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行肝癌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分为两组:肝门阻断组28例,肝切除时阻断入肝血流;无阻断组34例,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中不阻断入肝血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采用不阻断肝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肝门阻断组(阻断组)21例和不阻断肝门组(不阻断组)20例,阻断组术中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不阻断组术中不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不阻断组明显少于阻断组(P0.05)。两组术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d及7d阻断组TBIL、ALT均显著高于不阻断组,ALB显著低于不阻断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而不阻断组为5%,明显低于阻断组(P0.05)。结论采用不阻断肝门肝切除治疗肝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减少了对肝功能的影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对肝切除术失血量及肝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来我院行肝切除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对照组则采取传统Pringle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肝功能情况展开统计与比较。结果经肝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5天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切除术中采取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可对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行有效保护,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安全易行且能够减轻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损害的肝门阻断方法。方法本组46例,分为A、B两组,各23例,A组为常温下保留健侧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B组为传统Pringle肝血流阻断法,总结分析两种不同肝门阻断方法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B两组肝门阻断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3、7d肝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温下保留健侧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是一种安全实用的肝门阻断方法,对防治术后肝功能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淦勤  邢时龙  曾掌 《江西医药》2021,56(7):971-974,1008
目的 探讨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从2017年5月-2021年5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解剖性切除术的患者中筛选出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肝血流阻断带的不同分为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组为实验组(23例)与传统肝门阻断带组为观察组(20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术中CVP、肝门阻断次数、切肝时间、出血量、输血比例、术后胆漏、肛门通气时间、腹腔出血、术后ALT、TBIL、Hb、乳酸值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应用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患者在肝门阻断所需总费用(8.0±0元VS 502.9±92.25元)、肝门阻断及松阻断总时间(2.85±0.57min VS 11.4±2.35min)指标上明显低于传统肝门阻断带患者.此外使用嵌入式肝门阻断带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平均值较传统肝门阻断带减少约2563元(44377.17±2258.28元VS 46940.40±1732.98元).结论 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能够安全、有效、简便的实现入肝血流的阻断,利于术中出血的控制、缩短手术时间.此外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取材更方便、制作更简单、肝门阻断更省钱省时省力,有利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淦勤  邢时龙  曾掌 《江西医药》2021,56(7):971-974,1008
目的 探讨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从2017年5月-2021年5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解剖性切除术的患者中筛选出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肝血流阻断带的不同分为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组为实验组(23例)与传统肝门阻断带组为观察组(20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术中CVP、肝门阻断次数、切肝时间、出血量、输血比例、术后胆漏、肛门通气时间、腹腔出血、术后ALT、TBIL、Hb、乳酸值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应用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患者在肝门阻断所需总费用(8.0±0元VS 502.9±92.25元)、肝门阻断及松阻断总时间(2.85±0.57min VS 11.4±2.35min)指标上明显低于传统肝门阻断带患者.此外使用嵌入式肝门阻断带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平均值较传统肝门阻断带减少约2563元(44377.17±2258.28元VS 46940.40±1732.98元).结论 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能够安全、有效、简便的实现入肝血流的阻断,利于术中出血的控制、缩短手术时间.此外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取材更方便、制作更简单、肝门阻断更省钱省时省力,有利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消化科就诊并被诊断有肝肿瘤的患者27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4例,治疗组采用选择性阻断入肝动脉血流,对照组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手术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手术中出血量为(426.5±19.8)ml,手术时间为(38.2±9.0)min,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幅度为(8.44±1.6)%,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为(6.9±1.4)d,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为(519.8±21.6)ml,手术时间为(41.7±10.5)min,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幅度为(20.1±2.5)%,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0.2±1.9)d,以上各项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不同血流阻断方案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接受肝切除的患者78例,依据血流阻断法分为3组,其中29例接受第一肝门阻断法为A组,22例接受半肝血流阻断术为B组,27例患者接受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为C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A组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3组在血流阻断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C组TBiL和ALT水平最低,ALB水平最高;A组TBiL和ALT水平最高,而ALB水平最低(P<0.05)。3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血流阻断方案在肝切除过程中各具特色,其中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更为安全、有效,更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应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照组应用入肝血流阻断( Pringle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及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清蛋白( ALB)、血清总胆红素( TBiL)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阻断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各时间段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半肝切除术中的出血控制效果佳,患者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平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26):3717-3719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肝部分切除术患者104例(均行肝门区域血管阻断),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药物,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于术前开始应用,连续用药7 d。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4、6天清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并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肝门阻断时间下两组患者术后主要转氨酶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肝脏切除范围、出血量、第一肝门血管阻断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6天AST、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Pringle法阻断肝门,且阻断时间≥15min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术后AST、ALT水平高于试验组,白蛋白水平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部分切除患者可快速、有效地恢复肝功能,尤其适用于选择Pringle法阻断肝门且阻断时间较长的患者(有明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淦勤  徐林龙  孙亭立 《江西医药》2021,56(10):1628-1631,1644
