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科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药房自2017年1月起开始对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分别于安全管理实施前(2016年)、实施后(2017年)实施前后内分别抽取120例急诊科患者,比较安全管理实施前后实施前后内急诊科患者的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在药品差错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输液不良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实施(P0.05)。结论:在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和输液不良事件,确保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及其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急诊科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病区采用失效期登记和五常法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7年1~5月间神经内科150例患者作为实施管理前研究对象,并选择2017年6~11月间的150例患者作为管理后研究对象,实施前后药品过期情况并记录管理前后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管理后药品过期、标签模糊所占比例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占比高于管理后(P0.05)。结论:应用失效期登记及五常法管理对神经内科病区的药品展开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品失效率,降低药品管理差错时间的发生概率,提升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在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8年1月起在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实施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分别于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应用前(2017年)、应用后(2018年)两个时间段内随机抽取急诊科药物治疗患者各200例,比较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应用前后的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后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较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应用前降低(P0.05)。应用后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质量评分较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应用前增高(P0.05)。应用后患者总满意率较应用前更高(P0.05)。结论: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应用于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提高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急诊科用药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品分级和监管制度在西药房管理中的执行效果。方法:医院西药房从2019年5月起,构建实施药品分级和监管制度,抽取实施前(2018年5~11月)及实施后(2019年5~11月)各420例接受西药房服务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记录药品分级和监管制度实施前后西药房管理差错发生率及服务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结果:实施后西药房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就诊患者对药学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药品分级和监管制度应用于西药房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原则在提高医院急诊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9年2月开始实行以人为本原则的管理模式,将2019年2~9月的30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2018年6月~2019年1月的3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以人为本原则的管理模式用于急诊科管理能够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比较"五常法"实施前(2016年)及实施后(2017年)神经外科高危药品质量检查不合格率。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后高危药品检查不合格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药品管理不合格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分级管理措施及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从2016年1月开始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比较分析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实施一年前后,急诊科护士高危药品用错率、高危药品过期现象、高危药品放置错误现象的情况比较,来评价管理效果,保障药房改为药品用药安全。结果:通过在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危药品分级管理后高危药品用错率由之前的10例减少到0例,高危药品过期现象由之前的6个减少到0个,高危药品放置错误现象由15例减少到0例(P0.05)。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科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高危药物用药的安全性,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责任制"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8年7月开始采用"责任制"管理模式进行肾内科药品管理,比较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6月)和管理模式实施后(2018年7~12月)肾内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药品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肾内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品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责任制"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肾内科药品管理安全程度,有效预防了药品管理缺陷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药物在老年科使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和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开始在医院老年科实施高危药品使用安全管理,比较分析高危药品使用安全管理实施前后,老年科高危药品用错率、高危药品过期现象、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等情况。结果:管理前高危药品用错率,显著高于管理后(P0.05);管理前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后(P0.05)。管理前高危药品过期现象发生率,显著高于管理后(P0.05);管理前高危药品放置错误现象发生率,显著高于管理后(P0.05)。结论:针对老年科高危药品的使用,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低降低高危药品用错率,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老年科的用药安全,切实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药品说明书在急诊科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医院于2018年7月开始对急诊科药品说明书进行收集、分类及综合管理,比较管理措施实施前(2018年1~6月)和实施后(2018年7~12月)科室内安全用药差错率及患者满意程度的差异,明确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性管理实际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应用后急诊科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P0.05);措施实施后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科安全用药管理中通过对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整理可提高科室用药安全性,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JCI标准在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水平和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在门诊西药房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并在药品的调配中实施PDCA循环。比较这些措施实施前后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JCI标准在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显著降低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JCI标准能够促进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SHEL模式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研究对象为急诊科全体护士,自2017年起在急诊科实施SHEL管理模式,2016年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实施SHEL模式前后急诊科护理差错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SHEL模式前后急诊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SHEL模式后,急诊科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实施SHEL模式后,急诊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89.4%上升到了98.5%(P0.05)。结论:将SHEL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护理标识在肿瘤科冰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肿瘤科2018年7~12月实施规范化护理标识进行冰箱药物的安全管理,为实施后;医院肿瘤科2018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肿瘤科冰箱药品安全管理中应用规范化护理标识的效果显著,规范了冰箱药品存放及使用流程,保证了科室冰箱药品的安全使用,提高了科室药品管理安全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S"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自2017年1月起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实施"5S"管理,2017年为实施后,2016年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情况。结果:实施"5S"管理模式后,药品放置不规范、药品批号字迹不清、药品标签不清晰、药品基数不固定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5S"管理模式后,药物外渗、药品分类不清、交接班登记不全、给药前未执行双人核对、滴速有误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5S"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5S"管理模式,其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药品管理规定在急诊科高警示药品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不同时间段急诊科高警示药品管理中采取不同方法,其中2016年实施常规高警示药品管理,为实施前;2017年高警示药品中应用药品管理规定,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品报废率、护理人员急救药物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等。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报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人员急救药物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药品管理规定在急诊科高警示药品规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药物管理水平,促进护理人员急救药物用药知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的效果。方法:依据PDCA循环理论依据,采用PDCA循环对门诊西药房进行管理,比较PDCA实施前后的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率及患者的取药满意度。结果:PDCA实施后的书写差错率、标签错误率、剂量差错率、数量差错率、服药差错率均低于PDCA实施前(P<0.05);PDCA循环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分高于PDCA循环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取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期间,随机选取医院30例神经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6月期间的神经外科护士视为对照组,将2016年7~12月期间的神经外科护士视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耗材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状态,规避护理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风险分级管理措施对急诊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自2016年1月起在急诊科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制度,针对急诊科风险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管理流程,共包括7项程序,根据流程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级,针对不同分级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2015年工作为实施前,以2016年工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的各项工作质量评分、急诊科急救空车率、转院风险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科的院前急救、出车效率、医护配合、安全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急救空车率、转院风险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应用于急诊科工作管理,能够有效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64例,按高年资(工作超过10年)、中年资(工作4~10年)、低年资(工作不足4年)实施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培训,对比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医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绩效考核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医生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能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医生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药房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药房在2018年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创新管理(实施后),与2017年实施的常规药房管理(实施前)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后管理中分别选择3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实施前后药房管理效果差异。结果:实施前药房管理质量评分、药师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低于实施后;实施前药房差错发生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在药房管理过程中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创新管理效果显著,减少差错现象,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