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呼吸科临床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12月之间呼吸科护士护理用药过程中医嘱处理、药物配制、执行用药三个重要环节中出现的护理中断事件,对该类事件影响因素的类型、来源和处理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共发生846例次护理中断事件,按照影响因素类型分类,前三位分别为意外因素、主观因素、损毁因素,占42.4%、26.1%和22.8%;按照影响因素来源分类,前三位分别为环境因素、家属因素、医生因素,占26.7%、25.5%和15.7%;对处理结局进行分析,其中医嘱处理环节出现意外的积极处理率最高,占15.9%,执行用药环节消极处理率最高,占97.4%。结论:影响呼吸科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因素较多,来源复杂,处理结局多以消极处理为主,应当加强护士的相关培训,强调用药护理的重要性,总结影响因素,避免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呼吸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提出安全用药的管理对策。方法:对医院呼吸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用药护理中断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从医嘱处理、药物配制、给药执行三个环节进行调查,通过直接观察与问询的方式收集资料,三个环节均观察36h,共108h,分析用药护理中断事件来源、主体角色分类、中断事件类型、中断事件结局,并提出安全用药的管理对策。结果:医嘱处理、药物配制、给药执行三个环节均观察24h,共72h,发生用药护理中断事件563次,平均每小时7.82次。护理中断事件来源以环境最为常见,占比为27.53%,其后依次是亲属、医生、其他护士、患者、护士本人、其他人员。主体角色分类以预期接收型为主,占比为34.64%,其后依次是主动发起型、注意力分散型、间接接收型、物资中断型、自我中断型、意外接收型、组织设计型。护理中断事件类型以侵扰型居多,占比为44.58%,其后依次是分心型、毁损型、矛盾型。护理中断事件结局中,积极型的占比为11.05%,明显低于消极型的88.99%(P<0.05)。结论:呼吸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确保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急诊科用药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随机观察2020年7—12月急诊科护士的临床用药过程,统计医嘱处理、药物配制、临床给药3个过程的中断事件发生率,分析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来源。结果:急诊科用药中断事件率为14.45%,平均中断持续时间为(2.03±0.64) min。在用药中断事件影响因素调查中,侵扰是最主要因素,占比高达50.32%;其次是分心、损毁、矛盾,分别占21.94%、19.03%、8.71%;影响因素中,护理人员、环境因素和患者因素占比相当,分别为30.87%、30.32%和29.03%;管理因素占比最低,为9.68%。结论:急诊科临床用药中断事件发生率较高,尤其高发于处理医嘱、临床给药两个环节,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外界干扰,应从强化护士安全意识、优化工作环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患者安全教育等方面强化用药管理,降低中断事件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呼吸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安全管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接受用药护理期间发生的500次中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过程(医嘱干预、药物配置、给药执行)护理期间出现的护理中断事件展开分析,总结该事件发生频次、类型、因素。结果:患者中发生中段时间频率为45次/h,平均频率为9.0次/h;发生的类型主要分为侵扰型(42.00%)、分心型(26.00%);导致中断事件发生的因素主要为环境(26.00%)与家属(25.00%)。结论:在呼吸科患者接受用药护理期间,出现护理中断时间发生率较高,原因涉及多样化,为确保护理给药的安全性,需减少或避免用药期间不必要的中断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内分泌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内分泌科329件用药护理中断事件,对发生环节和影响因素进行现状调查,针对结果制定对策。结果:329件用药护理中断事件显示,医嘱处理(48.33%)、药物配置(30.70%)和给药执行(20.97%)三个环节均可发生,其中医嘱处理环节发生率最高。影响用药护理中断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侵扰(43.16%),其次为分心(23.71%)和损毁(24.01%),矛盾(9.12%)较为少见。结论:内分泌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可发生在任何环节,主要影响因素为侵扰,为了更好地提高用药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解决对策,改善用药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呼吸科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杭州市中医院呼吸科护士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频率、来源、类型与结局。结果: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生护理中断事件的频率为7.69次/小时。发生中断事件的主要来源是环境、家属,中断事件的类型以侵扰型和分心型为主,且在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中消极结局的发生率最高。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频率、类型分布与结局差异显著(P0.05)。结论:呼吸科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发生原因复杂,绝大部分以消极影响为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呼吸科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全面提升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呼吸科出现药物准备中断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办法。方法:对医院呼吸科2017年1~6月间出现的药物准备中断时间事件研究,探究其中影响因素,并提出管理办法。2017年7~12月实施之前提出的管理办法。比较管理前后要种准备中断频次。结果:药物准备中断占比为87.22%,中断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药物准备中断的因素中,以人为因素为主,占比67.52%,非人为因素为32.48%;应用管理后,药物准备中断事件发生频次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当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减少呼吸科药物准备中断事件,提升呼吸科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普外科病房药物配置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提高普外科病房的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法,对2018年5~6月间普外科病房药物配置情况进行为期1个月的观察,每日观察3次,每次20min,总观察次数93次,累计观察时间31h,记录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和结局。结果:共出现中断事件356例次,以中断2~3次较多,占57.87%;中断时间为2~4 min,时间集中在中午,占51.97%;导致中断的原因以家属为多,占25.00%;其次为环境,占22.19%;中断结局的处理,积极者占13.20%,消极者占86.80%;消极结局中以工作负荷量大为主,占51.12%。结论:普外科病房进行药物配置时较易出现护理中断,且多为消极结局,应加强对药物配置的护理管理,降低药物配置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保障普外科病房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回顾性分析这一时间段护士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士用药不良事件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患者因素、护士对医嘱执行情况、给药操作、用药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工作强度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给药操作和工作强度是造成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重视护士用药不安全因素,采取持续性措施,消除护士的用药不安全行为,提高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医院中药饮片的构成特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文章按照中药饮片基原分类和应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药饮片来源构成中,植物药467种,占79.96%;动物药66种,占11.30%;矿物药51种,占8.74%。