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警讯药物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或杜绝高警讯药物使用错误,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重症医学科护士对高警讯药物的掌握情况,收集、分析高警讯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高警讯药物目录,改进药物使用时的核对流程。结果:重症医学科通过进一步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高警讯药物的使用风险。结论:新护士、低年资护士是给药错误事件的高发人群,加强对其的药物培训,以及相关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执行,有助于减少给药错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在管理高警讯药物方面出现的多种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在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组对照试验原则,随机均分为实施常规管理的对照组和实施高警讯药物管理的观察组,每组15名,比较两组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给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应用高警讯药物管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心内科高警讯药物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发生原因,并探讨有关处理对策,为优化心内科高警讯药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3~2017年医院心内科高警讯药物管理中存在的85例风险事件及相关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特征并探讨发生原因及相关改进措施。结果:(1)心内科高警讯药物管理风险事件种类分布按发生频率多少,依次为:医生处方差错、护士用药配制失误、患者服药依从性不足、药房配药差错、患者用药时间不当、护士给药技术错误、用药存放差错、患者用药遗漏、护士发药差错、护士给药监测失误及患者用药剂量不当;(2)心内科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与住院人数呈正相关;(3)高警讯药物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与医护人员职称呈负相关。结论:心内科高警讯药物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具有多样性,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优化心内科高警讯药物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控制药物质量时采取重症医学药物安全管理对策,对其干预的影响进行研究、判定。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1月,于2017年4月起实施重症医学科药物安全管理模式干预,2016年3月~2017年2月为实施前,对实施前的药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予以实施,2017年4月~2018年1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情况与药品安全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的患者用药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控制药物质量时采取重症医学药物安全管理对策干预,其影响效果显著,可提高药品管理质量与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安全用药是临床疾病治疗的最基本要求,高警讯药物应用安全更是安全用药管理中的重点科目。美国每年约有4.4~9.8万人死于医疗差错,是疾病之外的第一致死因素,而用药差错是医疗差错的主要原因。现在,世界各国都已开始重视用药安全性管理,尤其是高警讯药物在临床应用的管理。美国在2003年就已将提高高警讯药物应用安全性列为国家疾患安全管理的目标。医院重症医学科是高警讯药物应用最多的科室,其内部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都与高警讯药物打交道,因此在高警讯药物管理中应将重点放在医院重症医学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建立药品管理小组对产科高警讯药物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产科药品管理人员63名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起开始实行药品管理小组进行高警讯药物管理,2018年1~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用药安全、制度遵守、摆放位置及使用规范等用药安全指标,统计实施前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用药安全指标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药品管理小组的建立,有利于产科高警讯药物管理人员用药安全相关知识的提高,且可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警讯药物手册在血液肿瘤科安全管理中的意义。方法:为提高血液肿瘤科安全用药,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2019年1月起于血液肿瘤科应用高警讯药物手册,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 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士安全用药实际理论知识考核成绩评分、用药实际操作考核成绩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常规药物、高警讯药物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血液肿瘤科安全用药管理中应用高警讯药物手册,不仅可提高护士安全用药知识,同时还可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在妇科高警讯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医院于2022年开始针对妇科的高警讯药物采取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策略,将2021年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高警讯药物发放差错率、护理人员的药物安全管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妇科高警讯药物发放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高警讯药物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高警讯药物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妇科高警讯药物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采取全方位安全管理的工作模式,有利于降低高警讯药物的发放差错率,提升护理人员对于高警讯药物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对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于2017年对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对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的影响。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护理文书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并使患者对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JCI标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8年1月起在JCI标准下实施护理管理,选择2017~2018年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的100例为实施前,2018年的100例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应用JCI标准,可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突发事件集体救护与运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8年实施突发事件集体救护与运行管理策略,设为实施后,2017年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应急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突发事件集体救护与运行管理策略实施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及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突发事件集体救护与运行管理策略的实施,可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应急能力,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警讯药物观察表在心血管内科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心血管内科药物安全管理中已实施高警讯药物观察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后),并选择2015年心血管内科药物安全管理中未实施高警讯药物观察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比较分析实施高警讯药物观察表前后的心血管内科药物安全管理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护士知识掌握度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士药品安全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高前(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药物安全管理中应用高警讯药物观察表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开展主题为"提高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比较开展实施品管圈前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开展实施品管圈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药品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开展主题为"提高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开展品管圈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药品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麻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手术室安全用药的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在2017年1月开始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2016年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实施前,2017年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麻醉安全用药的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用药管理合格率与规范用药合格率高于实施前,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室麻醉安全用药管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S"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自2017年1月起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实施"5S"管理,2017年为实施后,2016年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情况。结果:实施"5S"管理模式后,药品放置不规范、药品批号字迹不清、药品标签不清晰、药品基数不固定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5S"管理模式后,药物外渗、药品分类不清、交接班登记不全、给药前未执行双人核对、滴速有误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5S"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5S"管理模式,其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士与家属双查管理制度在儿科用药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医院儿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4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施后,所有患儿均行静脉输液治疗,医院儿科为加强患儿用药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特自2017年6月起实施护士与家属双查管理制度。随机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450例患儿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给药差错率,调查实施前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给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儿科患儿静脉输液期间,实施护士与家属双查管理制度,可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性,减少护士用药错误,从而保障患儿安全,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士奶酪模型"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院工作的22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2月起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中实施瑞士奶酪模型管理,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实施前,2018年2月~2019年1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用药差错率、药物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用药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后药物知晓率与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士奶酪模型管理方法,可有效提升重症监护室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醉科药物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为保障麻醉科药物管理安全性,避免误用或滥用麻醉药物,特自2017年10月起应用精细化管理。记录应用实施前后用药不良事件和用药错误伤害分级状况。结果:实施后医嘱阶段、配置阶段、配送阶段及给药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药物错误差错分级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科药物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减少不同给药阶段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减轻药物错误差错分级状况,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内科口服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择自2017年已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口服用药安全管理情况与自2015年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口服用药安全管理情况纳入研究,并比较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给药差错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给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科口服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