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质控小组管理在中药熏洗治疗肛肠外科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肛肠外科在职人员16名及经医院于2017~2018年收治的肛肠外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中药熏洗治疗,并依据时间先后,将于2017年尚未成立质控小组仅实施传统化护理管理为实施前,将于2018年成立有质控小组并实施有相应护理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各项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及护患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质控小组管理应用于中药熏洗治疗肛肠外科患者中,各方面护理质量有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大为提高,且护理纠纷发生率有极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3月起实施分组单项质控,根据医院妇科实际情况,在妇科病区设立5个护理单项质控小组,制定实施各小组工作细则与质控标准。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实施后,2017年3月~2018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及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分组单项质控模式,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了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探讨一级质控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1~8月期间的护理实施了传统护理控制模式,为实施前。对2016年9月~2017年4月应用护士长-非质控小组成员-质控小组成员轮换全部参加的质量控制模式为实施后,经过护理后的实施前后进行质控评分和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后进行护理结果比较,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区管理和消毒隔离管理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科非质控小组护理成员轮流参加护理质量控制,可提升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品质控小组实施PDCA模式提高消化内科用药安全管理的实践效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2017年7月起成立药品质控小组,实施PDCA模式,加强给药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PDCA模式前后用药缺陷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模式管理后,消化内科用药缺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科成立药品质控小组,实施PDCA模式加强安全给药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用药缺陷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妇产科质量管理中实施质控小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慈溪市崇寿镇卫生院妇产科实施质控小组管理前后的患者各32例分别为常规组和质控组,观察实施质控小组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质控小组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改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质控小组应用于妇产科质量管理中,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还可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心理护理、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质控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1月起实施药物标识干预的手术室安全用药管理,选择2017年的50例患者为实施后,选择从2016年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质控管理评分、护士用药知晓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质控管理评分、护士用药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用药管理中运用药物标识的效果确切,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质控小组采取不定期、分区域巡查,制定质控方案及流程,根据评估后的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评价实施质量评估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质控小组实施1年,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实施质控小组有助于护理质量提高,同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EC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消化内科在职的1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OEC模式对其进行管理,比较OEC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选取同期消化内科的4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比较OEC实施前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示,实施OEC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病区管理能力、护理文书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平均得分较实施前更高(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2.92%(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实施OEC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组周负责制在妇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3月在护理单元实施小组周负责制进行护理质量管理,2017年3月~2018年2月为实施前,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患者865例,实施后有患者902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分级护理、病区管理、"三基"考核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小组周负责制在妇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实施质控小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4~10月收治的12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质控小组,实施专门的护理质量监督,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环境管理考核评分、基础护理考核评分、服务态度考核评分、专业技能考核评分和健康教育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实施质控小组护理,能够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有效防范策略。方法:2019年1月起对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消化内科既往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管理对策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学习,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消化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既往工作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管理策略,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先进护理服务文化对推动妇科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医院妇科收治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实施先进护理服务文化,2017年7~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84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先进护理服务文化对推动妇科管理质量有显著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护理部-护士长-护理质控小组"的三级管理模式,分析护理质控小组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7月180例未实行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180例实行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患者为观察组,护理人员均为20名。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门诊注射室管理质量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临床护理评分及护理文书书写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01)。结论:护理质控小组管理用于门诊注射室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护理管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质控小组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门诊注射室于2018年1月起成立护理质控管理小组,实行护理质量管理,明确门诊注射室护士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考核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加强门诊注射室的护理质量监管。将2018年1~5月设为实施后,2017年1~5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门诊注射室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行质控小组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门诊护理采用质控小组管理,有助于优化患者诊疗环境,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收治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用于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日历在急诊科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2016年2~1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未应用护理安全日历;2017年作为实施后,实施后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动态监控中应用护理安全日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在护士服务主动性、护理安全质量、全年护理质控、病房管理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操作、技术满意、护理服务、护理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动态监控中应用护理安全日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降低医院感染过程中,使用三级质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三级质控管理实施前的14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1321例患者为三级质控管理实施后的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感染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降低医院感染过程中,使用三级质控管理有着极佳的效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还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区层级管理与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为提升病区护理质量,医院肛肠科于2018年10月起,构建实施护士质控反馈会议与层级管理模式。2018年1~9月为实施前,2018年10月~2019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病区护理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护士质控反馈会议与层级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病区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护理质控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2018年医院ICU收治的22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开始实行实时护理质控,将2017年设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110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急救物品、健康教育、护理记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及护理并发症防范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行实时护理质控,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控制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