目的 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联合肝静脉导向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治疗的4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联合肝静脉导向治疗组(Glisson组)20例,Pringle法肝切除联合肝静脉导向治疗组(Pringle组)29例.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率、结石清除率、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肝硬化背景、肝功能分级、ECOG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Pringle组[(11.40±2.33)d vs(13.62±3.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7d肝功能恢复均优于Pring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联合肝静脉导向可以达到解剖性肝切除效果,且对比Pringle法,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不受阻断时间限制、更快的肝功能恢复,是一种简便且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肝叶切除术患者24例。分为2组:低中心静脉压组(LCVP组)和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S组)。二组病人均为12人。二组在肝实质完全离断过程中CVP控制在0~0.49kPa水平。测量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结果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和LCVP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3±167)ml和(474±222)ml(P<0.05)。结论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较单存低中心静脉压可减少肝叶切除手术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李梦芸  李国强  陈国钧 《江苏医药》2008,34(12):1210-1211
目的 评估供肝手术方式对供体的安全性.方法 86例供体接受了活体肝移植供肝手术:左叶供肝58例(A组);右叶供肝28例(B组).收集并分析供者住院及出院1、3、6个月CT、B超及肝功能随访资料.结果 86例供体手术顺利,康复出院.A、B两组平均手术时间[(7.40±0.88) h vs. (8.00±0.84) h]、平均失血量[(457.41±40.74) ml vs. (518.96±40.74) ml]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8.62±0.92) d vs. (10.16±0.99) 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供体肝功能指标可有轻度波动,1周内均恢复正常.CT显示供肝者残留肝恢复至(或超过)正常肝体积的时间:A组6~11个月,B组10~14个月(P<0.05).A、B组术后恢复期分别有30.7%和 32.3%供肝者出现一过性腹部不适、疼痛等;A、B组术后8个月分别有88.5%和85.6%的供肝者恢复术前工作或劳动.结论 健康成人捐献部分肝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江苏医药》2012,38(14)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分别使用低温等离子系统和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的优越性.方法 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78例均分为两组:A组使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B组使用电动切割器.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顺利,术后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较B缩短[(18.3±2.4) min vs.(37.9±5.5)min] (P<0.05);A组出血量较B组减少[(9.4±3.1) ml vs.(61.4±7.8)ml](P<0.05).结论 与应用电动切割器比较,使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实施腺样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肿瘤55例.将采用腹腔镜手术的28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肝切除术的2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d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和3 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高于术前1 d(P<0.05).术后1 d和3 d观察组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肝切除术创伤小,有利于肝功能的早期恢复,未增加并发症及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可以用于肝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观察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谷丙转氨酶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364.37±243.81) ml、(1 438.49±237.22)ml、(14.39±5.83)min、(138.25±46.73)min,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的(692.43±312.26) ml、(1 909.67±416.43) ml、(21.53±6.21) min、(183.47±62.54) min (P<0.05).观察组术后7d谷丙转氨酶水平为(138.92±46.73) 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43±54.12) U/L (P<0.05).结论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有利于减少肝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减小对肝功能的损伤,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在肝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和Pringle术式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5d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其他手术基本情况。结果术后15d,观察组肝功能基本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但对照组与正常值存在较显著的差距;另外,两组手术时间和阻断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整体比较,观察组治疗方式更具优势(P<0.05)。结论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在治疗肝肿瘤中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缺血预处理及不阻断肝血流3种不同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半肝血流阻断(HVC)组30例,缺血预处理(IP)组33例,不阻断组39例,采用相应肝血流阻断方法切肝.比较分析各组患者术中平均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例数(率),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第1、3、7、10天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结果 3组患者平均阻断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第1、10天ALT、AST及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VC组、IP组、不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1±29)、(312±25)、(421±33) mL,不阻断组术中出血量最多,HVC组次之,IP组最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3%、18.2%、17.9%,HVC组大于IP组及不阻断组(P<0.05).术后第3天ALT分别为(454.4±156.1)、(401±123.9)、(312±99.7) U/L,第7天为(145.2±91.7)、(101.5±66.3)、(68.1±28.7)U/L;术后第3天AST分别为(475.4±144.7)、(401±111.9)、(324±91.1) U/L,第7天为(139.2±96.6)、(103.5±60.3)、(95.2±22.7) U/L;术后第3天TBil分别为(36.4±23.1)、(34.05±21.0)、(25.1±17.5) μmol/L,第7天为(31.1±14.6)、(23.1±17.9)、(21.0±13.7) μmol/L.不阻断组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IP组,IP组优于HVC组.结论 预缺血处理及不阻断肝血流方法切肝可减少对肝脏功能的损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半肝切除术53例应用体会.方法 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施行半肝切除术5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43例,肝门部胆管癌5例,肝胆管结石4例,肝血管瘤1例.其中左半肝切除术35例,右半肝切除术18例.无肝血流阻断者2例,半肝入肝血流阻断23例,常温下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28例.术中失血量200~2000 ml,平均为610 ml.结果 53例中,治愈51例(96.2%),死亡2例(3.8%).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发生明显并发症21例,其中2例肝功能衰竭并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SF)而死亡;4例胸腔积液和2例膈下积液;11例腹水;2例胆瘘.术后1年生存率达81.1%(43/53).结论 实施半肝切除术,要充分暴露术野,注意控制术中出血和切肝量及断面的处理和术后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远端胰腺切除术的20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3例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予以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25.68±91.80)min vs(216.21±84.95)min]、住院费用[(4.12±1.41)万元vs(3.75±2.2)万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13.67±10.68)ml vs(150.13±11.22)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90±0.82)d vs.(4.03±1.92)d]、术后禁食时间[(4.93±1.33)d vs(6.54±3.83)d]、术后住院天数[(9.57±0.65)d vs(16.03±0.79)d]、手术切口长度[(3.19±1.07) cm vs.(20.15±3.33)c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手术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且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未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