药禁忌差错、药品用法用量差错;其中患者因素包括药品数量差错;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嘈杂、沟通不良。结论:引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主要来自药师、医师、患者和环境四个方面,其中来自药师方面的因素是引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主要因素,鉴于此,门诊西药房需不断强化药师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加强处方调剂管理,同时增强药师、医师的责任心,不断改善环境、规范管理,才能够有效防范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间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处方作为本研究对象,总计1327例,分析处方调剂差错出现的影响因素,依据统计数据结果,结合本院门诊西药房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差错措施。结果: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影响因素包括药师因素、医师因素、药品因素及环境因素4方面,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医师因素,为此,需要通过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医师、药师的培训教育,提高专业素养与工作服务水平,增强责任心,并不断改善门诊西药房环境,做好药品分类及统计工作等,以减少差错。结论:影响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的因素最多,处方调剂差错是影响处方调剂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减少差错就必须强化医师、药师的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门诊药房环境,以保证合理用药、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西药房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存在差错的处方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2012年至2014年共存在125张处方调剂差错事件,2012年存在55例,2013年存在42例,2014年存在28例,所有处方调剂差错中,品种差错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数量差错、错发患者差错、用法用量差错以及其他差错。结论:对诱发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规范门诊药房管理,可降低调剂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改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西药房2015年-2017年发生处方调剂差错的处方12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20份处方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记录其调剂差错类型,包括药品种类、用法用量、用药禁忌差错等。在统计处方调剂差错类型,分析调剂差错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改善方案并实施。结果:120份调剂差错处方中,差错类型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同一药物规格分辨问题、药物品种数量问题、药物用法用量问题和药物禁忌问题,分别占比31.7%、28.3%、25.0%、15.0%。120份处方的调剂差错原因主要包括同品规格不同、药品名称类似、药品包装类似、药品摆放位置出错、处方错误、药品配伍禁忌出错和药品用法交代不清晰等,其中占据前三位的从高到低依次为药品配伍禁忌出错、药品摆放位置出错和药品名称类似。结论: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主要包括同一药物规格分辨问题、药物品种数量问题、药物用法用量问题和药物禁忌问题,只有从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等几个全面入手,才能够降低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提高西药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药房调剂处方差错原因,探讨相关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至2017年西药房调剂处方1968张,对其中的72张差错处方类型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实施防范对策。结果:差错类型包括用药品种差错(38.9%)、药品数量差错(29.2%)、用法和用量差错(20.8%)、用药禁忌差错(11.1%);差错原因包括药师不熟悉用药禁忌(43.1%)、同种药物规格不同(27.8%)、药品包装相似(16.7%)、药品名称相似(12.5%)。结论:西药房调剂处方差错类型及原因多种多样,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实施防范对策,对调剂差错的减少、用药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中的作用予以探讨。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程序,根据处方调剂流程设计调剂差错登记表,分别统计实施前2017年3~5月的调剂差错情况和实施后2017年6~8月的调剂差错情况,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经过对导致调剂差错发生的人员、药品和环境因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调配差错明显减少。差错发生率由实施前的0.17%降为实施后的0.09%,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初步实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的应用有效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中药处方调剂差错现象的原因,探究相应管理对策,减少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方法:查阅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记录资料,归纳整合出现的差错,并分析差错原因。针对各类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再对采取干预措施后一年中出现的差错及其原因进行记录和分析。最后对比采取措施前后的统计数据。结果:经过分析差错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调剂差错实际发生数量由50例降低到12例,差错明显减少(P0.05)。结论:门诊中药房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证中药处方调剂质量,减少处方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药房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产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全面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方法:回顾分析门诊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60例调剂差错案例,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门诊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主要差错有:处方初审失误、调剂失误、发药程序错误,其原因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专业调剂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药师责任心不强、药品摆放不当等。结论:规范调剂流程,严格审核开具处方,严格遵守调剂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可有效减少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1-12月门诊中药房调剂出错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分析处方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1年之后,再统计2012年1-12月门诊中药房调剂出错的处方及原因,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的中成药调剂差错、中草药调剂差错、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度中成药调剂差错例数为32例,明显多于2012年度(10例)(P0.01);2011年度中草药调剂差错例数为21例,明显多于2012年度(P0.01);2011年度门诊患者对中药治疗满意度为74.0%,明显小于2012年度(96.0%)(P0.05);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2011年度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2±5)分,明显小于2012年度(P0.01)。结论:采取积极的、正确的中药房处方差错干预对策,能够明显改善医院门诊中药房的调剂质量、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常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浙江衢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门诊部取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案例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总结出其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做相关统计。