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洁  辛一琪  张亚亭  陈维清 《新医学》2011,42(7):474-475
目的:评价白血病儿童父母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白血病患儿的父母(研究组,231名)及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父母(对照组,261名)的抑郁及焦虑状况进行评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研究组母亲SDS得分及存在抑郁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11对比35±8,64.4%对比43.7%,P〈0.01);在研究组中,母亲的抑郁程度高于父亲(48±11对比38±11,P〈0.01)。②研究组SAS母亲得分及存在焦虑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7±10对比49±8,64.4%对比48.3%,P〈0.01;57±10对比51±13)。结论:白血病患儿父母亲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父母,尤其是以母亲更为显著,应重视对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移情护理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热患儿父母124人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移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Herth希望量表(HHI)测评数据。结果:通过干预,两组患儿父母SAS、SDS和HHI总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其中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HHI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实施移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期望水平,提升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对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响水县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的外科手术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Zung氏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评分情况。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及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护理1周后进行的量表测评结果显示,观察组SAS、SD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分级心理护理干预运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癫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癫痫惠儿的父母进行评定,并根据测评患儿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68例癫痫患儿的父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过住院期间的心理干预后,癫痫患儿父母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提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癫痫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很好地配合治病和护理,促进惠儿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模式对儿科患儿生理应激状况及其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 80例儿科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心率、收缩压,及患儿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患儿VAS评分、心率、收缩压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家属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模式用于儿科患儿护理中,能有效缓解生理应激状态,消除家属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应用对癫痫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癫痫研究所(神经内科)住院的癫痫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入院介绍、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护理、疾病相关知识指导、药物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希望理论贯穿于整个护理实践中,住院期间给予4周的希望干预,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进行评价、比较,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癫痫病人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 P<0.01),癫痫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对应项均有降低( P<0.01),且癫痫病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P<0.05)。结论将希望理论应用于癫痫病人中,能帮助病人提高希望水平,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该院分娩的孕妇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护理干预前后孕妇的抑郁、焦虑程度进行评定,并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孕妇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孕妇的焦虑、抑郁心理,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 SAS、SDS量表评分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5±5)分,干预组患者为(135±8)分,干预组患者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君俏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1):845-847
目的 了解白血病患儿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可量表(SDS),对52例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共93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 表明患儿父母的焦虑和抑郁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缓解患儿父母的负性心理。本文最后讨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音乐疗法对CCU重症病人舒适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CCU重症病人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57例CCU重症病人分成干预组(n=78)和对照组(n=79),在C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加用音乐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在音乐疗法前后对两组病人分别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舒适状况评价及情感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舒适状况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音乐疗法后,干预组舒适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CCU重症病人的舒适状况,缓解焦虑、抑郁,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其相关性,为采取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患儿入院1周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住院新生儿父母(600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接受调查的患儿父亲共400人,62.50%存在焦虑,63.73%存在抑郁;母亲200人,37.50%存在焦虑,36.27%有抑郁症状;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P〈0.05)。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社会支持状况不理想,父亲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5),母亲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住院新生儿父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心理,且获得的社会支持不足,应得到重视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推动叙事护理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人,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每周2次,共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分别于开始前1周及干预8周后对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8周后2组患者SAS和SDS各因子分与干预前均降低,研究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叙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促进精神康复,同时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对54例NS患儿父母采用认知干预以及倾听、鼓励、安慰等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袁(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分别对NS患儿父母于患儿入院时(干预前)、入院14d(干预后)进行调查。[结果]NS患儿父母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患儿父母SAS评分与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以及患儿病情相关,患儿父母SDS评分与文化程度和患儿是否复发相关;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结论]焦虑和抑郁情绪在NS患儿父母中普遍存在,心理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同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文化程度较高、复发患儿的父母应予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产后抑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1周1次的家庭访视护理,持续1个月。出院时和出院1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行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分,并用汉化版SF-36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量。结果出院时,2组患者SAS和SDS得分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月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得分显著低于出院时,并显著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得分(P<0.05)。出院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较出院时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家庭访视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5),2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其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选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60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入选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60人作为对照组,对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两组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使患儿父母能积极面对患儿疾病,改善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儿父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2组干预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2组干预后采用SAS、SDS、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不依从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卧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科手术需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家属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 SDS 及 SAS评分分别为(39.81±5.34),(34.67±4.6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1,8.9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1,2.85;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f56例1和对照组(54)例,进行为期4N的对照研究,对照组实施医院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合并心理干预;在入院时和入院4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4周后,2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SDS、SAS总评均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减少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