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影响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2个IUI治疗周期的159例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促排卵方案、人工授精时机、IUI治疗周期数、不孕原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促排卵周期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P〈0.05);小于等于30岁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30以上组(P〈0.05);随不孕年限延长临床妊娠率降低、单次排卵前、单次排卵后和双次授精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IUI治疗周期数以3个周期为宜、不孕原因与临床妊娠率有关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促排卵方案和年龄是影响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单一周期内受精次数与精子浓度对夫精人工授精(AIH)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本中心行AIH助孕的1145例不孕不育患者共2126个周期,按照受精次数分成2组:排卵前行AIH的单次授精组(A组,n=1182)和排卵前、后各行一次AIH的双次授精组(B组,n=944);同时按照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成三组(5×106、5~10×10~6和≥10×10~6),分析授精次数、处理后前向运动精总数与AIH周期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单次授精组与双次授精组周期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5×10~6与5~10×10~6和≥10×10~6组间周期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同一周期内双次授精不能提高周期妊娠率,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5×10~6能显著提高周期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不同授精方法与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各种因素。方法558对不孕夫妇采用不同促排卵方式和授精时间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共进行了623个周期治疗,周期妊娠成功率为13.3%。授精时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为9.70±2.29mm。使用药物促排卵患者中,克罗米芬组(CC)组、尿促性腺组(HMG)组和CC+HMG组的IUI成功率分别为28.2%、5.2%和25.0%,HMG组与CC组及CC+HMG组相比差异显著(P分别等于0.000及0.001)。单次或双次IUI的成功率分别为10.9%和14.4%,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25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是否为自然周期排卵、以何种药物进行促排卵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是影响IUI成功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对最佳操作点进行判定,结果发现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05mm时最容易成功妊娠。结论年轻、克罗米芬促排卵、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05mm者IUI容易成功。单次或排卵前后双次IUI与妊娠成功率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及授精次数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临床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行AIH治疗的332周期,根据是否促排卵分为:自然周期组86周期(取消8周期),促排卵周期组246周期(取消1周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及临床妊娠结局;剔除取消9周期后,将323有效治疗周期根据单一周期内的授精次数分为:单次授精组227周期(排卵前行AIH)双次授精组96周期(排卵前后各行一次AIH),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1.将323个有效治疗周期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两组中女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与继发不孕占比,自然与促排卵周期占比,男性因素占比,单双次AIH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组两组比较分析,女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与继发不孕占比,男性因素占比,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单次AIH组和双次AIH组比较分析,女性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与继发不孕占比,男性因素占比,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AIH临床妊娠结局影响无差异,其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相似;同一周期单次和双次AIH其临床妊娠结局无差异。故促排卵治疗及双次AIH不能改善AIH的临床妊娠结局,临床治疗中不应盲目过度治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浪费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腹腔镜术后的EMs不孕患者进行的318个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以年龄、不孕年限、腹腔镜术后时间、用药情况、周期数、是否促排卵、r-AFS分期、IUI时机分别进行妊娠率的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术后人工授精的周期妊娠率为13.21%。年龄≤35岁的周期妊娠率高于35岁以上者(χ2=6.687,P〈0.05),不孕年限≤5年的妊娠率高于5年以上者(χ2=5.430,P〈0.05),腹腔镜术后1年内行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1年以上者(χ2=6.005,P〈0.05),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χ2=8.264,P〈0.05),加用促排卵治疗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者(χ2=4.569,P〈0.05),3周期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3周期以上者(χ2=4.031,P〈0.05),双次IUI者妊娠率高于单次者(χ2=4.37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是否使用GnRH-a则与妊娠率无关。结论 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年内3周期内有较高的妊娠率,建议同时加用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6.
供精人工授精与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供精人工授精(AID)及供精体外受精(IVF—D)的临床结局,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6月686例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ID)及93例接受供精体外受精(IVF—D)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结局,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86例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ID)患者共行1309个人工授精周期,均采用宫颈管内人工授精(ICI),周期临床妊娠率16.88%(221/1309)。单次排卵前授精周期妊娠率19.89%(37/186);单次排卵后授精周期妊娠率14.46%(134/927);双次授精周期妊娠率25.51%(50/196)。3种授精时机相比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X^2=15.49,P=0.001),双次授精妊娠率最高,单次排卵前授精妊娠率次之,单次排卵后授精妊娠率较低。3个周期累积成功率60.2%(153/254)。接受供精IVF患者93例,共135个移植周期。