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50例成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给药,异丙酚-琥珀胆碱。B组:芬太尼-异丙酚-琥珀胆碱。C组:异丙酚-芬太尼-琥珀胆碱。各组均于静脉注射完毕后2min时行气管插管,分别于诱导前,注射完异丙酚后1min,2min,气管插管即刻及气管插管后,观察并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计算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以间间接反映心肌耗氧量。  相似文献   

2.
张蔚青  朱红 《浙江医学》1996,18(5):267-268
分别用异丙酚、依托咪酯作全麻诱导,观察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作比较.诱导后异丙酚组HR无明显变化,SV、CO、SI、CI均略有上升(均P>0.05),CI诱导后即刻及诱导后6分钟明显上升(P<0.05),MAP诱导后明显下降(P<0.01)、插管时无明显波动(P>0.05):依托咪酯组插管时HR明显增快(P<0.05),诱导后SV、CO、CI均略有下降(均P>0.05),SI下降明显(P<0.05),插管时CI稍有上升(P>0.05),诱导后MAP明显下降(P<0.05)、插管时又明显上升(P<0.05).结果表明:异丙酚用于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效果优于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8例患有冠心病择期手术病人 ,男 12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62 .4 +5.8岁 ,平均体重 65.4 +5.2kg。术前常规服用硝酸盐类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和 β受体阻滞剂。不伴高血压病和心功能不全。肺、肝、肾功能均正常 ,手术部位为上腹部。术前用药为安定 10mg。入室后行内踝隐静脉穿刺 ,静滴乳酸林格氏液 ,行面罩闭式环路内吸氧。 18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 (异丙酚组 ) 9例 ,静注异丙酚 2 .0mg/kg ;B组 (硫喷妥钠组 ) 9例 ,静脉硫喷妥钠 5.0mg/kg ,肌松后行气管内插管。术中监测心电图 ,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  相似文献   

4.
5.
异丙酚或异丙酚与氯胺酮合用对心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例ASA1~2级病人,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1(简称P组,n=15),和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1后再注射等同剂量的异丙酚(简称K+P,n=15),观察注药前、后1min,3min,5min,10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K+P组病人的血压下降较P组病人明显减轻。表明氯胺能较好地防治异丙酚所致的血压下降,又能加强其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主要是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等全麻诱导药物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的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病人20例,麻醉诱导采用目前最常用的异丙酚2mg/kg、芬太尼3!g/kg和阿曲库铵0.6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3mg/kg。详细观察记录病人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本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诱导后、插管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诱导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和依托咪酯的顺序注药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应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麻醉对术中患者呼吸的影响,以探讨在气管插管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麻醉中不使用肌松剂和保持自主呼吸的可能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05年1—8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2例,均为女性;年龄(48·56±12·47)岁;体重(56·74±9·57)kg;ASAⅠ~Ⅱ级。1·2方法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予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mg/kg、琥珀胆碱1·5mg/kg静注麻醉诱导。插管后行控制呼吸,将氯胺酮2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用YBDS-11A型输液泵静注;予异丙酚2mg/kg(不稀释),用YBWZ-12注射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快速顺序诱导前应用硫酸镁预处理,观察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及心血管反应.方法 阿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复合行快速顺序诱导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0.6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前应用硫酸镁预处理;Ⅱ组0.6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Ⅲ组0.9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Ⅱ组、Ⅲ组非硫酸镁组应用生理盐水代替硫酸镁预处理作为对照.记录患者入室、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及气管插管后1~5分钟的收缩压(SAP)、心率(HR),并评估患者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1)Ⅰ组插管条件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2)气管插管后1 min Ⅰ组患者的SAP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3)三组患者HR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气管插管后5min内Ⅰ组无高血压病例发生(P=0.01),而Ⅱ组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应用硫酸镁预处理阿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可以改善插管条件并避免插管后瞬间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主要是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等全麻诱导药物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的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病人20例,麻醉诱导采用目前最常用的异丙酚2mg/kg、芬太尼3!g/kg和阿曲库铵0.6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3mg/kg。详细观察记录病人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本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诱导后、插管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诱导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和依托咪酯的顺序注药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应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利多卡因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利多卡因组,B组为对照组,诱导药物均为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A组加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及2min、5min的收缩压、心率的变化及其他病情变化。结果A组插管时收缩压、心率明显低于B组(P〈0.01),插管后及2min、5min心率明显低于B组(P〈0.01),插管后收缩压低于B组(P〈O.05)。结论利多卡因能够有效地预防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由心血管应激反应而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1.
