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PACS运行下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月起应用PACS运行下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2018年1~6月为实施后,2017年7~1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CT与DR的检查合格率、放射检查耗时。结果:实施后放射科甲级片达标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放射科废片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放射科接诊患者的平均工作流程总时长,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QM对放射科影像质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提升了影像质量,节约了成本,同时还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3.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1)
目的:探讨PACS联合PDCA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500例放射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质量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PACS联合PDCA质量管理,接受CT检查方式共125例,接受DR检查方式共1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模式,接受CT检查方式共125例,接受DR检查方式共125例。对两组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不合格率、DR检查结果不合格率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的CT检查结果不合格率及DR检查结果不合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S联合PDCA应用于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仅能够降低检查结果不合格率,并且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PACS联合PDCA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科室自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使用PACS网络以来,X射线、DR及CT检查的影响,使用PACS网络联合PDCA质量管理方法对其影像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结果:使用PACS联合PDCA质量管理方法以后,在医院进行CT检查的所有患者中,不合格率仅占到0.54%,进行DR检查的所有患者中,不合格率仅占到0.57%。使得放射科的影像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PACS联合PDCA质量管理方法有着极佳的效果,其可以显著提升放射科的影像质量,此外也可以使检查的数量变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5.
6.
7.
8.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2)
目的:探讨远程影像与PACS系统在放射科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8年7月开始将远程影像与PACS系统用于放射科的数字化管理,将2018年1~6月设为实施前,2018年7~12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放射科的工作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实施后,放射科未发生受检患者信息不全和影像伪影情况,报告合格率和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P0.05);单日检查部位明显增多,单个部位检查耗时明显缩短(P0.05);工作人员对管理效果的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远程影像与PACS系统用于放射科数字化管理,能够提升管理质量和效果,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
目的:探讨放射科引入PACS/RIS系统在流程优化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初,医院引入PACS工作系统,共联数台设备,实现临床科室的影像资料共享。比较引入PACS/RIS系统前后,医院放射科的工作流程。以放射科工作流程各个环节的耗费时间、患者检查成本消耗情况和工作人员差错事件发生率为标准,对引入PACS/RIS系统后放射科工作流程优化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引入PACS/RIS系统后,放射科工作流程总时长由720min缩短至200min,缩短率约为72.22%。患者的检查结果为胶片,患者成本消耗仅为1元,成本节约率为95.00%。工作人员的差错事件发生率降低至4.18%。结论:在放射科引入PACS/RIS系统,可以显著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即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这一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成像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崛起而迅猛的发展、普及的。这一技术旨在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存储、显示、管理以及传输等一整套综合系统。文章通过将PACS技术与放射科数字成像技术连接,将传统的工作流程与应用PACS后的工作路程做了对比,结果发现PACS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工作的步骤,降低了了报告发出的时间以及错误率,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1 PACS概述医学影像的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储、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如何保证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稳定性及影像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方法:主要措施有:操作系统的维护、重要资料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访问机制、防病毒软件的应用及应急预案的完善与应用等。结果:相对完善的安全策略在医院PACS系统中近3年的应用,完全保障了PACS系统中影像数据的长期存储和影像数据的完整性,确保PACS系统网络的稳定运行。结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提高对PACS系统的网络安全意识,才能保障PACS系统的网络和数据资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3)
目的:探究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5月~2015年5月进行DR摄影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检查及DR摄影检查效果。结果:采用DR检查所获得的检查结果清晰度及比较度,均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P0.05)。在这些患者中有12例患者借助于DR摄影技术检测出了微小病变,对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得到清晰图像。这12例患者初步确诊为早期肿瘤,而采用常规X线检查却未发现微小病变。结论: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应用价值显著,相对于传统X线检查图像质量更高,可以对图像进一步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放射科规范化管理的要点,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自2016年起对放射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根据放射科工作特点对各工作岗位结构及内容进行调整,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工作质量,比较实施前(2015年)和实施后(2016年)放射科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在服务态度、医疗环境、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评价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放射科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各方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李玉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4):228-230
PACS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传统的胶片图像记录、胶片和报告的库房存储、检查图像的人工传递、在光箱上重现图片,充分发挥数字医疗影像的临床效益,达到实现医院影像资源的充分共享,建立医院基础的、开放的数字化影像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DR摄影技术(数字X线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放射科接受胸部检查的患者240例,其中120例患者采用常规摄影技术进行检查,作为对照组,其余120名患者采用DR摄影技术进行检查,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成像的质量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成像后图像质量的可接受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成像后图像质量的可接受率为8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摄影技术较之传统摄影技术具有更好的成像效果,可有效的提高放射科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突发事件急救管理应用于放射科患者的价值。方法:医院放射科在2016年12月开始采取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措施,选取2016年1~11月未采取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措施时接诊的突发事件急救患者共计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1月采取了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措施后接诊的突发事件急救患者共计30例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处理措施后是否出现了死亡或其它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比例均高于观察组患者。结论:突发事件急救管理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抢救有效率,降低了患者死亡率,这对于放射科患者的治疗特别是急救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4)
目的:分析在放射科实施基于影像检查风险评估表的管理方案,探讨对其工作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于2017年1月在放射科实施基于影像检查风险评估表的管理方案,分析比较实施前2016年与实施后2017年的放射科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基于影像检查风险评估表的管理方案后,放射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各方面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放射科患者对检查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放射科实施基于影像检查风险评估表的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及投诉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对检查工作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