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研究分析羟苯磺酸钙联合抗VEGF 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本院接受视网膜分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治疗的患者82例(病眼100 只),通过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41例(病眼52 只),对照组患者41例(病眼48 只),对观察组患者使用羟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灵杞黄斑颗粒与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方法 RVO继发ME患者90例(90只眼),随机分为3组。中药治疗组30例(30只眼),予口服灵杞黄斑颗粒;西医治疗组30例(30只眼),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中西医治疗组30例(30只眼),予口服灵杞黄斑颗粒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视力、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药治疗组30只眼,显效5只眼,有效12只眼,无效13只眼,总有效率56.7%;西医治疗组30只眼,显效9只眼,有效9只眼,无效12只眼,总有效率60.0%;中西医治疗组30只眼,显效15只眼,有效9只眼,无效6只眼,总有效率80.0%。中西医治疗组疗效好于其他两组(与中药治疗组比较,P=0.023,与西医治疗组比较,P=0.177),中药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的疗效接近(P=1.000)。中西医治疗组在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吸收及降低中央视网膜厚度(CRT)方面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中医治疗组的眼底出血吸收情况好于西医对照组(P0.05),在改善视力、减少CRT方面与西医治疗组大致相当(P0.05)。各组治疗后ERG视锥细胞反应b波振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杞黄斑颗粒治疗RVO继发的ME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可更好的达到标本兼治、多靶点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葛芪口服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芪口服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用葛芪口服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30例30只眼,并与用葛根素治疗的对照组41例41只眼比较。以治疗前后视力和视野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0%,对照组为83%,两组疗效基本相同。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较治疗前缩短,观察组为080±1.41秒,对照组为0.50±1.49秒。两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阻滞状态均有改善,且基本相同。治疗后经暗适应白光和红光视网膜电图检查,观察组白光b波幅值升高,OPs子波数增加;对照组白光α波幅值增大,红光α波谷数增多。结论:葛芪口服液可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1)
目的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1例(31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2组均行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联合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经2个月治疗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组平均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后2组间平均矫正视力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前后2组间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有助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消退,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在促进黄斑水肿消退及提高视力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其中黄斑水肿(ME)是RVO最常见,也是严重危害视力的并发症之一,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备受关注[1]。现将近年来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药物治疗曲安奈德(又名曲安缩松,TA)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抑制细胞增生和抗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作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联合中药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黄斑区水肿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0例,32只眼),对照组采用532 nm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观察组同时予口服中药治疗。通过视力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结果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2%(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黄斑区水肿的吸收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加中药治疗的效果好于单纯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应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行激光治疗,观察组则行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BCVA、CMT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CVA、CMT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减轻其黄斑囊性水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联合激光疗法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接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92例(共192只患眼)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两组(n=96)。观察组实行康柏西普与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实行雷珠单抗与激光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善情况,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为(307.69±121.94)μm,比对照组的(345.21±135.63)μm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比对照组的91.67%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康柏西普与激光联合疗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黄斑水肿吸收及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0,(4)
目的研究中药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12月符合标准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100例(100只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50只眼)。对照组单纯采用抗VEGF治疗,试验组采用抗VEGF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积通络方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视网膜中央厚度、视力、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及注药次数。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共有6例患者脱落(对照组4例,试验组2例)。(1)中医证侯评分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52.17%,试验组为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6,P=0.020)。(2)ETDRS视力:对照组22只眼(47.82%)视力提高≥20个字母,15眼(32.60%)提高10~15个字母;试验组40眼(83.33%)ETDRS视力提高≥20个字母,6眼(12.50%)提高10~15个字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P=0.040)。(3)视网膜中央厚度(CRT):2组治疗1、3和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t_(1个月)=2.03,P_(1个月)=0.045;t_(3个月)=2.14P_(3个月)=0.030;t_(6个月)=2.37,P_(6个月)=0.020),试验组(t_(1个月)=2.42,P_(1个月)=0.020;t_(3个月)=3.10,P_(3个月)=0.003t_(6个月)=3.47,P_(6个月)=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CRT比较,2组均有统计学意义(t_(1个月)=2.18,P_(1个月)=0.030;t_(3个月)=2.09,P_(3个月)=0.040)。且CRT与同一时间的ETDRS视力呈负相关(r=-0.501,P0.05)。(4)注药次数:对照组平均注药次数是(4.35±0.24)次;试验组(3.23±0.08)次,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40)。结论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治疗减轻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作用优于单纯抗VEGF治疗组。抗VEGF联合中药治疗明显降低CRT,提高视力,减少注药次数,并能改善患者中医证侯状况、减少中医证侯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7,(1)