说明中药饮片来源复杂,应使用道地药材及正品入药,加强中药饮片鉴定及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药一体化管理在内科安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8月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合计400条医嘱,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每组患者计200条医嘱。对照组患者按照内科相关管理规范执行各项医嘱和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护药一体化管理。记录两组患者的医嘱缺陷和转抄缺陷、服药缺陷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医嘱缺陷、转抄缺陷及服药缺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安全护理管理中实施医护药一体化管理,可避免用药缺陷等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和护士正确执行医嘱,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药物医嘱闭环管理模式实施后给药错误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医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自护理管理系统上报的不良事件给药错误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给药错误发生在白班的占72.60%,其中0~5年的护理人员占61.65%;配药、开处方、管理、给药是发生给药错误的主要相关因素,其中与配药相关的占13.70%,与开处方相关的占16.43%,与管理因素相关的占17.81%,与给药环节相关占52.05%。结论:在药物医嘱闭环执行过程中,应根据给药错误相关因素特点制定相应策略,加强医、护、药剂各部门协作沟通,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护士药物知识的培训,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84 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在种类、风险程度、发生人员和科室等方面分布的特点及高危因素,制定预防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对策.方法:2005 年6月至2007年4月,采用设计好的调查表对护理部确认的84 例风险事件进行登记和资料收集,评定风险程度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直接风险是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风险,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2.1%,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为:意外伤害、给药错误问题、执行医嘱问题,分别占12%、34.6%、36.7%.三类风险事件占总数的83.3%.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多发区是内科(神经内科、呼吸消化内科)、儿科和工作繁忙的输液室.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占调查期间全院全年总数的71.3%.另外,发生风险事件的高危人群是护龄在2年以下的护士,占83.6%.结论:加强风险监控应以意外伤害、给药错误问题、处理医嘱问题为主,同时重视护龄在2年以下护士的防范教育和培训,加强高危环境的监管和风险监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新生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特点,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以确保患儿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苍南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5年间新生儿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的类型、次数及比例。结果:不能规范执行医嘱为主要原因,占30%;其次为输液、操作不规范,分别占24%和20%。结论:分析新生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旨在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用药安全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管理,各56例,且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给药错误所占比例、皮试与抗生素不符所占比例、配伍剂量错误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药安全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中有利于减少给药错误等事件,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降低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风险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结论:加强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风险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医院高频次护理不良事件的归因分析,寻找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薄弱环节,探讨对策,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16年1-9月护理系统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分类统计,用归因理论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3名的依次为:给药错误18例,占33.3%,跌倒9例,占16.7%,管道脱落9例,占16.7%。结论:使用归因理论对高频次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给药错误、跌倒和管道脱落的发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科临床用药过程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制定管理措施,以确保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由用药错误引起的护理差错事件和在护理工作质量检查中发现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病例共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针对存在的用药安全风险提出具体管理措施。结果:引起用药错误的常见原因包括:医嘱执行错误、操作失误、护理人员药理知识有限、未进行严格查对、药品过期、实习带教不严格等。采取的对应护理措施包括:加强临床医嘱制度、建立规范化科学合理的给药流程、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加强药品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严格执行实习带教制度。结论:在临床儿科用药中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给药流程能有效减少临床儿科用药差错,对用药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给药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12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措施。结果:漏服药者13例,占10.83%;少服药物者8例,占6.67%;重复用药者7例,占5.83%;提醒后服药者30例,占25%;服自带药物者,占21.67%。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存在提醒服药、服用自带药物、重复用药等问题,护理人员要加强安全给药的管理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放射科不良医疗事件,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分析2016年2月~2019年4月的4 354例次放射科医疗活动事件,对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良医疗事件进行统计,并采用SH9分类法进行分级,对不良医疗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管理角度提出对策。结果:统计共发现163例次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率为3.74%,其中医疗流程问题占19.63%,治疗错误问题占20.86%,信息传递问题占15.95%,设备问题占14.72%,沟通问题占18.40%,值班问题占9.20%,其他问题占1.23%。按照SH9分类法进行程度划分,I级事件2例次,II级事件7例次,III级事件76例次,IV级事件46例次,V级事件32例次,其中III级事件占比最高,占46.63%。结论:放射科不良医疗事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管理层应当及时通过数据调查,了解不良医疗事件的类型和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对策,提升放射科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