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应用可视化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泌尿外科患者104例,据护理管理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管理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可视化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应用可视化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日常常规护理管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护患纠纷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避免护患纠纷发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日常护理、健康教育方法,为提高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两组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泌尿外科相关日常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泌尿外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后,均给予临床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或痊愈,无死亡等不良后果发生。提示观察组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有效性、安全性更优。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给予日常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胃肠外科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综合评分、安全意识评分、病历书写评分、护理风险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患者实施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H护理管理模式用于输液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医院输液室进行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行3H护理管理。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与护士综合素质的评分,记录护患纠纷发生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与护士综合素质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室应用3H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最大程度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医院妇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患者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患者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士的操作技术、沟通技巧和行为规范,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心内科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仪器导线完好率、仪器清点花费时间、病情观察漏项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仪器导线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清点仪器花费时间和观察病情漏项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内科病房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不仅能识别风险,有效降低患者猝死、摔倒、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急诊输液室收治的患者400例,根据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有利于急诊输液室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减少纠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将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骨科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骨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并采用护患关系信度量表评价护患关系信任度,综合分析研究两组护理措施对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及护患信任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骨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骨科患者的救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信任度,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与护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体验式服务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20名眼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0名和对照组10名,观察组采取体验式服务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评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体验式服务应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眼科护理质量,同时降低了护患之间发生纠纷的概率,提高了广大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开展精细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字母排序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评分、操作水平评分、沟通技巧评分、安全管理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提高医院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分析目前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护患沟通的措施。选取2015年1~12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产科接受治疗的6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5月未加强护患沟通的330人设为对照组,6~12月实施强化护患沟通的328人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科室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加强护患沟通后,产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产科病房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产科加强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增进护患关系,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产科整体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9月在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将2015年3月~2016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查对制度管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3%(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施行护理查对制度管理,有利于良好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术后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选取168例在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泌尿外科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在护理时极易发生护理风险,从而引发护理纠纷,因此做好其安全护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护理风险防范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办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护理期间风险发生率,保证患者护理安全,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及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中不同时段的100例患者,其中2016年3月~2017年3月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3月为观察组,每组各50例。开展护患沟通技巧管理,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服务态度及相关的沟通技巧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科外科护理当中开展沟通技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运用精益原则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576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精益原则,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护患沟通次数、护理满意度及急诊护理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次数和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将精益原则运用在急诊护理中,可以有效预防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级质量控制应用于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于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层级质量控制。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达标率和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考核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质量控制应用于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从而保障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事件发生,改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看法,提升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科护理安全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和2013年3月~2014年3月的住院患者各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综合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综合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内科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中实施岗位分级与绩效管理的效果。方法:将72例骨科治疗患者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岗位分级与绩效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基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岗位分级与绩效管理能够明显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增强护士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肾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病房收治的15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与风险管理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水平、护理制度落实情况、技能操作情况、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性、护患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前,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6.03%,实施后为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1.4±18.1),实施后为(93.3±23.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