<正>张仁主任医师是我国知名针灸医家,从事眼病针灸已四十余年,特别在针刺治疗眼底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总结出一整套针刺综合治疗方案,应用于眼病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其经验及选取的有代表性的3个RVO合并ME的案例报告如下。1经验方1.1针刺基本方取穴:主穴有(1)新明1、上健明、承泣、瞳子髎、太阳;(2)翳明、上明、球后、丝竹空、新明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运用苓桂术甘汤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95例(95只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观察组口服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力变化,黄斑厚度(OCT)变化以及注射康柏西普的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力及黄斑厚度(OC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在治疗后1周、1个月时,对照组较观察组视力、黄斑厚度改善效果显著(P<0.05),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视力、黄斑厚度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注射康柏西普次数平均每人3.3次.结论:运用苓桂术甘汤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确实有效,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苏晶;刘新泉;刘梦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4,(8):713-722
目的 观察和营利水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诊治的RVO-ME患者110例(11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治疗组54例(54只眼)、对照组49例(49只眼)。对照组予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和营利水方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检测2组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非圆度指数(AI)和FAZ范围300μm宽度内的血流密度(FD-300),记录数据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1)BCVA: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34.093、t3个月=57.481、t6个月=59.741、t12个月=46.442,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29.606、t3个月=49.027、t6个月=48.711、t12个月=30.826,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3.646、t3个月=5.068、t6个月=6.758、t12个月=11.549,均P=0.000)。(2)CMT: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34.702、t3个月=52.204、t6个月=51.470、t12个月=41.842,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34.950、t3个月=42.529、t6个月=46.152、t12个月=43.355,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CM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2.438,P=0.017;t3个月=6.649、t6个月=3.776、t12个月=6.138,均P=0.000)。(3)SCP: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的SCP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个月=17.613、t6个月=13.095、t12个月=4.640,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SCP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63,P=0.000),其余各时间点的SCP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SC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16.639、t3个月=16.125、t6个月=11.443,均P=0.000;t12个月=2.975,P=0.004)。(4)DCP: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的DCP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个月=9.261、t6个月=6.833、t12个月=4.749,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1、3、6个月的DC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26.876、t3个月=10.916,均P=0.000;t6个月=3.486,P=0.001),治疗后12个月的DC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DC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23.077、t3个月=17.558、t6个月=10.694、t12个月=7.299,均P=0.000)。(5)FAZ面积: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FAZ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个月=20.915、t6个月=16.959、t12个月=9.167,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FAZ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74,P=0.000),其余各时间点的FAZ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FAZ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21.963、t3个月=16.895、t6个月=12.043、t12个月=6.758,均P=0.000)。(6)AI: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AI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个月=5.654、t6个月=3.934,均P=0.000),其余时间点的A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AI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7,P=0.000),其余时间点的A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3、12个月的A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8.029,P=0.000;t3个月=3.379,P=0.001;t12个月=2.305,P=0.023)。而2组治疗后6个月的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FD-300: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FD-300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个月=6.022、t6个月=5.020,均P=0.000),其余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3个月的FD-300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12.729、t3个月=4.391,均P=0.000),其余各时间点的FD-300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的FD-3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7.324、t3个月=8.912、t6个月=5.158,均P=0.000)。而2组治疗后12个月的FD-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注射次数:治疗组平均注射(4.83±0.38)次,低于对照组的(5.17±0.4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4,P=0.000)。结论 和营利水方可改善RVO-ME患者视网膜血流,减少注射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亚太传统医药》2017,(15)
目的:观察黄斑消肿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激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斑消肿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视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斑消肿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可有效促进视网膜黄斑水肿的吸收,改善视功能,其作用优于单独激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