将24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分成2组对比研究异丙酚(P组)和硫喷妥钠(S组)全麻诱导时对知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诱导后两组SBP、DBP、MAP均下降。P级改变幅度较小。且DB变化无显著差异性(P〉0.05);气管插管时,P组血压心率上升的幅度较小,与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认为异丙酚的作用强于等效剂量的硫喷妥钠,对抑制杆管时心血管反应优于硫喷妥钠。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期对心血管抑制的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麻黄碱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B组在异丙酚加入麻黄碱0.1~0.12 mg/kg.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 min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A组在诱导后SBP、DBP和MAP显著下降(P<0.01),气管内插管后5 min SBP、DBP和MAP又再次下降(P<0.05).B组SBP、DBP、MAP在诱导后仅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后即刻SBP、DBP和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诱导后HR稍减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异丙酚混合注射可有效的减轻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手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全麻后颅窝肿瘤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躁动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咪唑安定组M组(n=30),异丙酚组P组(n=30)。分别首先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或异丙酚0.5mg/kg静脉推注,再给予咪唑安定(0.05~0.2)mg/(kg·h),异丙酚(0.5~3)mg/(kg·h)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3级,于镇静前、镇静后10min、30min,1h、2h、4h、8h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用药量、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用胸阻抗法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结果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后,病人的心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MAP、CO和CI在镇静阶段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和SVR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且二者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连续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方法:8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诱导开始时,A、B、C、D 4组分别以0.4μg.kg-1.min-1、0.5μg.kg-1.min-1、0.6μg.kg-1.min-1、0.7μg.kg-1.min-1的速度输注瑞芬太尼。2分钟后静注异丙酚1.5mg.kg-1,过1.5分钟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1,再过1.5分钟后行气管插管。同时调整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均为0.1μg.kg-1.min-1,并以4mg.kg-1.h-1的速度输注异丙酚。记录不同时间SBP、DBP、MAP、HR以及有无呛咳、肌肉僵直等不良反应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4组患者在插管前即刻MAP及HR较诱导前基础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其中D组HR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插管后A组MAP和HR立即上升超过诱导前基础值(P<0.05),且持续到插管后2分钟(T5);插管后B、C组MAP和HR恢复,与诱导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D组MAP仍然低于诱导前基础值(P<0.05),且持续到插管后5分钟(T8);A组和D组分别有10例(50%)和8例(40%)患者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高于B组2例(10%)和C组0例(0%)(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呛咳及影响通气的肌肉僵直。结论:全麻诱导期间连续输注瑞芬太尼5分钟能够呈剂量相关地抑制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呛咳和影响通气的肌肉僵直,当复合异丙酚1.5mg.kg-1时,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以0.5~0.6μg.kg-1.min-1为佳,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是快效、短效的静脉麻醉药 ,静注诱导起效快、无肌肉不自主运动 ,但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使收缩压、舒张压有短时的下降 ;氯胺酮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 ,对循环系统有兴奋作用 ,静注后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血压上升和脉率加快。为更大发挥异丙酚的作用 ,减少其不良反应。我们应用氯胺酮、异丙酚联合全麻诱导观察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选择 2 0例ASDⅠ—Ⅱ级、年龄 2 0~ 6 4岁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患者既往无心脑血管疾病史 ,术前血压、脉搏正常 ,未服用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术前 30min肌注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麻诱导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Ⅰ组),异丙酚组(Ⅱ组),每组各30例.诱导时依次静推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Ⅰ组加氯胺酮0.1mg/kg.比较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内酚复合应用对小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程度。为临床麻醉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0例ASA-Ⅰ级 儿短时间手术、随机分为氯胺酮-异丙酚组和氯胺酮-γ氯胺酮复合异丙分或γ羟丁酸钠诱导,术中微泵输注异丙酚复合间断静注氯胺酮(P组)或单元静注氯胺酮维持麻醉。结果:P组平均苏醒时明显低于γ组;手术开始切皮时血压升高P组明显低于γ组,两组间间接血氧饱合度无差异。结论:异丙酚-氯胺酮用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麻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6组。以咪达唑仑0.08mg/kg、丙泊酚1.0mg/kg、舒芬太尼0.2~0.7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的SBP、DBP、HR的变化。结果Ⅲ组与Ⅳ组比较,各时点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Ⅰ、Ⅱ组在T2、T3、T4、T5时SBP、DBP明显增高、HR增快,(P<0.05)。与Ⅲ、Ⅳ组比较,Ⅰ、Ⅱ组在T2、T3、T4、T5时SBP、DBP明显增高、HR增快,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P<0.05)。与Ⅲ、Ⅳ组比较,Ⅴ、Ⅵ组在T1、T2、T3、T4、T5时SBP、DBP明显降低、HR减慢,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0.4~0.5μg/kg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伍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创伤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30例,诱导时一次静注,丙泊酚伍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B组)30例.血液动力学连续监护系统检测患者SBP、DBP、心率(H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诱导1~3min后与诱导前相比,SBP、DBP、HR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A、B组变化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气管插管3min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A组患者SBP、DBP、HR波动幅度显著大干B组(P<0.05).结论:丙泊酚伍用亚麻醉剂量氧胺酮可维持麻醉诱导时创伤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