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应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的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完整随访资料,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VAS及Oswestry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VAS及Oswestr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与口服中药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TESSYS治疗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行TESSYS治疗,治疗组患者行TESSYS治疗之后给予局部红光照射与口服活血化瘀类中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评价总体优良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终末期总体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对8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手术时间60~150min,平均120min.术前腰腿痛VAS评分(6.35±1.30)分,术后腰腿痛VAS评分:术后1周(2.32±1.45)分、末次随访(1.46±0.82)分,术后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58例,良2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患者82例,行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椎间孔成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X射线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术前术后下肢放射痛VSA评分、腰背痛ODI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未发现不可恢复性神经损伤,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椎间盘突出复发2例,术后下肢放射痛无缓解3例。术后下肢放射痛VSA评分及腰背痛ODI评分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期间下肢放射痛VSA评分及腰背痛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优良率为92%。结论 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椎间孔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中短期疗效满意,该术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入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本组168例病例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VAS评分(7.06±2.2)分,术后3d(2.65±0.88)分,术后1个月(1.45±0.69)分,术后6个月(1.35±0.44)分。术前ODI(40.2±5.5)%,术后3d(21.2±11.5)%,术后1个月(15.1±6.4)%,术后6个月(10.1±6.4)%。术后3d与术前比较,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与术后3d比较,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恢复快、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腰腿部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TESSYS)下选择性靶向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简称TESSYS组)和传统手术组(简称TS组),各47例,TS组47例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TESSYS组47例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靶向减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月的随访,随访结束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24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ESSYS组术后24 h VAS评分更低,与T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组和TESSYS组术后12月改良Mac Nab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78.72%和95.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ESSYS组术后12月ODI评分更低,与T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靶向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雄文  潘俊宇  杨春鹏 《光明中医》2023,(17):3356-3359
目的 探讨推拿干预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80例符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予以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推拿干预治疗,记录2组术前、术后1、7 d及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后终末期随访按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评定标准(Macnab标准)评价总体优良率。结果 手术前,2组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术后1、7 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1、7 d的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随访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总体优良率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9,(12):1676-167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进行VAS、ODI比较,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1周VAS评分、OD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比,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3.3%、90.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症患者48例采用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并钬激光椎间盘成形术治疗,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观察术前、术后腰痛情况;临床于手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诊进行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硬膜及神经根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表明患者腰痛及生活能力均获得明显的改善。结论: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并钬激光椎间盘成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辉  王丽 《新中医》2020,52(5):160-163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穴位按摩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疗法和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均随访观察3个月。记录2组术后未使用止痛药物例数,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术后6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h时VAS评分达到最高值,随后VAS评分逐渐下降。观察组术后6~12 h、12~18 h、18~24 h以及24~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术后未使用止痛药物率53.49%,高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个月腰椎功能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ODI评分均较术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给予穴位按摩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缓解术后患者的生理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经皮脊柱内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经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所有患者于手术前1天、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下肢疼痛(VAS)评分法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2组患者均运用改良Mac Nab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治疗组术前1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是(7.87±0.79)分、(1.87±0.94)分、(0.64±0.33)分、(0.21±0.14)分,对照组术前1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是(7.84±0.77)分、(3.23±0.74)分、(1.89±0.52)分、(0.25±0.13)分;2组患者手术前1天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前1天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ODI评分分别是(70.64±9.89)分、(29.63±7.45)分、(9.21±5.32)分、(2.21±1.43)分。对照组手术前1天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ODI评分分别是(69.78±9.66)分、(37.63±9.34)分、(14.64±6.38)分、(2.34±1.51)分。2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2组患者运用改良Mac Nab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4.1%和91.5%。结论:针灸联合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LDH能够有效缓解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导杆导引下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导杆定位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骨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导杆导引技术建立椎间孔镜工作套管,进行TESSYS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记录手术时间、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及穿刺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术后末次随访采用Macnab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7.83±12.29)min,平均穿刺次数(2.83±1.21)次,平均透视次数(6.67±2.13)次,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腹腔脏器损伤以及硬脊膜破裂等穿刺并发症。与手术前相比,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末次随访MacNab评分,患者的优良率为86.67%.结论:导杆导引下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操作方式简便,减少反复穿刺的程序,远离腹膜所以更加安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辐射量,符合现代医学微创操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TSNRI)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科室接受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治疗LDH患者72例,术前及术后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术后优良率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8.2个月。4例后期行经椎间孔镜微创手术,6例患者后期行开放融合手术,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优良率分别为88.9%,81.9%及76.3%,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NRI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分为2组:17例行PELD术治疗者作为PELD组,21例行TLIF术治疗者作为TLIF组,2组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手术完成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变化,随访12个月手术疗效。结果 PELD组手术切口小于TLIF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LIF组(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LD组术后1 d VAS评分明显低于TLIF组(P0.05),2组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及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LD与TLIF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有效手段。尽管前者学习曲线更陡峭,但其相对于后者更具微创性,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高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度脱垂型)患者22例,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12~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术后末次随访的Macnab评分来评价手术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及ODI功能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优18例,良3例,可1例,差0例。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治疗高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与单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补阳还五汤,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4个月)。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ODI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ODI及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节段均融合,融合器未见松动或下沉,椎弓根钉未见松动及断裂。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术。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5,(12):1660-1662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经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成形术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6.5±5.3个月,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2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JOA评分及优良率(改良Macnab标准),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2周、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17±0.80、3.65±0.99、2.47±0.79、2.10±0.98,对应时间患者JOA评分分别为13.15±0.85、18.29±2.80、20.34±2.37、23.02±2.07;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与术后1天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2周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JOA评分亦同;按照改良Macnab评估标准,术后第1天、术后2周、术后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75.6%、87.8%、90.2%。结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成形术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93例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第2天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连服6周。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ODI评分)、改良JOA腰痛疾患评分(改良JOA评分),统计2组患者治疗6周后中医证候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1年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5),改良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VAS、ODI评分更低(P均<0.05),改良JOA评分更高(P均<0.05)。术后6周时,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40%(85/93),对照组为83.87%(78/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随访发现观察组1例(1.08%)、对照组8例(8.60%)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联合中药烫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A(治疗组)和B(对照组)两组,试验组予椎间孔镜手术联合中药熨烫治疗,对照组则仅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ODI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术后终末期随访按改良Macnab标准来评价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术前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5);两组组内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个月与术前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5);两组间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终末期随访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联合中药烫熨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适合推广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全内窥镜下减压结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于本院进行手术并于术后服用中药的患者,手术方式为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术。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6,12,24个月对患者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的MacNab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记录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末次随访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片评估腰椎稳定性。结果:45例患者完成24个月的随访,男21例,女24例;年龄53~87岁,平均(72.35±9.24)岁。VAS评分由术前(6.96±0.95)分,下降到术后3个月(3.29±0.55)分,术后6个月(2.67±0.48)分,术后12个月(2.27±0.45)分,术后24个月(2.09±0.29)分。ODI评分由术前(87.60±6.15)分,下降到术后3个月(38.76±6.52)分,术后6个月(29.89±8.07)分,术后12个月(27.33±7.99)分,术后24个月(26.60±7.78)分。VAS及ODI评分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良率达到88.89%.术后1例一过性感觉障碍及1例暂时性尿潴留,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腰椎失稳。结论:全内窥镜下减压结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针对老年患者,该方法充分发挥了现代先进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