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率53.76%(50/93),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率50%(21/42)。平均周期妊娠率52.59%(71/135)。AID单胎妊娠率高于IVF—D(91.86%与60.56%;X^2=39.65,P=0.001),AID多胎妊娠率低于IVF—D(1.36%与26.77%;X^2:68.4,P=0.001),AID宫外孕率与IVF—D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0与1.41%,Fisher检验,P=0.24),AID自然流产率与IVF—D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79%与11.27%;X^2=1.49,P=0.22)。AID妊娠率低于IVF—D(16.88%与52.59%;X^2=96、73,P=0.001)。结论采用双次宫颈管内供精人工授精(ICI)方法简单,妊娠率满意,供精体外受精(IVF—D)妊娠率高,但多胎率高于AID。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不孕症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浙江省妇保院生殖中心门诊1244对不孕症实施治疗1640周期,根据不同的病因分析比较统计临床妊娠率。结果每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1.10%,每例临床妊娠率为14.63%。原发不孕组妊娠率高于继发不孕妊娠率(18.4%对9.7%),管性因素不孕组临床妊娠率(4.4%)显著低于不明原因(25.08%)、排卵障碍(18.48%)、男性因素(12.59%)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12.62%)(P0.01),后四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以不明原因组最高。女方年龄影响妊娠率。结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治疗非输卵管因素引起不孕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为提高IUI妊娠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UI的患者共计534个周期。对不育类型、不孕年限、不育原因构成、男女双方年龄、男女双方体重指数(BMI)、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精子DNA碎片(DFI)、精子自发顶体反应(AR)、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PTMSC)、输卵管通畅程度、周期治疗方案、每周期排卵数、每周期授精次数、人工授精周期数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行IUI治疗的患者315例共计435个周期,总周期妊娠率为19.48%(104/534)。精子自发顶体反应:AR10%的患者妊娠率(24.06%)高于AR≥10%的患者妊娠率(1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每周期排2~3个卵的患者妊娠率37.71%高于排1个卵患者的1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子自发AR10%组妊娠几率是自发AR≥10%组的2.001倍(P=0.004);每周期排2~3个卵组妊娠几率是排1个卵组的4.148倍(P0.001)。结论在IUI助孕治疗中,男方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10%,女方每周期排2~3成熟卵泡均可提高IUI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自然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236例自然周期排卵后进行单次宫腔内人工授精的2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每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1.3%。不同病因及不同年龄间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UI日的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是否用hCG、禁欲天数在妊娠组、非妊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孕不育超过5年者成功率显著降低(P=0.03)。妊娠组IUI日处理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明显高于非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结论自然周期人工授精是简单实用的助孕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排卵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洛阳市生殖医学研究所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到我中心行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共1253个周期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排卵方案分组,自然周期组(NC组)425个周期,氯米芬组(CC组)157个周期,来曲唑组(LE组)60个周期,尿促性腺激素组(HMG组)260个周期,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组(CC+HMG组)216个周期,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组(LE+HMG组)135个周期,比较NC组和促排卵组以及不同促排卵组之间的一般情况、临床结局。结果促排卵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均高于NC组(P0.05);CC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低于CC+HMG组(P0.05),CC组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低于LE+HMG组(P0.05)。结论自然周期IUI安全性较高,排卵障碍患者行促排IUI是不错的选择,口服药物联合针剂促排可显著提高IUI治疗周期妊娠率,LE在促排卵治疗中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远期影响有待大样本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宫腔内人工授精27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讨论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1~2001.12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不孕患者2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21.58%,周期妊娠率19.35%;②妊娠组主要分布在35岁以下的人群;③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IUI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④精子密度直接影响IUI妊娠率(P<0.05).结论IUI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助孕技术,不孕患者年龄、不孕类型以及精子密度直接影响IUI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215例患者进行的488个IUI治疗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病因、IUI周期次数、用药方案、HCG/LH(+)日成熟卵泡数和内膜厚度、授精时机以及注入宫腔内的前向活动精子数(TMS)和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临床妊娠78例,周期妊娠率16.0%,患者妊娠率36.3%。其中患者年龄的增长、子宫内膜厚度〉14mm、人授时已排卵者妊娠率显著下降;IUI周期次数的增加≥5周期、TMS〈5×106患者的妊娠率也有下降的趋势;男方少弱精子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显著低于宫颈因素和多次促排卵不孕(不明原因?)的患者;患者的不孕年限、用药方案、HCG/LH(+)日成熟的卵泡数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但卵泡个数为3个的妊娠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女方年龄、子宫内膜厚度、授精时机及不孕因素是影响IUI结局的重要因素,IUI周期次数、成熟卵泡数、注入宫腔的TMS对妊娠结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数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 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来我院生殖中心行IUI助孕的83例不育不孕患者,共进行179个IUI治疗周期,纵向分析IUI的累积妊娠概率,比较各周期的妊娠率,了解IUI周期数和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79个IUI周期共获得26例妊娠,各周期的妊娠率依次是14.5%、15.4%、13.0%和12.5%,周期妊娠率是14.5%,随周期次数的增加,妊娠率有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应于IUI治疗的不育患者,至少应进行4次(3~5次)IUI治疗,未成功者,才需考虑其他精卵结合障碍等问题,或求助于试管婴儿等其他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702周期因不同不孕原因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6月至2004年2月542对不孕症夫妇实施IUI治疗的702个周期.