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与院内急救护理联合方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为120急救中心收治的患者,给予院前急救护理以及院内急救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为患者家属送院治疗的患者,在入院后开始院内急救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 0. 05),且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与院内急救护理联合方案可以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急救效率、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急救效率、急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急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脑疝、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急救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整体救治时间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1∶1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急救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急救组给予患者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评估工具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以及瞳孔观察。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程序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从呼救至接受治疗的整体救治时间、医院反应时间、预后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急救组患者的整体救治时间、医院反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急救组患者的各项预后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急救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颅脑损伤患者的医院反应时间、整体救治时间,显著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在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护理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从20li年1月到2012年4月共进行阑尾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的时间,并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护理配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其中院前急救组(A组)45例,自行来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B组)47例。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发病到急救护理的时间明显缩短;治疗1h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1周内的再出血率降低(P〈0.05)。结论:院前急救的护理配合可较早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阻止病情恶化,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阑尾炎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阑尾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析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救措施。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8 月在遂溪县人民医院进行急救的 135 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 68 例患者实施急救措施,对照组 67 例患 者未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4.6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 1.47 %(1/68),对照组 死亡率为 4.48 %(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而言,对患者实施及时的院前急救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入院之前的危险性,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2组均于导尿管留置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导尿管留置期间给予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置管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环境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生命体征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置管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环境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转运的4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实施院前急救后转入医院治疗;以同期44例家属自救到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到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呼吸道阻塞、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脑疝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显著缩短急救时间,明显减少并发症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系统、细致的护理,可以使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探讨对急性心梗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其后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观察院前救治方式不同的10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预后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例观察组病患由于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缩短了从发病到开始抢救的时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有助于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6例,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均给予针对于脑出血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O.05)。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行Dixon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纽30倒在围手术期其行舒适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穿刺口感染1例,尿潴留1例,吻合口瘘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0%,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Dixon手术围术期中,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预后和焦虑·0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病例主动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以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重型肝炎住院患者37例为研究组,采用主动护理干预法;以2005年-2007年12月重型月乎炎住院患者3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回顾性分析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病因等基本情况和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在院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肝炎病例中实施主动护理干预虽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但可以有效遏制并发症造成的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随机对症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共1倒,对照组4侧,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妇科腹部术后经过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方法:把于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的105例患者随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有50例采取同时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分析两组疼痛差异。结果:手术前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护理措施后分析其疼痛反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使用止痛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这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带来的疼痛感,进一步减少止痛药的服用剂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经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体位干预的同时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术前及术后24h比较两组患者腰背痛、舒适度、焦虑得分,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的腰背病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其舒适度改善较观察组明显(P〈0.05),且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观察组烦燥失眠的发生较对照组减少(P〈O.05),下肢麻木发生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排尿情况上差异明显(P〈0.05),术后给予合理的抗凝治疗,制动期适当调节卧位行穴位按摩护理,不增加穿刺点出血、血肿等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是安全可行的。结论:体位干预配合穴位按摩能明显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脑外科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两组患者均采用脑外科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后进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死亡率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整体疗效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比较干预组死亡患者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积分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伤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外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脑外科专科专病护理质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入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采取急救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症科救治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与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工作中,对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可提高院前急救反应速率,缩短急诊科救治时间,而且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才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病病情(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01M)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PRS、SDSS和FIM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PRS和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社会功能缺陷,增强功能独立,促进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