结果:根据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所得的统计结果可知,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大致分为6种:处方核对不严谨,39.4%;处方与患者病症不匹配,26.7%;药房工作人员疏忽,21.7%;药房存在药物分类杂乱情况,7.1%;不合格药物没有及时清除,3.1%;其他相关原因,2.4%。结论: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对药房做一整治,作出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处方调剂准确率,使患者安心拿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原因,探讨防范措施,为提高药房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2013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登记本为资料来源,对差错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差错类型。结果:我院2010年-2013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登记本共记录有65例病例出现药物处方调剂差错,其中由于药师原因出现差错45例,差错率为69.2%,医师原因出现差错12例,差错率为18.5%,患者原因出现差错6例,差错率为9.2%,其它原因出现差错2例,差错率为3.1%。结论:提高门诊药房药师的工作责任心及专业素质,重视处方调剂差错,规范调剂流程,最终降低调剂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住院西药房在药品调配过程中出现各种差错的原因,针对差错原因,找到正确、合理的改进措施,降低药品调剂差错,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及时性、准确性。方法:通过对住院西药房所发生的内部差错进行汇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种类,并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制定正确的改进措施,药品调配差错率明显降低,内部差错显著减少,临床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门诊中药房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防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36例差错及产生差错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中药调剂工作中发生的主要差错包括:处方初审差错、调剂差错、复核发药差错。结论:加强药品调剂管理有助于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调剂常见差错的相关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9月中药房在中药调剂中出现差错的116例病例资料,分析中药调剂常见差错的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本研究中116例出现中药调剂差错的病例中,主要原因包括药品因素、调配因素及处方因素,占比分别为40. 52%、32. 76%、26. 72%。结论中药调剂过程中极易出现差错,应积极对差错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差错发生率,提升用药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原因、解决方案及效果。方法:将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中草药房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分析,以对实施解决方案前的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的门诊中草药房处方4 000张作为对照组,以其后的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的门诊中草药房处方4 000张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调剂差错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调剂差错处方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并实施解决方案实用、高效,大大降低了门诊中草药房调剂差错率,进一步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智能化自动发药后门诊药房处方的差错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门诊药房差错记录本》记录的处方差错,按照是否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分为两组,A组两个窗口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B组两个窗口仍是传统的配药模式,两组窗口平均日处方量接近,门诊配发药均为HIS系统,分析A、B组门诊处方的差错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的门诊处方差错例次明显减少,差错以数量错配发为主,其次为药品错配发,错配发药品基本上是设备外药品(即手工配药)。结论:门诊药房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后门诊处方配药差错总例次明显降低,但药品错配发百分比仍较高,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的退药情况,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和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7月医院门诊西药房的退药处方,并对其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类。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涉及6个方面,其中医生原因83例(占17.11%),患者自身原因176例(占36.29%),药物原因45例(占9.28%),医保原因108例(占22.27%),药房原因40例(占8.25%),其他33例(占6.80%)。结论: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普遍,因此应针对具体退药原因采取改进措施,通过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退药制度和促进医患沟通,有效减少和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西药剂科药品调剂错误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处理,促进药剂科调剂水平持续改进。方法:选择医院西药剂科2017年1月~2018年11月处方1 000份进行调查,总结记录其药品调剂错误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处理。结果:对1 000份西药剂科处方经总结与分析后发现调剂错误有78份,药品调剂差错率为7.80%;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药师所致差错最多(药品剂型、厂家、规格差错为主,其次为药品漏发或多发、药品名称与包装相似),其次为医师因素所致,包括用法用量差错与电子处方差错。结论:西药剂科药品调剂差错率较高,为此应加强重视,积极分析其发生原因,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处理,对于提高药品调剂质量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药房药物调剂存在的差错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其应对措施。方法: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记录的药房药物调剂差错108件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影响药物调剂差错时间发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108件药房药物调剂差错事件类型包括药物品种差错14件、药物规格剂型差错23件、药物数量差错27件、药物剂量差错15件、退药差错7件、划价差错6件、发放药物差错5件以及用药禁忌差错11件;其中,药物数量差错事件占比最高,与药物品种差错、药物剂量差错以及药物禁忌差错事件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差错事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因素、处方不规范、药房工作人员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这几个方面。结论: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事件表现多种类型,影响因素涉及4个方面,医院需要针对影响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提高药房药品管理与调剂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和发药差错。方法:记录2017年1月~2018年2月调剂错误和发药错误。于2017年7月实施PDCA循环法干预后,比较分析实施方法前后的差错率。结果:在PDCA循环法干预下,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及发药的差错率大幅下降。结论:PDCA循环对减少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及发药差错的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