根据不孕的原因分为不明原因组、免疫性不孕组、男性因素组、卵巢因素组及输卵管因素组.比较各组间临床妊娠率.结果每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1.25%.每例临床妊娠率为14.58%.原发不孕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继发不孕组(18.46%对6.70%).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其他不孕组.IUI治疗2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治疗1周期和3周期及以上者.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非输卵管因素不孕的一种有效方法,治疗时限以3周期为宜.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人工授精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丈夫精液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共进行112周期人工授精治疗,将妊娠周期及未妊娠周期的术后用药情况、时间、周期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IUI的周期妊娠率为7.14%,术后用药及未用药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内行人工授精的周期妊娠率高于术后1年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3周期内人工授精的周期妊娠率高于4周期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年,3周期内有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对不孕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旨在更合理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Pubmed、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FMJS)中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联合IUI治疗不孕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研究,共8814个周期。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行IUI的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组与自然周期组相比,妊娠率[OR=1.47,95%CI(1.26,1.72),P0.00001]、流产率[OR=2.49,95%CI(1.49,4.16),P=0.0005]、多胎率[OR=6.94,95%CI(1.94,24.83),P=0.003]均大于自然周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HSS发生率[OR=4.17,95%CI(0.74,23.49),P=0.11]和宫外孕发生率[OR=2.22,95%CI(0.92,5.37),P=0.08]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联合IUI治疗不孕患者的有效性而言,促排卵周期组能更好的改善其妊娠率,但其流产率和多胎率的发生较高,因此促排卵方案用于IUI时,其疗效及安全性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由于纳入文献存在质量和数量不足以及方法学差异,本研究结论仅作为临床分析的参考,尚需后效评价和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反应率与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生殖医学科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120例,均为促排卵周期且药物与方案一致,排除女方不育因素,术前2-7d取精模拟IUI精液优化,优化后的精液经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发顶体反应、PSA-FITC染色后观察并计数精子顶体反应率,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患者精子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AR)率,探讨诱发AR率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3次IUI未孕与妊娠组患者诱发顶体反应率的比较。结果 120例周期中,临床妊娠17例,总临床妊娠率14.17%(17/120)。其中3次IUI未孕患者8例。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患者处理后正常形态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自发AR率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妊娠组患者诱发AR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诱发AR率小于15%、15%~30%、30%~50%、大于50%4组妊娠率分别为0%(0/12)、12.5%(3/24)、13.2%(5/38)、19.6%(9/46),诱发AR率小于15%患者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P0.05);3次IUI未孕组与妊娠组诱发AR率分别15.35±17.62、63.75±14.33,3次IUI未孕组诱发AR率明显低于妊娠组(P0.05)。结论精子顶体反应率与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有相关性,当诱发顶体反应率小于15%时妊娠率明显降低;反复IUI发生与顶体反应率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30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精液采用混匀上游法,对301例不孕症患者进行IUI。结果301对夫妇,行435个周期的IUI治疗,共妊娠78个周期,累积妊娠率24.9%,周期妊娠率17.93%,其中2例发生宫外孕,葡萄胎2例,7例双胎或多胎,48例单胎,19个周期流产,其余孕期顺利。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妊娠率,而3组促排卵方案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注射HCG后授精时间4组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结论IU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不孕症的助孕技术,促排卵周期IUI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疏肝化瘀中药对提高IVF-ET超排卵周期所获卵和胚胎质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控制性超排卵组(实验组,n=35)和单纯性控制性超排卵组(对照组,n=35),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成熟卵泡液中颗粒细胞GDF-9的表达;并比较组间HCG日血清LH、E2、P水平和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等。结果实验组颗粒细胞中GDF-9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62.54%)显著高于对照组(45.21%)(P0.05)。结论疏肝化瘀中药可以提高颗粒细胞中GDF-9水平,改善卵母细胞质量,提高IVF-ET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CC—HMG—HCG结合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对92例原发不孕或继发不孕有排卵障碍的患者,应用CC-HMG-HCG促排卵治疗,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采用丈夫精子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治疗妊娠49例(49/92),妊娠率为53.26%,治疗总周期为129周期,周期妊娠率为37.98%(49/129),结论:CC-HMG-HCG促排卵及人工授精是治疗不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