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通补兼施论治老年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其与脾肾的密切关系,与淤血痰浊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特点。该病虚实夹杂,以本虚标实为主,治疗当施以通补兼施法。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溃疡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痰浊瘀血闭阻脉络为其重要病理基础,其在局部创面表现多为实证。所以外治时,局部辨证为基础,结合症-证-病-体相参,寓补于通,以通为用,以通为补,脉络通则气血生,气血生则新肌生,即所谓“气血流通即是补”,可达“死肉自溃,脓秽自排,毒邪自解,疮口自敛,新肉自生”之效。在外治中通过通补法通利经络气血津液,以调和脏腑,疮口红活,生气而愈,最终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状态。文末举验案一例,以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4.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常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给家庭精神和经济方面带来较大压力。田金娜教授认为小儿厌食症主要原因当属喂养不当,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与肝脏,与气机升降失司关系密切,治疗上在保证患儿日常调护的基础上,从“通、补、和”三法论治,临床常获良效。对田金娜教授临证经验进行了归纳论述。  相似文献   

5.
胆胀病名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善太息。”而现代医学胆囊炎、胆道感染及结石多属于胆胀范畴。董老认为本病病位在胆,涉及肝胃等,胆为六腑之一,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且胆汁下行,胆腑清净,不致郁遏上逆为患。若胆腑通降失司,则气机不畅,日久气滞血瘀,停湿成痰,化火伤阴。而肝胃气机升降失调,无不影响胆腑和降,以致胆胀之病。故调气活血,利胆通降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6.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灼热痛感等。西医临床治疗干眼症常用的方法为人工泪液替代疗法、抗炎等。用药期间患者症状可短暂得到缓解,但疗效不持久,且病情易于反复。中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李杲(号东垣)首创“补土法”理论,其主导思想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故治疗眼病也应兼顾脾胃。在接诊干眼症患者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临床患者脾胃多有受损,此时运用“补土法”治疗干眼症往往可获得良效。文章通过案例探究古代文献中“补土法”治疗干眼症的理论,以期为中医治疗干眼症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7.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在我国发病率增加。本文以临床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总结了任顺平教授中医辨证论治本病的经验,结合本病病因病机,从通降论治,自拟疏肝降胃汤,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通补兼施"法之机理、"通补兼施"法之具体应用以介绍吴承艳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经验。认为"虚"与"不通"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虚"者包括脾与肾的亏虚,"不通"者包括痰湿、湿热、寒湿、瘀血、肝郁阻滞不通,故在治疗时虚者补之、不通者通之,"通补兼施"具体应用抓住辨证、分期、兼症三点,"辨证"重在辨证候之虚实,"分期"重在明各生理分期之特点,"兼症"重在察主兼症之联系,参考三者灵活运用"通""补"。文末举验案一则,以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舒琦瑾教授现为浙江省中医院肿瘤二区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等,从事肿瘤临床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说,擅长肺癌及消化道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笔者有幸从旁侍诊导师舒教授多时,略有所得,故总结一二,以期传承。  相似文献   

10.
<正>胃为水谷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降,是胃的生理功能特征。胃和的关键就在于胃气之降。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  相似文献   

11.
水肿是临床多见的疾病 ,古代很早就有记载。其病因涉及内因外感 ,其病机牵连多个脏腑。笔者在临床治疗中认为 ,水肿与其他疾病相比 ,邪正矛盾更为突出 ,矛盾斗争的进程更为复杂 ,邪正斗争的形势力量对比决不是静止在一个水平面上。所以借此文 ,结合近来学习古籍今文的心得和案前床边的治疗体会 ,就攻补治疗水肿作一简述。1 攻与补的分述1.1 攻法适用于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之水肿病例。要注意对病邪分类 ,明确其性质、部位、多少及祛邪的时机。1.1.1 风邪 常可见一夜感冒、恶寒发热、突发眼睑浮肿 ,继则四肢和全身皆肿 ,伴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12.
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实践中,“通补”法是条较好的途径。通者,祛其水、湿、热、瘀、蕴结之邪;补者,益其肺、脾、肾亏虑之正。多年来根据“通补”治则,对慢性肾炎水肿、蛋白尿、血尿和氨质血症的治疗观察,效果较为满意。兹简介个人浅见,以作引玉之砖。水肿:温阳行水,  相似文献   

13.
胸痹心痛是以胸痛憋闷、心悸气短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其轻者,胸闷或胸部隐痛,发作短暂;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卧,疼痛放射至左肩或左臂内侧;甚则喘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  相似文献   

14.
介绍朱惠蓉教授在"以通为用"理论指导下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经验,包括通有形之积、通无形之聚和通情志之郁。并举例大肠癌术后医案2则。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难治的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急,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文从"消托补"理论源流出发,探讨了溃疡性结肠炎不同时期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从消以导引消散、从托以托脓外出、从补以培本固元3个方面分层阐述了"消托补"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运用。笔者认为"消托补"理论指导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截断其传变。本文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有益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经过了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及理论探索,病名病证的描述日渐具体、确切。病因病机从外感六淫到正虚邪实、内伤饮食、情志不畅而导致湿、热、毒、瘀蕴结日久,肠道失司而发病的认识也更加客观全面。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遵崇着眼整体、以人为本,治疗中时时顾护正气,分期论治,攻补兼施。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法,务在扶正补虚的基础上行软坚散结、行气化痰、活血祛瘀之法。除内治法外,古代医家也多采用熏洗、灌肠、外搽、调敷、针灸以及手术等综合疗法治疗大肠癌。  相似文献   

17.
陈好远  聂军 《河南中医》2011,31(12):1383-1384
张德忠教授认为:肝癌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为局部实,整体虚。随着疾病的发展,邪渐实,正渐虚,肝脾肾等各脏腑功能日益虚弱,正气无以抗邪,故扶正固本应作为肝癌治疗的主要原则,补虚实脾应贯穿病程始终,攻忌峻攻,应缓药徐徐图之,调和气血,以重视生存质量,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18.
周岱翰论治大肠癌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岱翰教授临证40年,辨治大肠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强调微观辨病与宏观辨证有机结合的诊治原则,重视康复治疗,取得很好效果,介绍如下。1脏象学说是认识大肠癌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从“通调”论治脾胃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林 《环球中医药》2014,(12):964-965
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又是气机升降之枢纽,影响着全身各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人体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脾胃之气的运行调节着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因此,维持其通畅调和的“通调”状态,是脾胃疾病论治的重要内容。附病案1例,患者情怀抑郁食少便燥,渐至进食作噎,舌苔白而燥,脉沉涩。治以理气开郁,养阴润燥,化瘀散结,和胃降逆。方以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而愈。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小儿汗证、胖人汗证、围绝经期汗证、年老体虚汗证为例总结了张进军教授治疗汗证经验。其认为汗证病位虽在心,但致因在肝,故可从肝心通养论治汗证,强调从肝养心,通养结合,运用柔肝,疏肝,调肝,泻肝等法而达通心、养心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